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炼字炼句处”:文言文教学“言文统一”的有效路径

2016-05-14童志斌朱成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炼字文言文言文

童志斌 朱成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言文教学要回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上,从语言基础层面上升到文学鉴赏层面,做到“言文统一”,但怎么有效地做到“言文统一”一直困扰着一些教师。本文所评议的两篇论文,倡导“因言解文”,着眼于“炼字炼句”处来充分打开文本,对实现“言文统一”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实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析论文】刘宏业《文言文教学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上)》,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原文提要】在中学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需要进行一次转化性创造:用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通过工具理性体现价值理性,把文化渗透、精神重建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文言文教学应从文章、文学的层面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汉语、文化有所了解、有所传承,努力追求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四文”的统一。因此,价值理性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有:探寻文字本源,感受文言魅力;关注不同体式,领悟文章思维;学会言中窥文,获得文学熏陶。

如刘宏业《文言文教学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上)》一文(以下简称作“刘文”)所言,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过分注重文言文教学的工具理性,重“言”轻“文”,具体表现有:一是重讲轻读;二是结构松散;三是形式单一。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未能体现文言文教学价值的综合性、整体性,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刘老师转变文言文教学的方向,主张用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通过工具理性体现价值理性。刘文中的“工具理性”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是指“把字词句翻译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厌其烦地讲解文言基础知识。”而“价值理性”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指的是“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借鉴文章写作方法,或提高文学素养,或获得文化熏陶。”不难看出,刘老师主张“言文统一”,是一种“文化本位”的文言文教学。朱自清在《经典长谈》序中说到:“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项目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①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

“言文统一”可以说是针对当下文言文教学的弊病所开出的一剂“解药”,它是文言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无论是王荣生老师所提出的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的主张,还是黄厚江老师所提到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文统一”的观点,又或是褚树荣老师提及的“文化渗透”的文言文教学,都强调文言文教学要实现“ 言文统一”。可是现今,很多教师不清楚文言文本的基本内涵,不了解文言文教学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特征,在谈论所谓的“言文统一”时,往往是将“言”与“文”机械地割裂开来进行“拼合”,又或是将“文”狭隘地理解为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以及古代历法职官之类的具体内容。

那么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中“言文统一”呢?对于这个问题,刘老师提出“从文字本源来感受文言魅力”。文言文以其不同于白话文的独特“语言形式”,千百年来承载着汉民族文化的密码,蕴涵着汉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其本身就是不同时代历史风貌、文化风情的绝好体现。刘文中以《六国论》中三个带有“灭”的词语——“破灭”“迁灭”“革灭”为例,这三个词,都有灭亡的意思,但语素不同,语义殊异。刘老师通过探寻“灭”前面的“破”“迁”“革”这三个语素的本源,辨析三个词语的不同,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体味作者用词精当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言的意味。此外,刘老师还举了《〈指南录〉后序》之用例,从“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一句中的“穷”字出发,和“贫”字进行区别,明确在文言文中表示没有钱时,用“贫”;而“穷”的繁体字是“窮”,表示人曲身在洞穴之中,比喻失意、困顿。因此,“穷饿无聊”写出了作为北宋重臣的文天祥,在遭受内外逼迫、多方通缉下的失意、困顿和落魄。如果我们忽略这个“穷”字背后深层的含意,只是简单的把它翻译成“贫穷”,则失去汉字所体现的文学意味,变成了单调的字词解释了。一言蔽之,文言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一些汉字的本源探寻,可以有效地增加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厚度,进而实现“言文统一”。

其实,每一个汉字其实都是汉文化的全息码,每个字的字义,词汇的意义,语法的意义,修辞的意义,表面的意义,深层的含义,都是从一个字里面的文化而来。朱光潜先生也曾提到汉字有两层意义:一是直指的意义,二是联想的意义。他认为“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幻莫测。”②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应该关注到文字的联想意义,通过文言文中的“言”来读“文”,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很多学者都提倡从语言文字文化赏析的角度来实现“言文统一”。例如,王荣生、童志斌提出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③又如褚树荣老师提及的“从文字层面来渗透文化”的观点;李卫东老师在《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中也指出,要通过“咬文嚼字”来实现“言文结合”。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刘老师所提出的“从文字本源来感受文言魅力”和这些学者的观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他为我们实现文言文教学“言文统一”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可以通过“炼字炼句”来实现“言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表面上斟酌文字的分量,而要因“言”解文,扣住关键词句,重锤敲打,通过文字来斟酌文本的思想和情感,领会文章的精华。

