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应有的三大转变
2016-05-14许建松朱华贤
许建松 朱华贤
朱华贤 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教育评论和随笔写作,有《青春作伴》《崇尚黑色》《推敲时尚》《用心呼吸》《师者不器》等著作出版,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百篇,有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教育理念:语文教学其实教的是教师本人,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发挥的时空更大,更自由,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更直接更深远。教师素养第一,钻研教材第二,教学方法只能排在第三,这个秩序不能颠倒。
如果问当前阅读教学的最大病症在哪里?我的回答就是肤浅、逼仄、局促。具体而言,就是只着眼于语言材料,只着眼于表达技巧,只着眼于文本本身;没有挖掘潜在材料底下的深层内涵,没有联系文本所独有的广阔背景,没有考虑文本内部的逻辑联系。一句话,没有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解读文本,没有充分发挥文本的例子功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像在羊肠小道上踽踽独行,一篇篇课文教下去,学下去,教得学得再多,也找不到康庄大道,其效果和意义也不会明显。阅读教学要有所突破,必须从肤浅、逼仄、局促的羊肠小道走向深入、开阔、洒脱的高速公路。如何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文内寻找到独立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而不是通过课文深入思考,更不是引导发现。例如笔者最近听到的《军神》和《掌声》两节课,就是比较典型的寻找式解读。
《军神》写的是刘伯承同志24岁时到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里做眼睛手术时主动要求不用麻醉和数着医生刀数的故事,表现出坚强刚毅的英雄精神。简单导入后,有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主干问题:
1.沃克医生是怎样评价刘伯承的?(学生在文末找到:“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伯承是真正的军神?(学生找到一处后)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学生又找到一处后)
4.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学生先后找到这样三处:拒绝使用麻醉剂、白垫单居然被抓破、数你的刀数)
5.大家再找一找有关沃克医生的句子,说说沃克医生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别找到:术前,冷冷的;术中,担心;术后,赞赏)
6.当得知病人是刘伯承后,沃克医生又是怎样的心情?(敬佩)
这六个问题,清一色都是寻找式的,只要从头至尾仔细地阅读过,答案都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思维含量很低。这样解读,虽然学生也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深入,既没有发掘这个文本的个性,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另一位教师执教的《掌声》,所提问题的答案也几乎全是在课文中寻找。《掌声》写的是有腿疾的英子在同学们热情掌声的鼓励下从自卑到自信的转变过程。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主干问题:
1.课文一共写了几处掌声?(前后共两处:一处是走上台演讲之时,一处是演讲完走下讲台之时)
2.掌声之前,英子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3.掌声之后,英子的表现是怎么样的?(“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4.这掌声给英子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学生读最后一段)
以这些问题作解读的主干,尽管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学生几乎不用动一动脑筋。了解课文内容是必要的,但阅读的目的不能停留于此,阅读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争取有自己深切的感受,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从寻找到发现呢?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几个需要独立思考的、有思维冲击力的主干问题。例如《军神》,不妨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军神”与“军人”有什么区别?
2.刘伯承的哪些言行具有“军神”的特征?
3.从沃克医生称他为“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中,你发现了刘伯承的什么特性?
这些问题都需要熟读课文,但都不能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必须经过自己的概括、分析、提炼等深入思考才能回答。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物形象,执教《军神》时,也可以引入在五年级时学过的同样是表现军人题材的《丰碑》或《狼牙山五壮士》,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思维碰撞。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军神刘伯承和《丰碑》中的军需处长都称得上是英雄,但他们表现出的品质又是有所不同的,请仔细比较,不同之处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冷静思考,反复对比,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发现: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军人,但他们又有鲜明的个性:一个以坚韧刚强为本色,一个以舍己为人而著称。
执教《掌声》时,可设计这样几个主干问题:
1.《掌声》的主人公是英子还是“掌声”?为什么?
2.这篇课文想表达出怎样一种意思?
3.文章为什么在结尾还要写英子上中学时写信的内容?这一段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
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都不是可以直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如果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说明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即使回答不出,也等于做了一次有强度的思维体操。
寻找,用的是眼睛,培养的是细心;发现,除了眼睛之外,用的更多的是大脑,培养的则是细心基础上的敏锐。
二、从学习表达到学习选材
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应该学什么?从眼下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显然是学习的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可在不少教师心目中,好像除了学习表达方式之外,其他没有什么可学习的,讲来讲去总是讲:这是动作描写,这是心理描写,这是神态、服饰、外貌、语言等描写。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自读了课文,请想一想,题目是《全神贯注》,哪一段写出了罗丹的“全神贯注”?(课文共四个自然段,学生立即就找到第二自然段)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悄悄地站在一边。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作者到底是怎么写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先请一名同学朗读一下。(学生读后)谁来说说?
生1:先是动作描写:“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生2:还有神态描写:“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下面还有“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生3:动作描写还有:“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师:对,这些都是。
生4:还有时间描写:“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下面还有一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时间长,才能体现全神贯注。
师:说得很好!正是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具体的时间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全神贯注。同学们,假如课文把这第二自然段改成这样,你们觉得行不行?(屏幕上出现如下文字)
茨威格怕打扰雕塑家工作,站在一边。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不是也写了修改吗?不是也有“全神贯注”吗?
