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与运用

2016-05-14彭彪锋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问题

彭彪锋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课堂教学逐渐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起了推动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与运用,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以农村地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为例,探讨当前农村地区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问题;策略

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创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整合优化,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也能像城市教师一样能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每一堂课的教学,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投入,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实现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这一天离我们不会太遥远。以下,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一、当前农村地区初中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1.硬件基础设施薄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当前,在农村地区,初中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虽然很多农村中学配备了远程教育模式,部分学校也配备了少量的计算机,甚至还有为数不多的学校配备了“班班通”设备,但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重视程度差、设备管理混乱、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学功能用房不够、“班班通”设备因显示器太小等因素导致现有设备闲置,资源浪费。部分学校最多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多数学校没有多媒体。多媒体设备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但由于硬件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无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只能临渊羡鱼。难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难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也难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而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认识不足,或者是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多媒体技术把握不足,有些教师根本不能制作一份完成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技术不实用,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机械老套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思想实质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思品课教学的作用,或者是为自己的惰性寻找借口,还可能是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与教学。同时部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连基本的PPT文稿不会做,更谈不上音频、视频、漫画等素材的编辑使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滞后,尤其是多媒体硬件的配备不足,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信息技术能力较差,已经成了制约农村初中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初中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分析

以上,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初中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那么,在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怎样改革和创新,促进思想品德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呢?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性促进思想品德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要想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光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远远不足,还需要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作为支撑。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学设施建设而言,必须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只有在政府的帮扶下努力实现教育起点的相对公平,教育过程的相对公平,才会有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尤其是多媒体硬件的配备成为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促进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现代的教师,无论是城镇地区抑或农村地区,都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要想强化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的整合和运用,教师应克服惰性,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应认识到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同时,教师要强化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断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整合水平的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而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通过多媒体呈现的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主动探究。教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美化板书设计,展示关键的知识生成点。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机智时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

总之,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与运用,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上,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

[2]陈越.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惟存教育实验室,2002

[3]刘海艳.试谈多媒体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学周刊B》期刊,2011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品德信息技术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