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行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14吴迎春黄珺

经济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医改实践改革

吴迎春 黄珺

摘 要:绩效工资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经济手段,具有战略的高度和深远的意义。文章对医院围绕战略目标和经济方针实行的绩效工资改革所进行的重点突破与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总结了经验,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认为这项研究和实践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新医改 绩效工资改革 实践 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6-121-02

绩效工资是根据职工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而发放的奖励性工资,具有业绩性、奖励性、浮动性的特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之上的工资体系,是能够将职工的贡献与医院的发展较好的联系起来的工资形式。近年来,各级医院都在积极开展绩效工资的改革探索,本文就我院的绩效工资改革成果进行探讨。

一、医改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3号中提到:卫生机构要通过改革和严格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继续深化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经济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卫医管发〔2010〕20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建立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十多年以来,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看出,绩效工资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经济手段,具有战略的高度和深远的意义。

二、医院背景

(一)医院战略目标定位

云南省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相连接的枢纽和重要门户,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坐落在云南省省会昆明,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科室齐全、名医荟萃、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家桥头堡、一路一带战略的引领、医院医疗水平的积淀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有信心将战略目标定为“建成一所区域性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一目标越来越清晰。战略目标要求医院努力适应外部环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提高医疗水平,练就过硬的管理本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建设医院、发展医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医院发展现状

1.经济实力雄厚。医院建院60多年,医疗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病人源源不断,住院患者及门诊量每年以较快速度增长,经济实力雄厚。

2.处于迅速成长期。2014年医院刚刚完成改扩建工程,拥有舒适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新增了大型设备和医疗器械,引进了高水平的医师人才,病床可开放到2000张,从软硬件方面足以接待更多的病人,未来三年医院将迎来新一轮的迅速成长期,医院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围绕战略目标实现再次腾飞。

3.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改扩建完成以后,医院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目前拥有全国最先进的HIS、LIS、PACS系统,在信息化的支撑下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4.良好的文化氛围。医院一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党风廉政建设、传承医院历史、尊重医疗专家、加强职工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凝聚人心,职工爱院如家,共谋医院发展,共创未来的精神动力越来越强,形成了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因此在新医改政策、医院发展现状及职工凝聚人心的背景下,我院的绩效工资改革已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三、改革突破的重点

按照医院正处于经济迅速成长期的发展现状,医院在2015年初提出“增总量、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方针,新的绩效工资改革围绕这一方针进行重点突破。

1.提高服务能力,增加诊疗总量。在新的绩效工资中,医院加大了对社会服务能力——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台次的考核力度和分配权重,通过鼓励“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来增加诊疗总量,服务更多的患者。

2.转变运营方式,粗放型转集约型。在新的形式下,医院着手进行学科整合、亚学科建设、平台搭建、设备购置、开源节流,通过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益,使医院的经济增长从规模粗放型向效率集约型转变,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综合优势。

在新的绩效工资中,一方面医院加大了对成本控制的考核力度和分配权重,用成本结余率来考核科室,督促科室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消耗。另一方面医院新设立了平均住院天数的考核指标,由专家组按科室诊治疾病的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科室、不同疾病类别的标准住院天数,鼓励科室将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在标准以内,以提高医疗运行效率。

3.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结构调整。医院正处于经济迅速成长期,优化经济结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合理的调整经济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工作之一。调整的方式是降低高消耗、低收益的药品费用和耗材费用,提高低消耗、高收益的诊疗费用,通过增强医院自身的诊疗创收能力,以合理的经济结构获得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

在新的绩效工资中新增药品比和耗材比两项考核指标,督促科室合理用药、节约耗材,降低医疗费用中的药品比和耗材比,优化经济结构。

4.注重政策引导,适应医保改革。政府实行全民医保,意味着医院对医保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着很大的依懒,医保支费方式就像一支无形的指挥棒,对医院管理水平、发展方向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云南省医保2014年实行“单病种结算”和“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两套支付政策,为了适应新政策,在新的绩效工资中,医院运用“医保单病种结算比例”指标,引导科室控制好单病种医疗费用,尽量走单病种结算,不挤占总额预付费用,让总额预付费用收治非单病种和疑难病种患者,这样一是可以多收治患者,二是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5.关注职工成长,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源动力,新的绩效工资分配中,拿出一部分按职工的职称、学历综合评分后进行绩效分配,评分越高,这部分绩效工资越高,鼓励职工晋升职称、学历,不断实现自我的成长,为医院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四、改革一年来取得的初步成绩

1.医疗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医疗效率体现在投入相同的人力、设备时,治疗的患者人数越多、平均住院天数越低、病床使用率越高,则医疗效率越高。

医院2015年与2014年各项经济指标相比,门诊人次增长率9.34%,出院人次增长率8.79%,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0.67天,病床使用率提高了2.06个百分点。

以上指标说明绩效工资改革后医院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2.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医院2015年与2014年相比,药品比下降了0.7个百分点,并且控制在省卫计委规定的标准以内,耗材比下降了1.21个百分点。

这两项指标的下降,使医院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医院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3.成本消耗得到控制。医院的百元医疗收入成本率近五年逐年增长,2015年实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后,成本增长率低于医疗收入增长,增长势头得到控制,2015年比2014年降低了1.04个百分点。

4.医保单病种结算比例提高。医院注重医保政策引导,指导科室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提高了医保单病种结算比例,2015年比2014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使医院运用总额预付费用,更多的收治了患者,获得了更多的医保资金的拨付。

5.职工自我培养的积极性提升。据人力资源部统计,2015年实行新的绩效工资政策后,报名参加职称、学历考试的职工比2014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意识增强,成为医院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五、2016年深化绩效工资改革的方向

医院2015年工作总结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016年将继续深化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建立具有特色的科室、医疗组及个人的精细化绩效考核体系,将技术难度和技术风险作为重要的考核要素。

2016年医院将进一步建立由院领导考核科主任、科主任考核医疗小组、医疗小组考核个人的分层考核及分配体系,通过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层级负责制,实现医院发展目标。

2016年将体现技术难度和技术风险的手术级别、病种难易程度指标作为推动医院专科特色、学科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以适应分级诊疗医改发展方向的需要。

2016年还将提高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的科学性,使指标的权重突出医院重点发展方向的特点。

深化绩效工资改革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医院发展中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这项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靳建平.某市部分三甲公立医院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的评价与探索[D].云南财贸学院,2012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云南昆明 650101)

[作者简介:吴迎春(1969—),女,本科,财务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云南财贸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院经济管理;黄珺(1963—),女,本科,总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云南财贸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院财务管理,医院经济管理]

(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新医改实践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