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优化研究

2016-05-14王迪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问题

王迪

【摘 要】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同时也给学生社团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双校区办学条件下改善学生社团管理现状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双校区 学生社团管理 问题 优化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能朝综合性大学目标前进,各高校纷纷采取合并或是扩建等方式不断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双校区办学虽然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在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学生社团,使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面临很大的困难。

二、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双校区办学在形式上直接将高校一分为二。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社团发生改变,也会给学生社团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团文化的传承。社团文化是学生社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社团文化也直接体现了学生社团的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社团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提高学生各方面技能,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很多高校新校区的学生社团只是生搬硬套老校区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却未重视老校区社团文化的成果及新校区社团文化氛围的营造,导致新老校区社团文化的传承出现脱节,影响了社团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社团骨干的衔接。一个优秀的社团是需要一批优秀的社团骨干带领的。在其带领下,社团才能稳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优秀的社团骨干不仅要热爱社团,乐于社团工作,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社团工作经验。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若高校采取层次分布格局办学,可能会导致优秀社团骨干资源的流失;若采取学科分布格局办学,则可能导致骨干成员结构单一,学生社团活动缺乏多学科人才,影响社团活动效果。

第三,学校资源的利用。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不管高校是采取层次分布格局还是采取学科分布格局,或是采取两种格局综合的办学方式,都会存在教育资源共享的问题。如新校区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建设完善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源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社团的建设及发展。此外,对于采取层次分布格局的高校来说,两个校区的学生社团所接受的教师指导也可能存在不平衡现象。

第四,社团的沟通交流。双校区办学从地理位置上将高校一分为二,两个校区互不相连,有些甚至相距很远。两个校区的学生社团之间因地理位置问题而很少就各社团事务进行沟通和交流,如社团活动方法、社团活动方案等交流就比较困难。此外,双校区办学,社团联合会也难以就各种学生社团管理及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导致出现两个校区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三、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的优化策略

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会对校园凝聚力产生影响。针对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优化,以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第一,完善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加强社团组织保障。学生社团工作需要组织及政策的支持。为促进学生社团管理的优化,就需完善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加强社团的组织保障。为此,高校可成立校级学生社团工作委员会,并由校领导出任社团主任,团委书记出任执行指导者,并由人事处、学工部、保卫处、国资处等抽调干部担任委员会成员。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统筹管理。以此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教师、经费、场地等方面的组织保障,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

第二,强化学生社团联合会职能,采取分层管理模式。社团联合会的职能主要是指导并管理学生社团,及时登记社团的成立、变更及注销会员,同时还要评价社团活动开展的效果[2]。但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学生社团不断增多,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展,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及管理职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整体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社团联合会就有必要根据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适当调整其部门设置,强化学生联合会的职能,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将校级社团及院系级社团进行分别管理,以便于全校社团统筹管理。

第三,加强社团管理改革,提高社团管理效率。学生社团是学生展示个人特点的重要平台,社团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在双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性质及功能有所改变,学生需求也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团管理也需改革,为社团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成立社团理事会,将同類社团进行综合管理;实施项目活动动作自管,鼓励各社团进行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等,体现校园建设的先进性和人性化。此外,社团管理的改革还需教师的指导和配合,因此要选择专业性强且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社团建设及管理的指导,同时建立完善的学生社团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社团的管理效率,

四、结语

不管是单一校区还是双校区,各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都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并成功,教育依然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利用学生社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实践应用等能力。因此,针对双校区办学条件下的学生社团管理,高校必须从院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特征和学习需求加以分析和研究,不断优化并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社团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日飞,辛立章.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263-265.

[2]刘刚.基于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学生社会运行模式及其德育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07):37-39.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