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路径探析
2016-05-14孙耀胜崔宇晨
孙耀胜 崔宇晨
摘 要:文章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76-02
所谓生态文明指的是,遵循人、自然、社会之间共存共荣的发展规律,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有效削弱甚至规避相关的负面效应,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构建合理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以及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取得的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在内的各个方面成果的总和[1]。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意义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生态问题不断凸显,成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在此背景下,生态和谐也自然成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重视和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其集中反映在下述方面: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是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会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阻碍。所以,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好对广大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和鼓励他们保护资源和环境,从而满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
对于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其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养成和保持健康的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人类为了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当人类拥有科学的生态文明意识时,便会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所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现状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并设置了环境保护课程,引导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2]。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措施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屡见不鲜,尤其反映在下述方面:(1)对生态环境缺乏足够关注和了解。如不清楚环境污染的原因、后果和基本的保护措施。(2)对自然资源缺乏珍惜。如:长明灯、浪费食物、乱扔杂物之类的现象比较常见。(3)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一些学生在使用公共物品时不爱惜,甚至故意损坏。(4)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如:随地吐痰等。(5)攀比现象较突出。如:一些学生不关注学习成绩,而是热衷于物质上的攀比,以铺张浪费为荣[3]。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已然成为当务之急。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若想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应充分了解生态文明意识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正确的生态消费意识、爱校的校园文化意识、现代环境新观念等。下面对上述四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
所谓生态文明忧患意识指的是,人类在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形下自然形成的一种对人类命运表示担忧的意识。人类活动不合理会引发生态危机,破坏原先的生态环境系统,最终也不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以及发展。但是现阶段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尚未明确意识到生态危机将会导致的严重问题。所以,高校应积极发挥宣传部门的作用,通过适宜的、高效的宣传形式向广大学生灌输环境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意识[4]。
(二)正确的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意识能够引导、帮助人们养成和保持一种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具有可持续特点的合理消费方式,在保障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又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破坏,有助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整个社会消费群体中,大学生属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引导他们科学看待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健康的生态消费意识,同时还应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教育学生严于律己,不要互相攀比,不要铺张浪费,而应该珍惜各类资源,由身边的事情做起,并养成一种习惯,将生态消费意识牢牢记在心中,只有如此,才能养成正确的、科学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5]。
(三)现代环境新观念
向学生灌输现代环境新观念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应脚踏实地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光喊口号,搞搞形式,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若想将现代环境新观念成功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就有必要建立一门综合性的、涵盖各种生态知识的学科,并将其设置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建立健全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课程体系,让广大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当前的环境问题,并知道怎样做才能防范危机的发生。总之,需要让广大学生高度关注当今的环境问题,使其具备现代环境新观念,并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去,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
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让大学生更加全面且深入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当前状况,包括水资源紧缺、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土壤肥力减退、荒漠化严重、森林面积大幅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6]。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高校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自然环境资源并非无限的,所以,应善待自然,避免浪费;自然资源存在一定的主权归属,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意识到它的双重身份;自然资源不仅是有价值的,与此同时,它还是有权利的,这要求人类应当对自然给予充分的尊重;可将自然看作人类的一部分,同时也可将人类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两者是互相依存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时,应引导他们树立一种热爱自然的积极态度。
(二)优化课程体系
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工作中,课堂教育属于重要阵地,所以,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课程体系。首先,应对思政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适当增加一些和生态文明有关的内容。对于思政课程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拥有积极的政治觉悟,同时获得一定的认识甚至改造自然的能力,因而属于一门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所以,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合理设置和生态文明有关的教学内容,以此为途径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其次,设置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选修课甚至必修课。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能够让广大大学生更多、更方便地接触生态文明知识,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三)促使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应促使校园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成果的有效巩固。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会给学生带来直接且明显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工作中,应积极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活动,常见的如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汇演、创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生态文明交流平台、推出一些环保电台节目等,如此一来,能够营造出比较理想的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广大学生置身于具有浓厚生态氛围的校园环境中,从而使校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着力点。
(四)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应积极组织一些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责任感,使其主动投入到自然生态的保护工作中去。设置生态实习课可以帮助广大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文明的意义,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积极的生态文明意识,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将一些生态文明理论主动应用于生活实践。首先,要求大学生重视和做好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自觉养成生态文明意识和习惯。在校园生活中,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乱扔垃圾等,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不断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群体的生态自觉性[7]。其次,要求大学生在严于律己的同时,敢于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激发和强化其生态责任感。再次,应积极组织和生态文明相关的各类活动,如植树节活动等,通过该类活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和知识。还可安排大学生参观生态示范基地,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加深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从而使该群体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总而言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不仅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而且是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还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虽然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暴露出诸多方面的缺失,与此同时,无论是课堂教学体系,还是课外实践体系,均有待健全,然而经过思政教育课程最近几年对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相关理论的有效贯彻,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已经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强化。大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着后备力量的角色,与此同时,还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所以,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所具有的先天优势,不断健全该群体的生态文明意识体系,从而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并用这种意识来指导自身行动,最终成长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孙倩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以无锡市大
学生为例[D].无锡:江南大学,2015.
[2]毛彩琴.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研究——以河北省部
分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3]王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失与培养路径探析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7).
[5]张立早.浅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时代意义[J].
青春岁月,2011,(4).
[6]张立早.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D].
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1.
[7]吴远远.低碳经济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以福建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