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阅读教学,还语文课堂一片亮丽的风景

2016-05-14高盛军

课外语文·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高盛军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途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发展学生的智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趣激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再现教材中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直观感觉,或根据课文内容,引导、点拨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寓教于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体会其情境。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长城和运河》,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诗歌,在新课的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化难为易。使之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景象”,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做到意境交融,拨动学生心灵琴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创设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赞叹之情。从而明白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便会读出长城和运河的气势,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通过情境的创设,展示出清晰的图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也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培养学生情感,发挥想象,开发智力有独到之处,使得整堂课学生始终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学习,在入情入境地朗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美丽的。

二、引导质疑,促进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导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适当地设计一些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导学提问,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教师可以运用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诱发学生的感情。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抓关键词句导问,从小处入手,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在文本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抓主要线索导问,学生在读中思议,在读中理解感悟,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学得自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朗读技巧上再加以指导,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鸟的天堂》时,质疑揭题,激趣导入:从题目《鸟的天堂》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鸟的天堂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称呼?”“鸟的生活怎样?”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等问题。在本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引发学生阅读期待。提高阅读的实质效果。

三、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关注阅读教学方法,抓好文本阅读的有效指导,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阅读是感悟,写作是创造,落实有效读写结合,需要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师善于发现、挖掘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抓住“训练点”,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找准训练点随文练写,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激起他们对阅读、写作的兴趣,依据学生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时,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美的句子。抓住文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细细品味,作者不但用词用得好,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体味到了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及运用之妙,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借此机会布置作业:你回家详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重点观察它的什么呢?把你观察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教师善用文本资源,以教材为突破口,捕捉契机,挖掘读写结合的切合点,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使学生从读学写,写中促读,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多读多写,把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找出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的课堂设计,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重视阅读教学,还语文课堂一片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杨斌.新课标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0).

[2]贺克花.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3.

[3]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