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利益诉求视角的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研究
2016-05-14任国平莫艳云
任国平 莫艳云
【摘 要】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中由于多主体的利益差异,导致校企深度合作利益共同体构建的难度增加。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四方利益诉求、合作动因、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校企合作区域联动,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多方利益诉求 区域联动机制 路径选择
地方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基础技术应用培育高素质的人才;地方高校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对于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优势显著。因此,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联动机制,成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校企合作利益主体及诉求分析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根据利益诉求差异可以将校企合作利益主体分成地方高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四方。
(一)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政府是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方、秩序的维护者、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运用政策和措施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
(二)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企业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
(三)地方高校通过教育知识的传授和人才培养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和助推器[3]。
(四)学生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培养的好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的标准[4]。
二、校企合作联动的动因分析
校企合作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动力学系统,符合该系统的“内力—推力—拉力—压力”耦合驱动特征[5]。因此,下面将从四个方面研究校企合作的动因:
(一)内力为主体发展需求。地方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合作可以扩充高校的培养经费和将技术在实践中进行运用。企业通过人才和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
(二)推力为技术创新发展需求。
(三)拉力为应对市场变化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企业生产的产品与之变化。在市场的需求拉动下,企业需寻求更新产品的机会,通过与高校进行合作可降低更新产品的机会成本;高校通过合作可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条件。
(四)压力为市场竞争需求。技术因素决定该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我国企业由于发展年限较短,在竞争中需依赖外力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联动可产生合力效果,增强双方的竞争能力。
三、政校企利益差异对校企合作联动的影响
从理论上看,校企合作中政府、高校和企业都是获利者,但在实现体制和市场机制中,每个主体对利益诉求的思维并非如此。
(一)政校企的功利思维阻碍校企合作联动。地方政府在财政状况限制下,对于高校的投入相对滞后,使得政府在指导办学中力不从心,削弱了合作的紧密程度;高校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减少行政干预,同时希望政府在实现校企联系充当牵线搭桥的作用;企业更加关心经济效益,在地方高校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企业更多考虑高校和政府能给其带来的效益。
(二)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难以构建。利益是多方开展合作的最原始的驱动力和源泉。校企合作中政府、地方高校和企业三方利益难以形成共同思维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地方高校的优势专业或者优势学科群体选择区域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发展好的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实体,开展长效多元合作,实现多方盈利局面[6]。
四、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路径选择
(一)强化合作信息化建设
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构建的关键性问题是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通过对校企合作过程研究发现,校企合作的促发是高校技术供给和企业技术需求引起的,对于双方的真实情况了解需要信息系统的完善和自由传递。
(二)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和制约机制
激励和制约机制能促进合作的长久化。校企合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可做出较大的贡献,政府应该制定政策引导和维持校企合作,为校企合作营造宽松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合作顺利进行。
(三)构建第三方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既可以是地方高校的二级机构,如科技处、科学研究院等,也可以是企业中的对应于高校的管理机构,第三方平台作为外部资源,在推动双方的合作共赢上起到润滑的作用。政府在第三方平台构建上应起到协调作用,建立起“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促成校企合作。
从多方利益诉求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区域联动机制发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在政府的主导或者协调下,通过构建多方利益平台或者利益驱动,发挥多方在平台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针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利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指导和服务的运行机制,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服务推广,引导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03):61-63.
[2]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关于高职教育有效运行机制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3):115-120.
[3]姚春梅.“产学研”结合: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06):110-113.
[4]徐文俊.产学研合作的五元三层结构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01):95-97.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04):70-72 .
[6]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07(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