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背景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

2016-05-14梁秋艳魏天路姜永成牛国玲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新能源

梁秋艳 魏天路 姜永成 牛国玲

摘 要:针对目前新能源发电产业专业性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结构做出调整。以新能源应用为背景,以原有专业为基础,立足于电气技术在新能源发电及相关产业中的应用,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讲授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培养适合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电气技术人才。

关键词:新能源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专业结构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84-02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加强新能源产业建设。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传统的能源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为了配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大部分相关行业也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证新能源产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更快的发展。然而与此相悖的是,推动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的专业性人才呈现严重不足的现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电气类专业课程涵盖面太广,虽然就业口径很宽,但是专业特色不够明显,导致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也是电气技术方面的人才,但未必符合新能源发电产业对电气人才的需求{1}{2}。例如,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等需要太阳能、风能这些特殊的技术背景,这些知识在传统的电气类课程体系中是没有的。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原来的电气类专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新能源背景下对电气技术人才的需求。调整的原则是以新能源应用为背景,以原有专业为基础,立足于电气技术在新能源发电及相关产业中的应用,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讲授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目标是培养适合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电气技术人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针对新能源产业从专业领域作出了调整,很多电气工程类专业为了迎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逐渐转型到新能源教学与科研方向{3}。

在国内,新能源专业只有少数,首个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是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然后是上海电力学院的“电力电子和风力发电”及“供用电技术”两个方向,都是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4}。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则是通过开设“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来使学生掌握关于新能源发电的前沿动态及相关技术。

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调整

1.课程体系调整。笔者所在专业为农电电气化与自动化,是农业工程的下属学科,同样属于电气类专业,开设电路、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系统分析等核心课程,同时还开设配电网规划、农电管理等倾向农村电气化的选修课程,培养的电气技术人才不仅面向国家电网,而且面向农村电网。

在新能源发电特殊背景下,本专业及时认识到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增设“新能源技术”课程,同时,增加了与新能源技术有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等核心课程的学时,教学内容大多涉及新能源发电方面的科学技术成果,使新能源产业需求与电气技术人才培养得到了有机融合。此外,由于本专业培养面向农村电气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另外增加农村新能源技术,从而培养出就业范围更广的新能源发电产业人才。

2.培养模式调整。传统的理论教授型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实践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型人才,新能源发电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是如此。为此,本专业积极调整培养模式,大力实施应用实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理论知识后,学生可以进入专业实验室,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加课题小组,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资料,互相讨论,借助于TRIZ创新理论等高级技术理论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建立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已经完成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设计、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设计等课题,培养了更适合新能源发电产业的电气技术人才。

3.专业教师队伍调整。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同时包括对专业师资队伍的调整,使原有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更能适应培养新能源发电技术人才。新能源发电产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往往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整合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科研成果作为教授内容,向学生阐述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年轻教师应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定期参加新技术培训或者到企业中学习,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给学生授课时可以把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教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5}。

四、结论

新能源背景下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调整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优化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验环节、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新能源发电产业的优秀电气技术人才。这个过程是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增加就业渠道、缓解专业就业压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结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完善提高,最终实现面向新能源发电产业电气人才培养的专业调整。

注释:

{1}王彦辉,齐威娜.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86-88

{2}张伟波,潘宇超,崔志强等.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思路探析[J].中国能源,2012,34(4):26-29

{3}孙玉芳,李景明,刘耕.国内外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比较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45-47

{4}余岳.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J].科技信息,2011(18):206

{5}杨清月.新能源背景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结构调整方略[J].科协论坛,2013(8):64-65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第一作者简介:梁秋艳(198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