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的发展方向

2016-05-14罗翟耀

艺海 2016年7期
关键词:技能提升发展方向

罗翟耀

〔摘 要〕以新闻播音员海霞为例,从彰显个性魅力、丰富播音专业理论知识、提升播音专业素养等角度阐述了新闻播音员如何实现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新闻播音 发展方向 技能提升

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始自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至今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播音专业,新闻播音员大多是由记者兼任。播音专业是中国特有的,它展示了我国播音员优质的音色和标准的普通话。新闻传播,在播的同时要兼顾传的特质,而当今中国播音员更多注重的是播,传的任务则是由媒介来完成。播音员过于讲求字正腔圆,会造成播音过程中缺少对象感和交流感,变成形式化格式化的播音,专业性反而成为了制约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枷锁。

近年来,中国的新闻播音开始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播音方式寻求专业突破。国外的电视新闻播音栏目,大部分主持人较为轻松地将新闻事实播报出来,有时候还配上一些肢体动作。我国的海霞凭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亲切适度的播报方式在众多的新闻播音员中脱颖而出。本文以海霞的播音特色为例,分析新闻播音员的技能提升方向。

一、彰显个性魅力,与众不同

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各类资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电视新闻播音员是各类信息的传递者,是保证电视新闻收视率的重要因素。播音员在整个新闻节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新闻播出的质量。播报新闻不只是将稿件一字不差的读出来,而是运用一些播音技能技巧,让新闻更具有感染性,从而让观众能清楚、明白新闻信息。播音员在传递这些信息的时候,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在播音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这样才能对新闻信息进行更好的阐述。

从外形上看,海霞与传统播音员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发型也与李修平相似,但刻苦努力的她在新闻播音中面带笑容透露着知性的魅力。她的专业能力非常强,语速最快可以一分钟读360个字,播报的内容清清楚楚,朗诵时状态十分积极。2013年1月26日,海霞以出镜记者的身份登上了1955次列车。在这次出镜报道中,海霞表现出了其出色的记者特质。在整个过程中,海霞保持了播音的优质音色,在咬字时趋向生活化,同时加入儿化轻声,使得整个过程轻松欢快,贴近人心,直接将其感情传递给了受众。这,正是新时代播音员应该追求的方向。

二、丰富播音专业理论知识

新闻播音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播音员播出的节目涉及面非常广,其知识是否丰富将决定播音员表述作品内涵的程度。新闻播音员不仅要多了解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还要掌握新闻学、逻辑学、语言学、播音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平时注意学习积累,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要做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多走向社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不断丰富自身阅历。

播音员,学习他人的长处固然重要,但不能刻意模仿,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形成独特的播音风格,做到“声如其人”,“闻声知人”。

三、提升播音专业素养

(一)充满工作热情。播音工作不只是用声音工作,更是一项包含声音色彩、衣着、肢体语言的全身心的工作,使自己说出的话富于想象、有感染力和现场感。播音存在的较大问题是播音员与新闻事实的割裂。播音员格式化的播报方式让受众主动接受,主动挖掘,更多的还是需要画面和采访传递。新闻,在第一时间带给受众的不仅仅是书面文稿的简单复述,更多的应该是充满新闻态度。传递新闻态度,需要播音员饱含新闻热情,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工作,在播音时真正想到传播的使命,去挖掘新闻的内涵,通过自己的处理直接传递给受众。汶川地震时,海霞深情的报道在第一时间就能将新闻中蕴含的情感带给受众。

(二)积极探索播音方式

1、《新闻直播间》栏目积极进行着电视新闻播音国际化的探索。从《新闻直播间》中我们看到了新闻播音员将专业技能加以改进的成果:主持人坐姿的前倾,稍微灵活变化的语速都使得传统的偏严肃压抑的新闻播音模式得到改善。海霞在《新闻直播间》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了面部表情,她运用自己的笑容拉近了受众和播音员的距离,使观看电视新闻栏目的受众从单纯的接受新闻事实过渡到在新闻栏目中以放松的心情去接纳新闻。从被动到主动,正是新的播音模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也成为之后李梓萌、欧阳夏丹等人努力的方向。

