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谷黄河通信电波变奏曲

2016-05-14张福禄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6年7期
关键词:阳谷外线河务局

张福禄

“喂,大公鸡,我是果果。哦,大公鸡睡觉了,拜拜,挂了。”

今年5月的一天,在山东阳谷黄河河务局的家属院,2岁的果果拿起家中的无绳电话,按下几个键,然后把电话机放在耳边,像模像样地和“大公鸡”打电话。那动作和神情,让人忍俊不禁。

“唉,变化真快。现在这么小的孩子都会打电话,这在以前,就是给个电话也不会用。如今家里不但有了黄河内线和外线电话,而且还能用手机聊天、视频通话,真是方便多了!就连孩子都长见识了。”果果的奶奶看着果果一边笑,一边感慨地说。

笔者面对此情此景,深有同感。1984年,笔者在阳谷县修防段(阳谷黄河河务局前身)的一个分段工作,当时分段有部“摇把子”电话。记得电话备有两节高约0.2米、直径约0.06米的干电池做电源,通话时要先手摇电话机手柄,待话务员呼号后才开始通话。汛期,笔者负责水位观测,每天要向修防段报水位。每次报告,总是先用左手按住电话机,用右手抓住电话手柄嗡嗡地摇上一通,然后拿起话筒呼喊:“喂,总机吗,请接工管科(当时工管科负责防汛业务)。”然后,拿着电话听筒等待对方回音,对方一讲话,赶快问道:“工管科吗?我是某某分段,现在报水位。”这样的对话,对现在90后的年轻职工来讲,或许认为是笑话。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基层黄河通信状况就是如此。

那时黄河通信依靠的是电线传输信号,黄河通信线杆顺堤布置,线杆绝大多数是杂木杆,容易腐蚀,故障频繁。再加上由于电话中转环节太多,一处有问题,电话就没法打通,就是偶尔接通了,声音也非常小,喊破嗓子也听不清楚。要是遇上大风大雨天,电话打不通或者通话断断续续更是常事。

“那时,电话站工作人员分为内线组、外线组。内线组的职责主要是值班接转电话,外线组人员的任务则是骑着自行车、带着铁鞋和安全带,对辖区内50多公里的线路进行维护,经常要爬上高近10米的线杆更换瓷葫芦,或是维修生锈或断掉的电线。”阳谷黄河河务局原电话站站长刘忠杰告诉笔者。

现在看来,“摇把子”是陈旧和落后了,但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通信方式,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阳谷黄河史料记载,1982年黄河发生大洪水,由于有了电话,各个防洪指挥部都能够及时联系,从而及时调运物料、配备防汛人员,对险情进行及时抢护,避免了溃堤事故的发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和黄河治理事业的发展,黄河通信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阳谷黄河河务局通信实现了质的飞跃——县局机关和陶城铺管理段建设数字交换机站,实现数字按键直播通话,打电话告别了“摇把子”。过去那种“摇一通、喊一通、等一通”的打电话景象不见了,通话质量得到提高,在堤防上默默挺立了几十年的电线杆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那时,寿张、明堤两个管理段通信还存在问题,职工家庭也没有安装电话,部分职工通过电信部门花钱安装市话,大多数职工之间联系事情还需要面对面交流。

2001年5月,阳谷黄河河务局通信站从寿张镇原机关旧址迁至县城阳谷黄河河务局新机关大院,通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直拨电话发展到120门。2003年,职工家庭全部装上黄河内部电话,实现了覆盖式通话,大大方便了职工生活。2005年后,阳谷黄河河务局利用数字交换的优势,建设了内、外线并行的通信网络,增强了应急度汛的通信能力,实现所有交换用户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明堤管理段、寿张管理段也相继建设数字交换机,实现了电话直播,提升了阳谷黄河河务局办公水平和防汛调度能力。

如今,阳谷黄河河务局单机达200余部,60余台电脑并入阳谷黄河电子政务系统,黄河通信和办公条件得到重大改善,改变了传统的通信和文字传递、图像传递模式,办公质量和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职工联系也更加方便快捷。

几十年来,阳谷黄河通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为黄河事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改善和提升了职工们的生活质量。在新的历史时期,阳谷黄河通信伴随社会和黄河事业的发展,更加顺畅和便捷,那激荡在空中的电波,将弹奏出一曲阳谷黄河更加华美的乐章。

猜你喜欢

阳谷外线河务局
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新乡黄河河务局封丘黄河河务局堤防工程
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那座城
左利手运动员在水球比赛阵地进攻战术中的作用
河长制在破解黄河河道清障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增强沧州河务局凝聚力
阳谷华泰隆重发布橡胶促进剂M/NS清洁生产工艺
中国男篮与对手外线队员得分能力的对比研究①——以第30届奥运会比赛为例
外线出击 挺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