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双语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思考

2016-05-14张玲

课外语文·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思考

张玲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部分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语言的乐趣。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双语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将幼儿园语言活动立足幼儿实际,选择少数民族幼儿熟知的、感兴趣的语言学习内容,开展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那么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双语幼儿园;语言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言活动开展前的思考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开展保教活动时,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产生许多困惑。例如:开展以游戏形式为主的教学活动,或是培养幼儿前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绘本教学时,老师们总是认为我们的幼儿汉语基础差,实现不了这样的语言活动形式,落实不了绘本教学在双语幼儿园的价值取向。特别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就逐句教幼儿学说汉语,这种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指导少数民族幼儿学汉语,是不符合幼儿语言学习规律的。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幼儿也会产生厌学汉语的心理。如果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语言活动立足幼儿实际,选择少数民族幼儿熟知的、感兴趣的语言学习内容,开展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那么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活动过程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

《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双语”幼儿园要在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幼儿汉语交流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部分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语言的乐趣。

(二)分析本园实际

我园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双语幼儿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幼儿生长环境是父母游牧的大山、戈壁。幼儿没有一点汉语基础。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幼儿来园后,胆怯、羞涩、不愿说话等表现较为突出。家长大都没有接受过汉语学习,家庭教育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地处农村,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国家对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大力的投资,幼儿园办学条件也不落后。

(三)学习需求分析

1.幼儿能学习汉语,能听懂老师用汉语指导活动。2.贴近幼儿生活的、熟悉的材料作为语言活动的内容,幼儿容易接受。3.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开展语言听、说能力的培养,效果会更好。4.前书写和前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典型活动

小班语言活动《我的小手棒棒棒》

活动目标:1.倾听老师说汉语。2.围绕手学说汉语。3.体验游戏的乐趣,积极参与游戏《听口令》《找朋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知识准备:我们第一个主题活动就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少数民族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其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就是和每一个孩子做好朋友,所以朋友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通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虽然,幼儿不会用普通话表达日常活动用语,但是,简单的日常活动规则幼儿似乎听明白了。

2.活动中的准备:投影仪,歌曲《找朋友》。

活动过程:

环节一:我用手在投影仪上做各种小动物。我设计话题:小朋友,看老师的手变成“小狗”“小兔子”“大灰狼”在这里,我引导幼儿观察手,观察手的影子,倾听老师的发音,初步让幼儿感知普通话表述手。并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让幼儿在投影仪上体验手的影子。看着小手的影子,引导幼儿说“我的小手棒棒棒”。幼儿边做边用普通话学说“我的小手棒棒棒”,帮助幼儿树立学说普通话的信心。

环节三:我用手摸摸幼儿的小脸蛋,和幼儿拉拉手,用普通话说:“你好,你好”。引导幼儿边握手边说“你好!你好!”。幼儿相互握手说“你好!你好!”激发幼儿说普通话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师幼开展积极的互动,幼儿和幼儿之间互动。为幼儿学说普通话创设环境。

环节四:我分了三个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创设游戏《听口令》:游戏规则,老师说话,幼儿仔细听,并能按照老师说的意思做动作。游戏开始,老师说“举起手”,幼儿做举手的动作。老师说“放下手”幼儿把手放下。反复听老师说话做动作。引导幼儿尝试倾听普通话,

第二部分,老师组织幼儿互相边做动作边说“举起手,放下手”。

第三部分,播放歌曲《找朋友》,幼儿听着歌曲拍着小手找朋友找到喜欢的小朋友握握手说“你好!你好!”通过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说,激发幼儿学说普通话的愿望。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通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突破重点,克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室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做《找朋友》《听口令》等游戏。

四、总结

回顾我的探索过程,反思我的教学,我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探索的过程中,我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观摩示范课,吸取他人经验,调查研究幼儿的情况,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客观性,家访了解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家庭环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确保少数民族幼儿语言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正因如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园语言领域的方法:1.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2.活动形式以游戏为主,创设幼儿参与、交流的环境。“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的语言活动大都以游戏形式开展。3.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在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我们的任务是“在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幼儿汉语交流的能力”。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思考
如何提升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提问效果
以体验式故事教学为载体促进的幼儿语言能力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交际法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