2、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播音员的角色感非常重要,且他们形象端庄大方、朴实自然,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他们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达新闻信息。电视新闻播音比广播新闻播音语速稍快,在语言表达样式上多采用播报式,以体现准确和及时的特征,体现出时代感和庄重感,要求语言节奏明快,声音纯正明朗。

3、从传播方式上,电视播音可以分为录播和直播。录播可以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创作过程即准备到表达,可以明显的展开。直播,有时来不及看一遍稿子,准备和表达过程处于共时状态,同时进行,综合体现。从对语言的组织和转化上,可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无稿播音和有稿播音都需要对其规律进行很好的把握,都包含着创造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有稿播音更注重美感,无稿播音更注重生成。播音员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这就要求新闻播音要准确清晰,吐字合乎规范字音标准,即使在杂音环境中也能听清楚,使其语言具有较高分辨率。当然,这并不代表播音中只需要机械地念字,而是要完美、准确表达出语言的意义和感情,表达出思想倾向性,引起听众的共鸣。

4、播音要有较好的声音音色和较高的吐字技巧, 要朴实大方。 播音接近生活中的讲述,与朗诵或表演有明显区别。播音员的工作以传递新闻信息为主,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播音员的语言表达不能过分夸张和过多的修饰,不能片面追求艺术效果。在声音的音高和音色上,播音的用声和口语应该是接近的。 播音员的发音要避免单调,富于变化。为了有效地吸引听众,播音员的发音应力求变化。无论吐字力度,还是音高、音色、节奏,都应尽可能随节目内容和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三)合理使用副语言。新闻播音员除使用有声语言,还要善于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补充、配合有声语言,做到有声语言与副语言的和谐一致。吕叔湘先生说过:“有声语言是最完备的语言”。对于书面文字而言,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气、重音等可以体现完全不同的含义。“副语言”即指无声但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声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距离、着装、装饰物等,这些因素也表示某种意思,有加强语言表达的功效。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就能表达播音员的心情、感受、态度,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副语言运用得好,同他们的声音形成浑然一体就成了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许多成功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都知道如何依赖体态等副语言,使他们的讲话和形象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海霞在汶川地震紧急新闻报道中双手在胸前合上的动作,为全国人民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国难之中,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为汶川祈福。

正确适当地运用副语言有助于增加播音员对于新闻的表达,也能够使得播音员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当然在使用“副语言”过程中,要用得恰到好处,自然而不做作,不显突兀多余,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切忌刻意模仿、画蛇添足。

(四)勇于尝试出镜报道。“一专多能”早已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具备采、编、播能力是每一位播音员努力的方向。记者,新闻的挖掘者,事实的体验者。出色的新闻播音员应具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敏锐眼光和嗅觉,善于发现、捕捉新闻眼。尤其是出镜报道,要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迅速发现新闻现场细节,发掘报道切入角度。就拿海霞在汶川地震突发时担任出镜记者时,与新闻报道时罕见的严肃不同,海霞素面朝天,头发也乱糟糟的,和她往日的形象差距巨大。但正是这样一种形象让她和受众的距离一下拉得很近,内容直达受众心灵。

又如,海霞登上1955次列车体验乘务员的工作,体验过年回家的感觉后,当她回到主播台播火车乘务员福利提升、火车提速、车票降价等方面新闻稿件时,播音里会带着由衷的祝福和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播音员作为一个传播者可以将态度、情感更好地传递给受众,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用技巧去诠释自己并不了解的新闻事实。

播音员的格式化要求,相似的发型,相似的姿态等是很难与国际化播音相接轨的,我们要求播音员在播音上保持高水准的同时还要从内容本身挖掘其传的价值和方式,真正体现他们传的能力,这正是我们电视新闻播音所要思考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责任编辑:谭博薇)

猜你喜欢

技能提升发展方向
成人教育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探究
以职工创新创效为载体 提高职工技能提升、成果转化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住宅围墙问题探索性研究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高职阶段式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改善提案活动在公司人才育成中的作用
在物流企业实践中提升专业教学的岗位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