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村民自治发展探讨

2016-05-14聂鹏方

人间 2016年7期
关键词:村民自治互联网发展

摘要:自村民自治以来,在实践中村民自治制度在维护和促进农村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为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对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互联网+以实现村民自治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村民自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 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如今,互联网+在很多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村民自治同样有着美好的前景,这需要政府、学界和广大村民及村干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

一、村民自治发展的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外围性实验,可以在政治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去切实地探索和总结民主建设的经验,可以形成一种民主的文化氛围,大面积地进行关于民主的最基本的观念传播与技术训练。第二,它是中国培育现代公民社会,重构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统一民族国家,打破中国儿千年来上层频繁变动、下层变化甚微的历史循环的一个基础性工程。第三,村民自治通过吸纳农村精英进入农村公共管理系统,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出一个既有领导才干又有公共精神的农村社会中问层。第四,村民自治的首要功能,乃是加强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与整合,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传播公民文化。

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落实和实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问题:

民主选举方面的问题。第一,选举不规范,随意性比较大 从实践来看,村委会选举存在随意操作的现象,使得民主选举的实践与制度设计的初衷渐行渐远。第二,村民不参与或者消极参与选举 从总体上看,村民对村委会选举持基本认同的态度。但在当前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对村委会选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关心、不重视的问题。

民主决策方面的问题。第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很少召开甚至不召开虽然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不同程度上召开着,它们在村级事务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很少召开或者不召开的现。第二,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有限从实践中来看,村民参与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是有限的。

民主管理方面。 第一,村务管理工作未能完全落实民主管理制度有些村只是对部分村务管理工作落实了民主管理制度,而没有把村务工作完全纳入民主管理的视野和范围。 第二,村委会代替村民对村中重大事务作出决定有些村委会在管理村庄公共事务时,往往不召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议事管理,而是直接代替村民作出决定;或者不依照村民制定的村规民约或者村民自治章程进行管理,使村民的民主管理异化为村委会的管理,侵犯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村委会侵犯村民合法权益案件的发生。第三,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不够 。

民主监督方面的问题。随着基本民主实践的推进,村民民主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村务公开的形式化村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深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地方都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但在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第二,罢免难和随便罢免的问题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推进,罢免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实施,有力地发挥监督村委会成员的作用,但罢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是罢免难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罢免程序难以启动。

三、互联网+促进村民自治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本文认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促进村自治发展拥有巨大空间。我国大部分农村具备运用“互联网”+的条件。网络,如果连网络都没有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大部份农村都有网络,当然还有一些偏远地区还没有网络,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终端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在农村有着很高的普及率。

村委会在村委会委员当中安排操作电脑和智能手机水平较高的担任宣传委员,最好是适应时代的潮流在本村范围内吸纳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青年通过民主的程序担任宣传委员,组(自然村)也在也安排专人负责互联网+相关事务。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各村、组(自然村)建立官方微信群、QQ群。村的微信、QQ群号,各组和自然村民以村名+姓名的方式命名群名片,这样可以更规范各自意见的表达。

民主选举,有关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可以直接上传,改变以往的那种在公告栏写通告或者张贴公告单一形式。降低了陈本效果也会更好。候选人的提名也给村民一个新的沟通交流渠道,尤其是在外的村民,在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民主选举显得和他们无关,因为他们基本不可能为了选举特意返乡,在互联网+的时代也许他们可以网上投票。实现民主选举的线上线下联动。

民主决策,当前的民主决策事情要件公布麻烦,意见收集也难度大,有时候时间上也会不允许。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高效、广泛的民主决策。不管是村委会内部的、村民代表的或者村民大会的。推动民主决策,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民主管理,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村民自治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村民到村委会开具证明时,如果赶上村委会管理人员不在场,就无法及时为村民开具证明文件,容易耽误村民办事。这些落后的工作方法导致了工作效率和成效不高,同时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面对这些现状,我认为可以用“互联网+”的优势加以改良。

民主监督,村委会的各项进度工作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发布便于村民的监督,可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

参考文献:

[1]白钢. 选举与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程同顺.2000.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38

[3]包正华.2010.国家与社会关系下的乡村治理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4]陈纯柱.2003.对村民白治中民主决策法制化的思考.探索,3:134

[5]陈洪生.2005.村民白治:农村两委关系解析的新视角.求实,12:101

作者简介: 聂鹏方(1989.6-),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村民自治互联网发展
区域发展篇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宗族制度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分析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