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解读和教学解读的差异、联系及转化
2016-05-14樊迪
内容摘要: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之间在解读目的、解读方法、解读风险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二者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语文教学的尺度又决定了文学解读向教学解读的转化要从“教什么”和“教给谁”两方面来考虑。
关键词:文学解读 教学解读 语文教学 文本解读
在语文教育的视域下,文本解读可以分为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二者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但两种解读统一于文本,同源于文学,有着密切联系。语文教师既是文学解读者,又是教学解读者。双重身份决定了语文教师既要认识两种解读的差异与联系,又要寻求文学解读向教学解读的转化方法。
一.两种解读的异同
1.解读目的差异
一般而言,文学解读,其解读者是文学研究者。而教学解读,解读者是语文教师与学生双方。角色定位不同,就决定了两者解读目的的差异。阅读教学中要解读文本,其目的指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文本是教材,是资源、载体,是教师用以教授学业的重要资料。“解惑”是为了“传道”和“授业”,对文本的解读,既要考虑文学性,又绝不可忽视教学性。以此为前提的文本解读,才是语文教学的解读。教师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才能称为一个教学意义上的解读者,才能理直气壮地从教学角度挖掘文本的价值。而学生作为教学解读的另一主体,他在目的上与教师是一致的,在并教师的引导下解读文本,并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解读,即使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没有师生双方的指导性合作,教学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师生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对文本的解读就是教学解读,二者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基于文本的多重对话。
文学解读,其目的是文学性、学术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娱乐性”。因为文学本身应该是无功利或者是超功利的,无论是文学现象研究、文体研究还是文学史研究,都不以应用为直接目的。举例而言,文学研究中解读一篇小说,往往是为了研究作者的创作风格,总结此类小说的发展趋势,评价小说的社会价值等等。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解读,往往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小说写作的一些基本手法、技巧,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形式的美感,分析主人公形象意蕴等。二者在文本解读目的上的差异是明显的,这也决定了二者在解读方法上的区别。
2.解读方法的差异
文学解读,往往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学解读并不限于一篇一节,也不囿于一个人物,一个问题。诸如人物形象,时代背景,都可以纳入文学解读的视域。而这种解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教学解读往往是针对原著中节选的一篇、一节、一首,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与剪裁,在课堂有限时间内的解读。文学解读往往着眼于宏观角度的解读,教学解读往往是微观细致的分析。文学解读往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子”,从“同”中看出“异”,以探求新的学术观点。而教学解读更多地是以小见大,从“异”中求出“同”,让学生感受到普遍意义上的语文美感与生命力。
3.解读风险的差异
文学解读,其成果往往是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新的认识,研究者对研究中的某个问题研究有了推动作用等,它的接受群体往往是研究者或者是少部分高水平的文学爱好者,很大程度上文学意义上的解读是在“自娱自乐”。而教学解读是面向学生的,直接指向对一群对文学了解不甚丰富的孩子。一个好的文本解读,一个好的“对话”,会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无论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或者情感的升华、美的享受,其成果都是直接而巨大的。尽管这种“收益”可观,但是“风险”也不小。如果文学解读存在着偏差,往往会引起学术争鸣,这正是研究者乐于看到的结果,大家可以在思想的碰撞中求得学术的进步,其社会影响则是微乎其微。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出现了偏差乃至错误,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一群人乃至一代人,这种风险是谁也不敢承担的。这种风险上的差异使得教师在解读时往往趋于保守,慎之又慎。
4.两种解读的联系
文学解读和教学解读虽然有上述差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什么样的解读,谁来解读。它解读的都是文本,任谁来读《红楼梦》(只要能大概看懂),都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至于喜欢的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乃至王熙凤,这是个性解读的范畴。笔者表述的重点在于,两种不同意义的解读有其同源性,源头就是文学。教学解读,虽然有传道授业的功用(限制),但是毕竟传授的东西还是文学。除去差异之外,两者更多的是共性。
