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6-05-14陈仕分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陈仕分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为学生阅读、写作做铺垫的,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其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培养阅读能力非常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识字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为写好作文打下良好基础。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当前新课标也提出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正确学习方法进行掌握,而不是传统教学观念所重视的知识传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提升,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小学生身上尤其适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具体来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例如在《美丽的小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现当前城市道路遭受污染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1],对其中不同角色的话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乐趣。

1.2利用导读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松树和松果》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中展开联想,同时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在阅读文章及图片以后,有什么感想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参加到课文阅读中来。

1.3利用多样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柳树醒了》教学过程中,选择学生演唱“小雨沙沙”,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下展开课堂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诗的理解,可以轻松的达到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2找准指导学生阅读的最佳切入点

2.1以课文语言为切入点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是依靠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描绘大自然景观的,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感动读者的目的。学生以课文语文为主要媒介,可以间接的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画面。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中“千斤巨石一般”、“半个多小时”等语句展开有感情的朗读[2],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英勇牺牲的英雄形象。

2.2以课文体现情感为切入点

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先有了情感,然后才带着情感写出了文章,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深深体味其中的情感,通过文章中的字句来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你们想错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方志敏“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这句话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想错了,他们是怎样想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学生在找到答案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敌兵的贪财、方志敏的大无畏精神。

2.3以点睛处作为切入点

每篇好文章都有其点睛之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仅仅抓住这些精彩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充分领悟文章表现的神韵[3]。例如《开国大典》一文中,宣告部分应该怎样朗读才能将主席哪种荡气回肠的气魄读出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在朗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国之前劳动人民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对当时的生活进行了解,从其中感悟宣告中的激动、喜悦之情。

2.4将切入点放在矛盾处

好的文章往往字面上会出现矛盾的地方,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宏观方向上进行把握,在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焦急而耐心的等待”,其中“焦急”、“耐心”很明显是一对反义词,在读到这句话时,教师应该将这组反义词放到课文大环境中,利用人们的动作和表情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焦虑”体现的是人们想要看见总理灵车的心情,而“耐心”则体现了人们不管等候多长时间都要看见灵车的决心,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到群众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就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不仅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对于终身学习观念的养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后,他们就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即使遇到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坚持。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养成事先预习的习惯、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标记、思考的习惯、养成查阅相关工具的习惯、养成积极克服困难的习惯等。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当下的小学生对周总理并不了解,因此不能深刻感受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心情,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这种情况下,在开始课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不同方式查阅与周总理相关的信息进行查阅,通过相关事迹加深学生对周总理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阅读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有助于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把握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学习

要想将语文学科学好,首先要将作者的思路把握好,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例如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通过阅读与思考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例如《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闰土外貌相关的语句,学生通过阅读以后会对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勇敢等方面形成正确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与后期教学中写作能力的提升直接相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自身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在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充分重视对相关词句阅读总结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教育),2013,No.21120:32-33.

[2]滕春友,余琴. 从赛课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观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课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1,v.31;No.32903:44-50.

[3]鲍兰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v.204:16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