【评析论文】黄雷《文言文教学“言”“文”结合途径探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25期。

【原文提要】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有两种类型:一是工具性大于人文性的“标准型”;二是人文性大于工具性的“赏析型”。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就应该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到“文”“言”并重,注重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意蕴,体悟文学、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具体路径有:一从文言词句入手加深对文章意蕴的理解;二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的文学意蕴;三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文化意蕴。

黄雷《文言文教学“言”“文”结合途径探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以下简称“黄文”)认为,从当下文言文教学的两种典型表现看,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注“言”与“文”两者有机统一的关系。教学时,教师不是侧重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句子的翻译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归纳,让文言文教学“死于章句”;就是以文章诵读、故事复述、内容评点、思想探究、拓展延伸、写作等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赏析,使文言文教学“毁于清议”。黄老师认为要做到“言文并重”,就必须注重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意蕴,体悟文学、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根据黄文的观点,就是从“文言词句入手品读文本的文章意蕴、文学意蕴、文化意蕴”,也就是通过“炼字炼句”来实现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文统一”。黄文中例举了很多示例,体现了从文言词句着手对文言文进行文学性赏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项脊轩志》中的“前辟四窗”,苏教版教参的翻译为“前面开了四扇窗”,这也是对文意把握不清的一种误译。结合上文中的“室仅方丈”,通过数字计量单位的计算(古代一丈约为现代的三米),结合作者的居住地点,得出四窗”也叫做“四格窗”“四角窗”,这是在墙面上开挖出来的方形或圆形的洞,中间用“十”字木条或用砖块单隔成四个空间。通过这样的一个分析,学生豁然开朗,知道“前辟四窗”不是开了四扇窗,而是一扇窗,从而让学生更加明晰文意。此外,黄老师分析《秋声赋》中“夫秋,刑官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这两句话,作者分别从官制、四时、五行、五音、五方等方面作发挥,大事渲染,以突出秋气之肃杀、秋声之悲凉,为正面议论和抒情做了有效的铺垫。

对于这种认识及探索,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也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朱震国老师执教的《为学》,抓住了关键的字词句来体悟作者的“所载之道”,比如对“吾一瓶一钵足矣”中“一”的分析,感悟出了贫者淡然的心态,甚至有无所畏惧之感,从而更好地体现本文的主旨。还有黄厚江老师对《阿房宫赋》第二段中6个“也”的教学,分别从“也”的语气、句子的结构来探讨文字教学的文化意味,体悟出宫嫔对皇上到来急切的期盼、喜悦、焦虑、失落又有一点无奈的心态。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循着以“言”带“文”的思路,着眼于“炼字炼句”处来实现“言文统一”。不过这些例子没有告知我们如何找到文言文中值得玩味的“炼字炼句”处,也没有指导我们具体该怎样做才能通过“因言解文”达到“言文统一”。但是从中我们可知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的重要性,其实这也是对一线教师专业素养是一大挑战。

当然,以“炼字炼句”为着力点,做到“言文统一”并不容易。黄老师在文中提出了一些相当好的建议。首先,希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言文文本的人文价值对学生人格塑造、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其次,备课时要重视对文本中文化因子的梳理,教师可以追溯作家写作背景、作品的文化渊源,也要致力于从词句入手梳理教材中的文化因子。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抓住“坐”“箕踞”“壶”“觞”几个字,从训诂的角度,分析了这几个字的字源,从探究词义入手,解读出柳宗元的两次“醉”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作者游众山时内心是拘谨、战战兢兢的,游西山时物我相融,身心彻底放松。这样的课堂不仅生动而且富有文学气息。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出“炼字炼句”的一些微观方法,比如分析汉字的字理,对字词进行训诂分析,既而在语法学上进行疏解;结合语句中的语境来推敲语词的语意;古今贯通,新旧整合,既而体悟词句含意。

