APP下载

巧用学具“操作”提高数学课堂实效

2016-05-14沈振华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桃学具操作

沈振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学具操作渗透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学具操作能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具体的感性知识,而数学本身是反映符号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比较抽象、概括、枯燥.要突破这一学科特征,可在低年级数学课堂让学生多多操作学具,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操作过、讲得清的现象,呈现出数学知识的算理,突破难点实现教学预设目标.

2.学具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中,可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就可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在操作中,有所发现,激起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据研究,学具操作能帮助放松,激活大脑接收新信息,使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学具操作渗透到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1.利用学具操作引入新知

新知引进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可以从设计紧扣新知、操作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让学生操作.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分铅笔.先拿出10支铅笔,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写出除法算式:10÷2=5(人);然后把10支铅笔,每人3支,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支?接着还是10支铅笔,每人4支,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支?

通过这一组题的操作思考,学生边分铅笔边感悟每次分铅笔中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各表示什么,达到了动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思维不断发展.在学生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了余数产生的原因、余数的含义,学生充分体会到剩余的数量比除数小时不能再继续分下去了,只能剩余着,为揭示余数的与除数的关系设下伏笔.

2.利用学具操作学习新知

新知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知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时,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操作先摆5个小桃,再在小桃的下面对应摆大桃,要求摆的大桃比小桃多3个.在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大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小桃同样多的,一部分是比小桃多的,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大桃的个数.在这个操作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寓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于学生的操作之中,通过摆、数、算、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3.利用学具操作巩固新知

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记忆来实现.而知识巩固的练习形成应是多样的,动手操作的练习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练习形式之一.在知识巩固的练习中,通过动手操作这种形式,有意识地借助学生手脑之间的联系,刺激大脑神经保持兴奋状态,减少大脑抑制的产生,以达到知识巩固的最佳效果.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一内容时, 根据本课重点、 难点, 我在课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拿12根小棒,每几根分一份,正好分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让学生操作讨论.通过这一操作练习,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变化了的情境中,应用新知去解决问题,在应用与操作中巩固、强化新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使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三、学具操作渗透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国标版教材在编写上加强了直观性和学具操作,学生不仅在认数和计算的教学中,重视通过操作活动,逐步形成概念和法则,而且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增加操作,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期末,我以调查的形式对学生使用学具的情况作了调查,大多数同学非常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学具,感到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在问卷中发现79%的同学愿意自己探索知识,不要老师直接传授;65%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喜欢主动寻找工具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通过学具操作,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操作学具的过程,就是学生感悟、体会算理、主动获取知识、无形发展能力的最佳时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小桃学具操作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何日再心动
举一反三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吃货”看雪
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