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选用
2016-05-14王玉莲
王玉莲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是在学习各类有代表性的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完成实际的信息处理与加工,提高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教学素材就是这一切的平台,没有教学素材,一节课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中的素材往往受一定因素的制约,直接采用未必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素材,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能力得到提升。一切教学素材的准备,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教学目标。所以,本文主要从针对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有本学科特色的教学素材展开。
【关键词】教学素材;学习效率;教学目标
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各类素材的大力支持。针对教材提供的素材,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尊重教材原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扩大素材选择的途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效利用网络,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们可以搜集到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素材进行挖掘、再加工、重组,甚至开发新素材,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目标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整堂课的提纲挈领,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所以,素材的选择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目标的达成为指向。透过内容深刻的素材传达信息,让学生“捕捉”到启示,引发思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因此要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目标来选择素材。
一、导入素材选择的趣味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信息技术的导入应该有学科自己的特色,将电脑软件技术、电脑科技产物,如动画片,flash小游戏等电脑元素普及到课堂中。例如,三年级第7课《多变的形状》中,利用机器猫这个卡通人物,哆啦A梦肚子上拥有四次元口袋已经让人印象深刻,加上本身就是比较简单的形状元素组成,通过添加一个图形,想象它会变成什么?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为后续绘画中形状的多变打下基础。再如,四年级第11课《节日的资料整理》,要求学生根据内容进行信息分类,再补充信息,在Flash小游戏中,有专门的整理类游戏,比如房间的整理,超市的整理……通过游戏,灌输一个分类的思想,同时对垃圾的清理就像是资料中无效信息的删除。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还体现在专业术语上,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讲解可以与生活相联系。例如,四年级上册第10课《斟字酌句理文本》中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的导入,准备ABC三个实物文件夹,其中A文件夹下有B文件夹,没有文件;B文件夹下有各种文件的图标的标识,及以C文件夹;C文件夹下有我们的任务文件。一一展示后,通过实物与电脑中文件夹相对比,使生活素材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脑模型。
二、任务素材选择的合理性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任务素材的提供可以分为原始未加工的素材和半加工的素材。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汇编作文集》、《斟字酌句理文本》这类综合型的课,需要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学生通过阅读和筛选后完成任务,这类素材在提供时,要注意质量,素材太多,学生选择会浪费很多时间,使得作品的完成率下降;素材太少,会使得大家的作品都千篇一律,没有创意和新意。因此,在素材的选择上,要选取能够凸显主题和重点的资源,每个资源的量要根据普通学生的阅读水平来确定,并且在质上要尽量选择新奇的素材。比如,《斟字酌句理文本》中,用每人5个钻石,去D盘根目录下的【游戏商城】购买你最喜欢的游戏,制作属于你自己的游戏大餐(word文档)。
对于很多技能型的课,提供一个半加工的素材既不破坏作品整体的真实性、丰富性,又简化了整体策划和制作的过程。半成品加工就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待完成的教学模具,对关健教学技术进行的留白,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过程中开展教与学,从而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例如,《多变的形状》,需要学会直线工具和简单的图形工具。这时,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未完成“任意门”中作画,这样的素材,使得技术操作变成有方向的绘画体验,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的要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这类素材还应该整合其他各类学科的特点,通过用信息技术客观、高效、科学地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来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价值,也为学生日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例如,结合语文的诗歌,对字体的颜色、字号、字形进行教学。
三、评价素材选择的规范性
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评价的目标也就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作品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所以,学生操作的结果不但清楚明了而且公开,也易于周围的同学进行判断、监督、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站提交作品进行评价反馈,使用自动化测量工具进行统计和测量,使得评价结果一目了然。
四、延伸素材选择的创造性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应该以课堂探索为前奏,以课后探究为后续,开展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的延伸活动,使得学生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从知识的深度上挖掘,例如,六年级《房间的设计》在窗子的设计上,教材只提供了一种常见的窗户,从俯视图上,只能用一条线段表示,不够丰富,在学生完成基本的窗子后,教师可以提供延伸素材,将生活中的多种形状,多种款式的窗子让学生选择,使学生的思维跳出局限,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得操作能力强的同学的作品更个性化。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把某一知识点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认知空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的目的。
一节美妙的课堂须用教学素材来充实和支撑,就像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建造一样,教学素材的质量与课堂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平时要注意多搜集教学素材,利用技术处理加工素材后服务于课堂,让学生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教学系统设计》.浙江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