所以,把握文本中“炼字炼句”处,循言入文,因言解文,是文言文教学中“言文统一”的有效路径。那么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炼字炼句”来有效达到“言文统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首先,在理念上,我们要树立文学作品的“陌生化”与“前景化”观念。所谓的“陌生化”理论,是指“文学语言的特殊之处,即其有别于其他话语之处,是它以各种方法使普通语言“变形”。在文学手段的压力下,普通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颠倒。这是被弄“陌生”了的语言,由于这种与普通语言的疏离,日常世界也突然被陌生化了。”④所谓的“前景化”,由布拉格学派的穆卡洛夫斯基在其著名论文《诗歌语言与标准语言》中提出。他断言,“语言的诗学功能在于对言语行为的最大限度的前景化。”在标准语言中,人们对表达手段已经习以为常,仅关注所表达的内容。而在文学语言中,通过对标准语言的偏离,作者又重新将注意力吸引于语言表达上。由于我们必须比平常更努力更自觉地对付语言,这个语言所包容的世界也被生动地更新了。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我们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字大有意味。因此,进行文言文阅读时,我们需要有文字意识,抓住这些“陌生化”和“前景化”文字,体会它的文化意义。

其次,对于“炼字炼句”的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善用训诂分析文字,探究其“言志载道”。用训诂法来解析汉字,即通过分析字的形、音、义来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在《秋声赋》的教学中,分析“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一句时,通过对“惊”和“骤”两个字进行训诂分析,呈现两字的繁体字,解释两字的本义。

驚:形声。从馬,敬声。本义:馬受惊。

驟:形声。从馬,聚声。本义:馬疾步也

看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我们会联想到一群野马受惊狂奔的场面,我们会感受一种激烈的情绪反应,能够体会到秋声的“形色”与“异态”。而《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译文“像波涛汹涌,暴风雨骤然来临一样”,这样苍白的翻译,只会导致原文中“美学要素”的流失。

(2)辨析意义相近的字词,体会其“言志载道”。 以《鸿门宴》中的一段话为例: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这两句中有两组意义相近的字,一组是“操”与“持”,一组是“献”与“与”。“操”字的常用义,表示手的动作娴熟,含有稳定不变的意思,与表示“惯常”意义相通。古代诸侯之间往来,捎带礼物是惯常的做法。“持”的常用义,表示手往上托,有“奉”的意思,显示态度之恭谨。从“持”字可见,当时刘邦虽心存灭项羽之心,但表面上还是要显出臣服恭敬的样子,所以用“持”字相当贴切。“献”与“与”两字意义相同,但为什么不说是“我持白璧一双,欲与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呢?可见刘邦的说话艺术之高。这些字词我们教学时不应该轻易放过,而要深入体会。

(3)体察独特的句式结构,感悟其“言志载道”。例如,《满井游记》第二段中的句子: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这段话短句居多,诵读时,语气稍快,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但细看之下会发现其中有两句长句,乍一看显得颇为突兀:

廿二日天稍和,

偕数友出东直,

至满井。

高柳夹堤,

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我们将文本的书面形式转换一下,其中句式的长短变化便清晰可见。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这些句式,短有其短的味道,长亦有其长的独特韵味。上述文本中的这两个长句中有很多虚词,假设把这些虚词去掉,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甲)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如镜新开冷光乍出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靧面髻鬟始掠。

(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甲)(乙)两句的差别,就在于原文句式总共寥寥十几个(前句16字、后句13字)文字,却分别密集使用了5个、4个虚词。细加体会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相比较而言,这两句话中如果略去虚词,其节奏感显得局促逼仄,与文本作者面对眼前光景时的优游自在完全不相称。用上这些虚词,朗读起来节奏变得迂徐从容,与情境两相契合,真切地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心旷神怡、怡然自得,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如果王力先生所言:“这一类的助字,省去也可以;不省则更觉其顿挫有韵致。”——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时有意为之之处,当然也是我们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要作细心玩味的地方。

总之,从“炼字炼句”处着手,细品语句,是实现文言文教学“言文统一”的一条有效之路。“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而“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或对句子做语法方面的调整。这需要我们因“言”解“文”,在字词句的解读和赏析中,把握作者的“言志载道”,从而真正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达成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朱光潜:《谈文学》,漓江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③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8页。

④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⑤王荣生,童志斌:《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29期。

⑥〔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⑦周陶富:《从炼字、炼句、炼篇做起》,《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5期。

[作者通联: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炼字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