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对策研究

2016-05-14赵鹏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问题对策

赵鹏

【摘 要】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实施法制化的学生管理成了民办高校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实施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实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法制化 问题 对策

民办高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是民办高校实现依法治校的体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指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在校内的各项活动和各种行为依法进行规范和管理,并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具有公平性的规章制度,使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程序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所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意识不足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办高校学生法制观念不强。由于受到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民办高校一直沿用的是行政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领导说了算的“人治”管理模式,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管理的地位。

二是民办高校对自身行为规范没有足够的法制化观念。由于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这也就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素质方面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的道德素质观念较差,喜欢特立独行,甚至目无法纪,与大学生的身份相背离。

(二)民办高校学生的法制化管理的制度落后

民办高校学生的法制化管理的制度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而很少针对学生个别存在的隐性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关注较多,素质关注较少;对学生在校内的行为关注较多,对校外的行为关注较少;对学生的外在表现关注较多,对学生的内心关注较少。

二是学校对学生行为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可行性不高,缺乏与民办高校学生行为制度相关的法律依据,使管理者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有的民办高校虽然有与学生行为管理相关的制度,但制度的内容过于老套,且不尽完善,不能适应民办高校发展的需求。

二、民办高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学习,树立法制观念

首先,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学生。管理者通过自身对法律知识的深入学习,将原本行政化的学生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法制化的管理模式。民办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三方面的原则。第一,信息要公开。民办高校的学生应当享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权利,学生有权知道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第二,奖惩要公平。在管理中公平地对待学生。第三,管理要公正。学生无论背景如何,成绩如何,其所受到的管理应当是公正的,一视同仁的。

其次,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要有正确认知。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师生之间地位平等的观念。要突出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在学校应当享有的权利,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加强对管理者工作的监督,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最后,增强民办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民办高校的学生必须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这是民办高校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实现民办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也能让学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确立学生在民办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学校和学生是民办高校实施法制化管理的主体,这两者之间在管理工作中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不尽合理的管理,而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一切思想行为都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执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实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就必须要确立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管理目标。在实现民办高校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参与到自我管理的工作中,使学校和学生在法制化的管理中真正实现平等,使学生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宁.加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对策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20):90,105.

[2]李林娜,赵平,茹宝.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5(09).

[3]袁磊.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3,2(22):62-64.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