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6-05-14陈先华
陈先华
【摘 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效措施。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本人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参与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的研究》的研究小结反思,就如何落实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浅谈个人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直观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光、声和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生物世界。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虚拟现实,结合动画、图片、视频剪辑等,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现美妙的海洋世界、森林风貌、人体结构。例如学习各种环境中的生物,通过链接多媒体资源,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以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各种鸟类、海水中遨游的各种鱼类,又能看到非洲的狮子、南极的企鹅、澳大利亚的袋鼠,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化抽象为具体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显示这些生理过程,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例如在讲解心脏结构特点和作用时,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向一方向开闭的瓣膜;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及血液流经过程物质的变化。为了形象生动的讲解,可以通过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通过荧屏的图像,跟随血液流动的路线逐个说明,房室瓣只能转向心室开,所以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只能转向动脉开,血液也就从心室流向动脉。在讲解中,还可以通过控制演示慢镜头动画、局部放大和定格图,既有利于教师的讲解提问,又利于学生的观察思考。可见多媒体教学有很强的形象性、生动性,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转微观为宏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正在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纵深研究,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尤其是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却显得无能为力。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再现,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如观察“细胞分裂”的变化过程,不能在显微镜下连续完整的看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结合挂图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看到的是不完整的、间断的细胞分裂过程,理解起来很费力。而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虚拟细胞分裂的全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学生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牢固掌握知识。
四、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时如果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就可增加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也就能构建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特别是做一些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时,往往有的实验“做”而不“灵”;也有的“灵”而不“显”。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配置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以弥补实验的不足。例如,观察泥鳅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学生对于三种血管的分辨难度大。可将尾鳍血液流动制成课件,用红色箭头前进速度的快慢来表示各类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并在毛细血管中设计了一行成单行通过的红细胞前行,这样学生就容易从课件中发现三种血管的不同点,并能及时区别出来。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效果也非常明显。这样的教学安排既克服了时间的限制,也增强了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效整合,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为要制作和使用课件,就迫使我们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总结。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来全面领悟和掌握多媒体特点与方法。通过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师提高了自己对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的综合处理能力,知识结构得以改善。而自制的课件可以通过教学不断修改、完善,以寻找教学与课件的最佳结合点:何时利用课件、实验、实物投影,何时指导学生训练,怎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微调课的进程等,教师都必须反复思考、调整。总之,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
总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生物多媒体技术,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能脱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各种教学法的特点以及教学条件实际,进行合理选择,优化组合,实行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科学性、直观性、能动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