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的教学艺术

2016-05-14杨毅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学语言教学目标

杨毅

【摘 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才作为我们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中拼搏的必备素质,日益显现出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话口才训练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练好口才,准确、自由、流畅地表达,对口才训练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普通话口才训练课 教学艺术 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语言

著名企业家、教育家、演讲口才艺术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术,而其余85%则取决于口才艺术。”口才是思想的外衣,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极其重要。而在各种信息交流形式中,口语交际是最主要、最生动有效的。口才作为我们走向市场和在市场中拼搏的必备素质,日益显现出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力资源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口才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普通话口才训练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习口才,准确、自由、流畅地表达,对口才训练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的教学艺术。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快乐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重要因素。所以,快乐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最关键一步。

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语音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南腔北调。因此,第一节课从语音入手,是激发学生学习口才兴趣的最好方法。教师学习各地方言,并总结其特点,同时指出它们和标准普通话的区别,并强调好的口才基础是让人听得懂、听得舒服的标准发音。这种教学形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同时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为了延续这种快乐,以后的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趣味导入。有人说,导入新课像拉小提琴,第一个音就要非常悦耳地吸引住学生。比如讲“描述训练”,首先举几个有意思的例子说明描述的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注意观察,常常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然后用提问的形式引出训练内容。如:1.请用三句话描述一样水果或同班的一个人,让学生猜。2.请分别说说人从三楼和三十楼坠下是什么样?3.不许用“冷”和“热”字分别描述非常冷和非常热。学生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学会了如何描述,增强了口语表达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再比如讲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的区别时,有些学生分不清,又不喜欢练,这时采取绕口令的形式训练,既有趣又有效。比如,“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要想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戏席,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四十是‘事实,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快乐地训练,又在每一节课结束后期待下一次课的到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寓教于乐,趣味无穷。

二、明确教学目标,巧妙设计训练内容,并运用不同形式的训练

快乐地学习口才训练课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式。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八个字:敢说、能说、想说、会说。

第一是敢说,针对学生胆怯、不自信、不从容、不敢开口等现象进行训练。这个训练最重要的一点是“敢”站在众人面前说话。教学过程中强调每个学生跟自己比,每一天都进步一些是目的。“敢说”是口才训练课学生要冲破的第一关。相应的强化训练是“体态语”训练。具体方式: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座位走上讲台,说话前环视,有眼神交流,微笑;表达时表情自然,站姿准确,并要求学生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第二是能说,是指学生口语训练的被动表达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总是不会主动举手参与训练,一旦被叫到,也能够很配合,并说得很好。他们不是不敢说,是没有主动说的欲望。在这个阶段,要设计一些容易说出内容的简单训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更好地主动表达奠定基础。例如在“声调训练”中强调调值发音的准确性,同时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记忆与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说标准普通话没什么难的。学生们很喜欢这个训练,他们能主动大声地读出标准的字音,增强了自信心。再如“描述训练”中的“回忆描述训练”,要求学生描述对班上一名同学的第一印象或记忆中的一个场景;在“想象描述”中,给一道学生感兴趣的题——“假如给你40平方米的卧室,你怎么设计?”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想象的卧室设计描绘出来。这两个训练环节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效果非常好,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是想说,就是主动表达的欲望。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兴趣。比如在“解说训练”中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内容,如介绍一道菜的做法,介绍一则生活小常识,介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在“推销训练”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分别向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年轻男士推销一种商品,要求自己设计一下推销语言,并且找搭档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学生常常主动出击,非常想说。这些训练不仅让学生自由表达,而且很放松,他们越来越愿意表达并且表达得越来越好。

第四是说好,就是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怎么说得更好,更精彩。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说好,但都有这个想法,并有为之努力的趋向就好。口才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仅是口语表达提高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有效利用知识积累促进口语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点拨和引领。比如“口头作文”的训练,每给学生一个话题,教师都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指导。如“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这是学生很不喜欢说的一个话题,如何说好这个话题,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做指导,可以从电器、通讯、交通、环保等或正面或反面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角度進行表达,让学生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自身擅长的点进行训练,就有说好的可能。再如“采访训练”的设计,把学生分成组(根据人数),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各一组,采访者像记者一样采访被采访者,然后互换。要求每个采访者至少向被采访者提问两次;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快速、精彩。看上去这只是个训练,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每个学期这个训练收获最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训练,是让学生自由的、更有效的交流,是把话说好的一个新平台。

三、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语言,展现个人魅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艺术是语言艺术,也是交流艺术,作为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的教师更要具备这种艺术。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因材施教

口才训练课是以训练为主的课程,在讲解训练内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表达。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表达水平不同,特别是对于内向、不善言谈、不敢主动表达的学生,要多赞美,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委婉地点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训练过程中,举些名人学习口才的趣事、糗事、励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灵感,告诉学生学习口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遇到特别不敢上台表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交流;而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传递出他很有潜力的信息。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音乐性、启发性和幽默感,渗透德育教育

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用语音调和谐,抑扬顿挫,用语变化得体,快慢急缓恰到好处,并且与表情手势有机结合,给人以美的音乐感,使自己的声音富有吸引力。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发出具有启发性的语言信息,活跃学生聽课的情绪,消除紧张和疲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引起他们的思考,产生启迪心灵的作用。例如在讲“思维训练”的“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时候,强调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想问题的角度不同,表达选择的角度也不同,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表达的内容与站在对方的角度表达的内容往往不同,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站在多个角度表达就更有区别。比如对媳妇问老公“我和你妈同时掉在水里你先救谁”的问题,从三个角度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就不能称之为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无论得到什么样的答案,都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思维与表达思维的密切关系,也学会了多角度思考的好处,再加入“猜字谜”等趣味训练,学生开动了脑筋,加深了印象,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幽默是一种品质、一种智慧,是一种让人愉悦的语言表达,需要领悟和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运用幽默的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训练中穿插贴近生活的事例,增多信息量

普通话口才训练课,听起来和说有关系,实际上它是一门需要知识储备的课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更要随时注入新鲜的知识,增加教学容量,这样才会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教师要选择有意思又有意义,贴近现实的训练内容,增强知识性、趣味性。例如在讲“体态语的民族性”时,告诉学生们同一个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意思是不同的,不同的身体语言表达的不仅仅是意义,更多表达的是修养和品位,从而强调优美准确的体态语在表达中的重要性。在讲“听力训练”有关“听记训练”时,教师选用“读五个《一站到底》题面”的形式让学生重复,并分别说出答案,不仅完成了训练,还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学生非常喜欢。在“口头作文”训练中,随机加进“地震给你的启示”“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等题目,让学生们谈谈对突发的自然灾害的感受,对幸福的不同观点的表达,加深对社会的关注,对自身的剖析,效果很好。再如讲“思维训练”时,列举新近的电影、电视剧的剧情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表达,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灵感,激发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

普通话口才训练其实是综合训练,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快速思维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第一时间找到语言表达脉络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性等。因此,普通话口才训练课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个人的能力和魅力相结合,还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才能完成。

教学艺术是教的艺术,是学的艺术,更是爱的艺术。有爱才有艺术。

【参考文献】

[1]欧阳谋.口才学大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2]张波.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文捷.北大口才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4]德群,若谷.20几岁,学点好口才[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5]高铁军.卡耐基口才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教学语言教学目标
激趣 导思 引探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