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原因

2016-05-14杨燕

商业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激励高职教师

杨燕

[摘 要] 我国已进入新经济发展时代,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高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职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职业生涯中,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科研、职称、人际关系、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港,幸福指数并不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了解教师的具体需求,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 高职;教师;激励;原因

[中图分类号] G311[文献标识码] B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总体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大力创新职业教育、有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等各项重要任务的关键五年。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中职、高中、中技的基础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学生的毕业的时候出现就业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是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肯定是分不开的,与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否在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紧密相关的。

一、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高职院校教师积极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两大方面。

(一)在教学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师教学存在直接的关系。高职院校既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学校,它具有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高职教师通过了解所教专业面对特定的岗位,分析岗位需求,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把目标细分成各项任务,确定每个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并辅之实验实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与工作进行对接。

(二)在科研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虽然具有明显的职业特色,但是在职业院校竞争越来越激励的背景下,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专业或学校会逐渐被淘汰。高职院校只有具有充分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而教师的科研成绩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可以搭建校企双方合作平台,可以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也可以把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带进课堂,把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进教学内容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学校和企业进一步实现双赢。同时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增加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

二、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教师压力大

高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既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的共同点,也具有高职特点。虽然高职教师不需要面对成绩排名、升学率等硬性指标的压力,但是要求他们不断地更新知识,需要和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相关。高职院校教师不仅需要上好课,完成教书育人的强大使命,还必须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还需要能参与技能竞赛,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大赛在这两年发展势头很猛,高职院校往往会要求教师利用上课之余时间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时因培训指导不得不停课、调课,甚至占用休息时间。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广大高职教师还希望自己能在职称上有所建树,那就必须书写论文,申报课题。同时高职教师也是一个社会人,还存在人际关系压力,生存压力等。

(二)高职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美国作家Greene的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中提到了职业倦怠,也称之为“工作倦怠”,高职教师在一开始入行的时候一般都对教学工作抱着很大的热情,有着理想化的预期,比较倾向于理想和完美主义,但往往由于期望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或自我要求过高,不容易得到自我满意,所以常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挫折。在之后的工作中发现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重很多,每周上课普遍在12节到20节之间,有些老师的周课时甚至超过20节,除教学工作任务之外,教师还需承担学校其他相关工作,如完成专业发展建设,企业顶岗等任务,工作负荷过度,一周结束之后往往筋疲力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之下,老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旦出现职业倦怠,会丧失对教学工作的热情,不能全省心地投入教学,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必然堪忧。

(三)高职教师教学难度大

进入本世纪以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支持,但是社会、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偏见,甚至一些职业教育专家对高职教育也持不肯定的态度,报考高职的学生一般都是分数较低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在高等教育扩招以及生源减少的背景情况下,有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有些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加起来的总分不够100分,甚至有些专业是通过注册入学招生的,学生的基础非常差,教师教学难度较大,面对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有些教师束手无策,有些教师则对学生放任自流,当然也有些老师会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种改革往往要耗费老师较多的精力,但是这种付出往往是没有报酬和回报的。

(四)高职教师考核不全面

教书育人是高职教师的主要职责,各个高职院校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如规定每学期的教学工作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通过督导、专家、学生等进行评价,只有达到学校要求的教学工作量或是教学质量,教师才能享受一定的待遇。但是对教学工作以外的事务很多高职院校是不予以考核的,如是否提供社会服务,是否完成自我的学历提升,是否积极地参与专业建设等,这些方面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在这些方面考核难度大,所以高职院校不给于激励,这就导致教师忽视这些,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不愿参与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中,甚至对学校的发展漠不关心。

(五)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困难

对于一般的高职教师而言,在辛勤工作之余希望高职院校能保障其发展和晋升的机会。但是从职称晋升情况而言,一方面受到名额的限定和职称评审条件提高的影响,很多教师即使付出了较多的努力,职称评审竞争过于激励,即使达到省的职称评审要求,也很难达到所在学校的职称评审要求,而且在职称评审导向中,重科研轻教学,科研的比重大大高于教学的比重,这会导致老师们为了尽快评上职称埋头搞科研而忽视教学,造成教学氛围不浓,教学质量不高。另一反面,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岗位设置的限制,实现评聘分离,即使通过了职称评审,但是无法享受对应的报酬。而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就会对吃、穿、住、行有基本需求,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那他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同时教师也会横向地与同一组织或类似组织中的他人进行对比,如果感受到不公平时会很自然地产生消极感。

三、总结

研究表明,高职院校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职业生涯中,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科研、职称、人际关系、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港,幸福指数并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应了解教师的具体需求,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参 考 文 献]

[1]张娟.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0)

[2]姜丽霞.激励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2)

[3]高明.增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作用的建议和措施[J].商业经济,2010(6)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激励高职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秋天在哪里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美育教师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