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自主管理实践与创新
2016-05-14杨阳方婳婳
杨阳 方婳婳
【摘 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校园文化建设需求的扩大,学生社团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化,如果用传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将难以发挥学生社团育人的作用和功效。创新新时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将会最大限度的激发社团管理活力,会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使其在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社团;创新;管理模式;大学生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根据相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样,还是以班级、年级为主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精神文明层次的逐步提升,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在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培养能力、拓宽知识面、挖掘潜能、培养个人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长期缺乏有体系的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上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对学生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
笔者对河南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铁路警察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五所大学进行社团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约有800份。
(一)社团的分类情况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爱好,共同追求的学生自发成立,为实现共同愿望而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艺术表演,体育运动,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创业实践,文化交流,社会公益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也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活动内容。
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郑州轻工业学院两个校区共有校级社团57个,涵盖学术、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现有会员4520余人。其中五星级社团有青年志愿者协会、英语沙龙协会、武术协会等。英语沙龙协会曾荣获得过“河南省十佳社团标兵”等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曾荣获得河南省血液中心、郑州红十字会等社会有关部门颁发的“河南省高校学生优秀社团”称号。对郑州轻工业学院的社团进行分类统计如图一,体育运动类、文化交流和科技创新类位于前三名,分别占28%、19%与18%。
(二)社团的成员构成及社团活动
在调查总数中有24%的学生喜欢科技学术类的社团,36%的学生喜欢文艺体育类社团,而喜欢理论学习类和公益服务类的社团相对占少数;50%以上的学生是通过社团的活动宣传了解我校社团的,有20%的同学是通过身边的同学了解社团。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35%的同学觉得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很有意义,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虽然社团的活动不多,但很有意义,值得参加。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社团很有创意,符合学生兴趣,对个人发展很有帮助。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社团花里胡哨,没什么实际价值,数量多,重复性强。
(三)社团发展现状
通过本次调查,超过50%的同学认为社团既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又有约定俗成的方面。就社联而言,大多数同学认为社团应具有特色,社联不应该插手社团事务,起到引导作用即可。也有小部分同学认为社联应该全面管理社团事务。社联是全面服务于社团的,应该引导各个社团的发展。有59%的学生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基本原地踏步,还有待改进。92%的同学则认为开展社团活动是为了锻炼同学,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社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高校社团自主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探究
(一)明确社团类型的划分标准,保障社团的协同发展
根据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我校归纳出艺术表演类、体育运动类、科技创新类、理论研究类、创业实践类、公益服务类、文化交流类七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社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艺术表演类和体育活动类侧重社员的休闲娱乐,科技创新类和理论研究类侧重专业知识的升华,创业实践类和公益服务类旨在为社员提供更多与社会沟通的机会,文化交流类侧重社员人文素养的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交流。明确高校学生社团的主要类型有助于社员对社团活动内容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合理选择吸收何种新鲜血液。
(二)创新和完善组织建设和制度,与时俱进,实现“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相结合
对社团:明确和细化社团进出机制、成员管理机制、工作考核制度、社团换届注册制度、财务管理机制等,同时推进表彰激励机制。
对社联:首先要有严明的制度约束,并且严格去执行,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对社团的宏观管理,即对社团形成有效地约束力,又让社团有充分的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三)扩大社联影响力,提高服务社团职能
提高社联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学校与社团沟通的文化桥梁。
首先应提高社联在学校的号召力,社联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扩大影响力。其中,在社联内部,各部门负责人要相互协作,创新举办新颖活动,吸引在校学生注意力。其次社联外部要搭建平台,与各个高校定期交流,定期举办高校社团社联发展论坛。从而达到内外并进、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曾献辉,陈昕.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5(29)
[2]于蓝.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甘一涵.新时期高校社团建设及质量提升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7)
[4]周国桥.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J]. 大学教育,2013(21)
[5]徐瑾,苗勇.网络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团学工作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