同时,文学解读对教学解读存在着一种指导,教学解读往往要从文学解读中获取力量,得到启示,加以应用。文学是语文的本体学科,文学解读是教学解读的源头活水。但这种解读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文学研究者的帮助和努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如孙绍振老师多年来一直对文本解读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一方面批评一些中文系教授对文本解读不重视,甚至瞧不起文本分析,而是喜欢搞一些宏观性的作家论研究和文学史分析,对语文教学并无补益。另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撰写了几百篇文学文本的解读,如《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类似的还有王富仁、钱理群等文学研究者。这些名家的解读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更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优秀的解读素材。
二.教学解读对文学解读的转化
两种解读的差异意味着文学解读要为教学解读所用,必须要经过转化。名家的文学解读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一线教师的实用性,但是其解读的学术性、研究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用于教学,必须由教师转化为适于课堂教学所用的解读,需要一定的转化策略。
1.教什么——以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为导向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在两种解读的转化中,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回答了转化中的导向问题。而导向虽然是个价值问题,但是正如肖川老师所说:如果是追求教育的价值旨趣,“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核心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如何解决,笔者以为,以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为导向,决定把什么样的文学解读转化为教学解读。
什么是具体文本的教学核心价值?郑桂华老师提出四点:具有语文特点、具有明显的特征性或代表性、具有统领性、便于上升为规则。这四点可供参考。针对转化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核心价值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语文点”,这几个点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只有在“这堂语文课”上才能体会到的东西。而名家的解读往往是针对整篇文本的详尽丰富的论述,其含量大于课堂需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基于自己要教的“那一堂课”的需要,对名家解读加以剪裁、取舍、设计。
如孙绍振老师的《读李商隐<锦瑟>》一文。孙教授侃侃而谈,以深厚的学养,旁征博引,首先对《锦瑟》一诗主题的七种历代解读进行了列举,而后又对《锦瑟》一诗的文本进行了直接详尽的分析,其间引用甚多。笔者以为,《锦瑟》一诗的核心教学价值应该在于诗歌丰富意象及其组合的巧妙所在、诗歌的美感所在、诗歌所传达出的隐约可见又无处不在的哀伤。这应该是教学的“语文点”,孙绍振先生的解读确实详尽,对于教师理解来说助益甚大,同时解读中后半部分的许多结论性观点也比较适于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如果把历代诗论的解读都展示给学生,把种种史实引入课堂,这堂课的核心“语文点”也就无法突出。所以名家解读固然优秀,但教一堂语文课还是要说出“自己”的话,“别人的话”不能都教给学生,不转化的地方就是“忍痛割爱”的地方,转化的地方也就是名家解读与教师教学智慧相融合的地方。
2.教给谁——以学生实际为转化边界
教学解读要面向学生,教师在解读之前必须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解读具体篇目之前,也有必要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到了何种程度。这也是在文学解读转化之时必须要考虑的学情问题,转化必须以学生实际为边界。
孙绍振老师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的解读》中,提出“超出平常的自己”和“追求伦理的自由”是解读的两个要点。围绕这两点,他抓住了文中数处关键词句加以分析,从而从学理、学术的高度来分析朱自清的心境。我们这里要注意到《荷塘月色》一文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伦理与自由的概念、“超出平常”的理解,不会有太高领悟。孙老师的解读,更多地是给教师提供一种解读的思路,如果把这个解读点作为教学核心,这堂课的核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学情的问题,文学解读毕竟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在解读中如果不加选择地采用,学生难以企及,解读效果也不会太好。孙先生也提到: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任务,就是重新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己,让自己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本钱。他从事解读的本意是让教师对于以往解读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多加思考,提出自己的新思路,新看法,提出新的教学创新点、教学思路和设计。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解读的特殊性。而囿于教学解读又会丧失文学解读的本真意义——美的追求、生命的感悟、灵魂的升华。语文教师必须明确二者关系,同时把握转化尺度,才能把教学解读这件事做好。
参考文献
[1]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J]. 教育科学研究,2007,03:60.
[2]郑桂华.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8,03:27-29.
[3]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J].名作欣赏,2003,08:18-23.
(作者介绍:樊迪,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