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

2016-05-14杨文莹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传承人

杨文莹

【摘要】在文化流失的今天,我国政府高校、各种非遗的传承人等都在努力寻找探索着一些有效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以保护和应用齐头并进的保护为前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有效传承为根本目的,借助产业化等手段,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可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保护方式。这一方式符合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上的规律,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地方经济。“生产性保护”在根本上有利于技艺传承和项目保护。当然,该方式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保护方式中的一种,而且也并不适宜所有项目。主要运用在传统技能型的类似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效果相对突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应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做到保用并举,促进非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和谐、迅速发展。

【关键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人;保用并举

一、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失强有力的保护背景

首先作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背景,基础环节和发展环节都不尽如人意。所以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是举步维艰。很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工作室、科研保护中心、专家机构等等,而这些的直接后果就造成了许多保护方式无路可走,没有根基。

2、保护口号打得响,实际工作不到位

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个地区的重视程度不同,相当多的地方仍任其自然流失,没有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人后即乏力等现象。以全国为背景的探查工作尚未落实,项目申请容易,后期管理跟不上进度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很多地方的经费短缺直接造成了研究或者保护停滞的现象。这些都是实际工作跟不上的真实写照。

3、传承环节易出问题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问题是一种很明显的外来保护。作为根本的传承方式的关键纽带——传承人这一群体本身就存在颇多的问题。很多省部级甚至国家级的重点保护项目的传承人技艺颇高但苦于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局面。不仅如此,并非每个项目都做到类似背景绒布唐工艺的程度。许多项目都仅仅是民间艺人,没有资金甚至基本的生活保障且大多年事已高,这样的“保护”的确十分辛苦。

二、纺织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前文提到,我们说的“生产性保护”就是我们面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中的一种。我国还有相应的抢救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我们对比这三种路径的优缺点和适用项目:

抢救性:

优点:更高程度尊重文化或项目的原有状况,具有相应的还原度。

缺点:对于保护程度和保护效果力度均严重缺乏,有的甚至仅剩文字性介绍作为传承。

适用项目:接近或已经消亡的保护项目、无法传承或带徒的非遗领域。

整体性:

优点:外来介入性相对较低,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还原度较高。

缺点:保护成本过高,会造成政府的经济负担,物质类等无法避免其自然成都的损毁腐蚀等。

适用项目:建筑类非遗、工艺原料与自然环境链接紧密的非遗项目(景德镇手工制瓷等)。

生产性:

优点:在根本上解决传承问题,让保护不在仅仅依托于政府,甚至可以产生相应经济效益。

缺点:限制较为严重,需要相应的文化意识传播,和初期的资本投入,普适性较差。

适用项目: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通过上述对比很容易看出生产性保护在纺织类非遗有其一定的适应度,当然,我们之前讲过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适应该保护模式。需要承认,这一保护模式也不能用到所有的传承过程当中去。最常见的就是类似古文化街等景区销售的所谓“地方文物特产”,这样的简单规模生产下,并没有达到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目的,反而将面临由于保护过度造成的同样的文化流失。这样的结果直接否决了我们的保护初衷。所以将当下的保护力量进行整合,推出完善有效的保护路径势在必行。

首先,作为国家,文化流失这一问题既然已提及到一定高度。那么就应该制定相应的策略,推行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查工作,同时加强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立项后的管理监督。对相应的懈怠项目予以降级。对需要资金或技术扶持的项目予以帮助。让保护做到实处。不仅仅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了整个非遗打造一个坚实的背景,提供充足的后续力量。同时应在各保护中心为传承人设立相应的岗位或是设立相应的对其保护的机制,至少要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对于保护过度的项目予以相应的调整治理,切实避免文化的流失情况。

其次,作为高校,将在教育上应该给当代大学生以警醒和危机感,树立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流失面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当代大学生在提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对文化流失的保护意识,并鼓励大学生投身到文化流失的保护和建设中去,尽可能解决高手后继无人的无奈。技能型学校也可以考虑聘请相应的传承人到高校进行演讲甚至教学,让文化的现况更真实立体地展现在各个大学生面前。

最后,作为每一个文化受益者的我们,应该有着保护文化不流失,支持傳统产业的基本意识各概念。尤其是以纺织类为背景的非遗产业化后。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我们深知一项产业的发展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将给该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力所能及从我做起。保护非遗产业,避免文化流失。

三、纺织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上一代手工业者的技艺传承迫在眉睫,而更重要的事应该是不同品牌之间的联合。无论任何融资渠道,企业的规模都会影响融资成本、融资的难易程度等问题。中国即将推出证券注册制,而在这个时期,若建立起一个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司之类的企业,整合所有品牌还残存的资源,打包上市,利用巨大的金融市场,有钱之后,技艺传承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由于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市场很难自发建立这样的企业或组织,而这必须有政府有关部门牵头执行,计划性的建立和收购各品牌。

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需要真正实现盈利,才能在证券市场获得长期融资,而企业的经营将采取众筹的模式,一方面降低企业自身创新成本和风险,一方面了解到顾客真正的需求。创新方向、资金来源、风险等全部由顾客自身承担。

由用户自己上传自己的各方面身材数据,提出自己对材料配色等,与设计师交流最终定稿,利用传统工艺的优势,最终消除顾客与企业间的各种信息不对称。

同时,以扩大销量的方式降低成本。由于这些传统工艺品的固定成本极高并且可变成本弹性小,要收回成本必须提高销售单价,造成价格越高越没人买,越没人买价格越高的窘境。而通过互联网的定制方式,首先打破的是循环中销量这一因素,由于生产量的扩大,生产工人的生产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有效降低价格,进而带来更大的需求量。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保护需求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另外的专门平台,即新建平台用于技艺传承者获取信息。技艺传承者可以在新建平台上沟通各自的想法及设计,例如生产帽子、衣服、鞋子的,可以联合起来,生产套装,省去顾客搭配的问题。同时现代工业型纺织厂也可对该平台主动提出自己的需求,让传统工艺及时跟上现代时尚的步伐。

其次,只有规模经济才能实现规模效益。对于需求方的规模,通过众筹的方式可以实现,但生产方的供给规模难以跟上,这一部分需要培养大量手工艺人,而这也是生产性保护的核心。在实现规模化生产后,产生经济效益预期之后,可以通过向纺织行业寻求培养人才的资金。现如今的市场由于超发货币,出现了资本过剩以及资产荒的问题,若生产性保护的效益有足够的预期,逐利的资本自然会进入这个洼地。

项目名称: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TJJX15-008);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名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编号:201510058070)

猜你喜欢

传承人
蔡李佛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
庐陵民俗体育传承人的现状发展
数字化保护视野下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研究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赣西武宁“打鼓歌”传承人传习基本现状与人才培养对策思考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
关于包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思考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