生:太笼统,一点也不具体。
师:是的。这段话虽然与课文第二自然段意思相同,但不够具体,没有说服力。而原文就具体得多,生动得多。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通过动作和神态来描写人物。
《全神贯注》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组课文共四篇,都以写人为主。教师把《全神贯注》的最大特点说成是“通过动作和神态来描写人物”,这显然是不恰当的,没有说到关键之处。其实,凡是写人,几乎都离不开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外貌等描写。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很多,如果我们每教一篇,都说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描写,那就是走进了阅读教学“表达至上”的死胡同。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会越教越乏味,学生会越学越枯燥。
实际上,课文的例子意义和典型意义,不只是表达方式,还有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运用等,而这些,远比表达来得重要。特别是选材,这是中小学生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可是,如今的阅读教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没有引导学生从选材的角度来学习。学生在作文时,为什么苦于没有材料?很大的原因就是:阅读教学忽视了课文在选材上的典型示范。《全神贯注》的最大特点,不是表达方式,而是选材。作者选择了一个颇为反常的材料:按照常规,自己请来,又是这么重要的外国客人,肯定要好好陪他、招待他,可罗丹竟然因修改而忘记了。你说反常不反常?正是这个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材料,凸现了罗丹的全神贯注。假如没有这个反常的背景材料,光有那段“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的描写,一点意思都没有。可以这样说,文中关于修改的这一段,是有用的,必需的,但并不是关键。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不是学表达方式,而是应该学选材方法。
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学表达方式只是目标之一。我们应当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的学立意,有的学构思,有的学语言运用……从多元学习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三、从思想的认知到思维的锤炼
与叙述性文体的教学一样,议论文教学同样存在不够深入和开阔的问题。自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了议论性文体之后,议论文教学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议论文到底学什么?是学课文所表达的主要思想,还是学习论证方式和锤炼思维?对此,不少教师感到十分困惑。下面是笔者在最近的调研中听到的一个环节。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下面我们来小结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观点是……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师:课文主要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观点?
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师:这三个事例的共同点是……
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产生疑问、不断发问、追根溯源、最后发现真理。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第二自然段。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是呼应的呢?
生:倒数第二自然段。
师:看来,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内容都理解了。下面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教学,以前也听过几次,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几乎都是这样:1.理解“见微知著、刨根问底、司空见惯”等词语。2.懂得议论文的基本特点。3.明白这篇课文的主要观点。4.理解文章运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观点。
仔细分析,可以看出,第1、2个是基础目标,第3、4个是思想内容方面的目标。理解议论文中的观点,理解文中材料的作用,这当然是议论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议论文教学还有更重要的目标,就是提升思维品质。因为议论文是以逻辑力量取胜的,它的文本价值在于严谨、严密的逻辑推导。它的核心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什么这些事例能说明观点?还有其他事例也可以说明吗?为什么这个事例不能说明观点?在这一系列的思辨中,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简而言之:议论文教学应该从“思想的认知”上升到“思维的锤炼”。有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观点和事例之后,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非常好。他抛出以下三个事例,让学生思考与辨析:
1.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怀素幼年为僧,寺院附近有一万多株芭蕉,他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2.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根纳在观看地图时发现:大西洋西岸的南美洲巴西东端呈直角的凸出部分,与东岸非洲喀麦隆海岸凹进去的部分,正好能够对起来,而且巴西沿岸每一凸凹处,与非洲沿岸每一凹凸处几乎都相对应。他想:如果移动这两块大陆,使它们靠拢,那么这两个部分正好吻合。他心里一亮:“这两个大陆原来可能是一个。”后来他又经过长期研究,通过地球物理、地质、古生物及古气候多方论证,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地球大陆原是一个整块,大约距今3亿年以前开始分裂,向东西南北移动,慢慢成为现在的样子。后来,其他科学的新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学说。
3.19世纪德国化学家维勒,先后发现了铝和铍两种元素。但他也有遗憾。有一次,他在研究矿石时,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就武断地断定它是金属铬。不久,瑞典物理学家、化学家肖夫斯特姆也遇到了这种化合物,他没有轻易放过,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终于发现这种金属是钒。维勒得知后,后悔莫及。由于自己的草率,没有认真思考,失去了一次科学发现的良机。
学生阅读后,教师问:这三个事例是不是都可以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为什么?
对第1个事例,有学生说不能。为什么不能?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经过思考,回答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发现疑问、不断思考、最后获得真理”,而第1个事例连一点疑问也没有。教师又问:这个事例能说明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勤奋总会有成就。第2个事例能说明课文的观点吗?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个事例有“发现疑问、不断思考、最后获得真理”的过程。教师又问:这个事例可以替换课文的其中一个事例吗?此问旨在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事例,就像造房子用的砖头:只要是合格的,用这块或那块都可以。第3个事例可不可用呢?虽然说的也是科学发明,但不符合这篇课文的观点,这个事例只能说明“不能武断、不能草率”。通过这三个事例的分辨,学生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观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也会更清晰,思维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以上是阅读教学走向深入、开阔、洒脱的三条转变之路,其实,可走的路肯定还有很多,这有待于大家的潜心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