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毛虫的防治

2016-05-14蒋惠民

林业与生态 2016年6期
关键词:松毛虫白僵菌毛虫

蒋惠民

马尾松是零陵区主要的营造林树种,在零陵分布极为广泛,随处可见。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马尾松树木一旦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因此,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对零陵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马尾松毛虫特征

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省,主要寄主是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成虫体长24~35毫米,灰褐色或灰白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幼虫体长4.5~6毫米,体色分黑白与红黄二型,胸部的背面有二丛深蓝色毒毛。腹部1~6节,背面均生有蓝黑色片状毛,体侧有白色的长毛。蛹椭圆形,暗褐色或栗褐色,节间有黄绒毛。茧灰白色,后期变污褐色,有散生的黑色短毒毛。

二、马尾松毛虫发生特点

马尾松毛虫是零陵区主要病虫害之一,也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持续成灾时间最长的历史性害虫,其在零陵区寄主林分面积3.2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邮亭圩、珠山、水口山、石岩头、富家桥、凼底、菱角塘、石山脚等乡镇,邮亭圩镇、珠山镇、凼底乡为常灾区。据统计,常年发生在400~1000公顷,大发生的1991年、2001年分别达到1000公顷、2530公顷,每年因材积损失和松脂减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7万元。

松毛虫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异。零陵区马尾松毛虫一般发生2~3代,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皮裂缝中越冬,也有在树下杂草丛内或石缝下越冬,越冬幼虫于来年4月下旬前后老熟。第一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松毛虫繁殖力强,产卵量大,卵成块产于松针上。初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的习性,4龄以上的幼虫食量大增,能将针叶食尽,形同火烧,严重的影响松树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其大暴发具有一定周期性,一般3至5年发生一次。

三、马尾松毛虫潜在的危害性

马尾松毛虫以幼虫取食松树针叶产生危害。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生长量损失、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严重者形如火烧,导致蛀干害虫大发生,致使松树大面积死亡。按受害松树每667平方米减少生长量0.092立方米、减产松脂10公斤。全区每年平均受害松林667公顷统计,按松树400元/立方米,松脂3000元/吨计算,这两项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7万元,马尾松毛虫对零陵林业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构成较大的影响。

马尾松毛虫取食松树针叶,并可造成松树成片死亡,造成受害松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的能力下降乃至丧失。防治时采用的化学农药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马尾松毛虫在零陵发生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成灾频率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

马尾松毛虫数量大时,会在道路、田地、住宅等处乱爬,容易与人体接触。马尾松毛虫幼虫体上长有毒毛,人体接触后,轻者引起皮肤红肿刺痒,重者出现全身不适,四肢关节疼痛,甚至致残。

四、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方法及预防措施

正因为马尾松毛虫潜在的危险性,必须重视加强防治工作,以减轻马尾松毛虫带来的危害。首先考巷保护天敌,以达到自然持续控制虫灾效果;其次考虑防治效果;第三考虑防治方法要方便。

加强马尾松毛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在准确掌握虫情的基础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历时长、幼虫发育缓慢、虫口整齐,越冬代幼虫低龄期抵抗力弱,未造成大的危害,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马尾松毛虫成虫的飞迁能力强,大面积发生时,要注意联防联治,否则,防治效果难以保证。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把化学防治的副作用减至最少,又能经济有效把松毛虫控制,从根本上解决松毛虫的危害问题。

1、实施林分改造

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通过封山育林,促进和恢复林内杂灌木等各种伴生树种生长,使林分演变成针阔混交林、复层林,使之不适宜松毛虫生长繁殖。

营造混交林。合理密植和整枝,使松林保持郁闭,造成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松毛虫生存的森林环境。保护害虫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2、突出生物防治

施放白僵菌。白僵菌是目前林业上防治食叶害虫有效的生物农药,它可以在林分中较长时间的控制防治对象的虫口密度。让菌粉在林间均匀地分布,使之与害虫身体接触或进入害虫体内,从而寄生于害虫并置其于死地。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在幼虫越冬前放菌效果好,在早晨露水多,林间温度大,幼虫取食活跃的天气,此时是防治最佳时期,选用白僵菌BT粉综合喷粉防治,防治效果85%~90%。

喷洒苏云金杆菌。用每毫升含0.5~1亿孢子的菌防治3~4龄幼虫,5天后死亡率达90%左右。

3、保护天敌

保护食虫昆虫。除通过封山育林,改造林分结构,给它们创造良好的栖息和食料条件,以增加其繁殖率和提高控制力外,使用药剂防治时,尽量选在天敌活动较少时进行,避免对天敌的伤害。

保护食虫鸟类。改善林间生态环境和人工招引食虫鸟类在林间栖居,禁止捕打和破坏鸟巢、损害幼鸟等行为,有条件的林区,在林内悬挂人工鸟箱,扩大林间鸟类数量。

4、协调好化学防治措施

按照不同发生类型及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大发生期及虫源中心,生物防治难以在短期内把虫口密度压下,一般采用化学药剂措施压低虫口密度,制止扩散蔓延;对大发生后期,一般不采用化学防治,而用生物防治或人工防治,以便保护天敌。防治前根据林木受害允许水平、针叶可食量、幼虫食叶量、天敌情况、林木经济价值,确定防治与否,严格控制化学防治的面积、地点和使用时间,防止盲目用药。人工防治时期宜在幼虫四龄前进行,并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喷粉工效高,适用于树高、山陡、水源缺乏的林内;喷雾省药,但工效低,需大量水源,适用于林木较低矮,交通方便,有水源的林地;超低容量喷雾工效高,效果好,适用于缺水源的林区大面积防治。

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立狠治越冬代,即在幼虫刚刚开始越冬和越冬后刚开始活动时进行施药,最为有利。常用农药有;50%马拉松乳剂和50%杀螟松乳剂,二者浓度均为1500~2000倍液。也可用50%敌敌畏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在水源困难的地方可喷撒敌百虫粉剂或用敌敌畏插管烟剂或硝酸铵烟剂薰杀。烟剂用量每公顷15公斤。

5、建立虫情测报系统

在常灾区和偶灾区,建立虫情测报网络,配有虫情调查员,每年调查数次及时间随各地发生时间确定,及时掌握发生地点、面积、松林受害程度。结台历年发生规律及当时当地各种影响松毛虫消长的生态因子(气候、天敌、食料)进行分析,预测虫情发生发展动态,提出准确的防治时间、地点、方法,指导防治工作。加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虫情,备足药剂,适时开展防治工作,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6、遵循自然规律防治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松毛虫4~5年大发生一次。在无灾区,偶灾区发生松毛虫灾害一般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在高虫口密度下,虫口处下降趋势,可以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任其自然消亡。

为减少马尾松毛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掌握松毛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进行监测、预报、检疫和除治,控制其发展与蔓延。通过实地调查摸清马尾松毛虫的生长、繁殖情况,对各虫态历期及重要的生活习性的分析,找到松毛虫虫害的薄弱环节。抓住幼虫初卵期和大量转移期,选择林间温度大的天气采用白僵菌BT粉喷粉防治可控制危害;也可以成虫羽化高峰期多数雌虫尚未产卵前,抢晴天采用白僵菌BT粉喷粉防治,可明显压低下代虫数量。

猜你喜欢

松毛虫白僵菌毛虫
小毛虫的梦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
2种方法复壮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的研究
毛虫和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