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14孟庆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孟庆吉

摘要:当今社会年轻人心理脆弱,特别在中职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在总结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心理困惑;教学实践;积极自信;自尊自爱;挑战自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46

中职生是相对复杂的群体,他们多数是中考的落榜者,十六七岁的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人生转折期,身体的快速发育与心智相对滞后形成一定矛盾,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社会,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力,显得茫然所措、无所适从。在人际交往、求职择业及成长、学习与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立足社会势在必行。

一、中职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1. 厌学情绪严重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上的差生,他们是被初中教师经常忽视的弱势群体,对开设的文化课不感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睡觉。对专业课感兴趣,也是三分钟热度,没有专注力、持久性,作业基本上是抄袭、偷懒、被动学习,认为上职高就是混的过程,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

2. 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学习成绩差、惰性大、行为习惯不好,被教师冠以“双差生”的心理阴影很难排除掉,做任何事都存有“我行吗?不行”“做不好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讥讽的”等心理暗示,产生放弃的念头,我就是我,好坏都无所谓,反正就是这,对别人的评价很麻木,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的自卑情绪非常严重。

3. 逆反心理严重

中职生正值十六七岁的年龄段,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不考虑后果,好冲动、哥们义气重、好面子,对事物的曲直对错判断不准,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没有耐心去倾听家长、教师的建议,把教师、家长的苦口婆心当作耳旁风,甚至逆反作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找自身原因而是对同学、对教师、对学校横加指责,自己犯了错误却总是推脱,指责对方、指责教师、指责学校,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稍不如意则对家长、教师和社会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甚至想寻机报复。

4. 虚荣心理严重

很多学生生理及心理趋向成熟而尚未成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同学间相互攀比、讲究打扮。女同学表现尤其明显,佩戴首饰、耳钉,产生追求另类、新、奇、怪等心理,对异性产生好感,开始出现找对象、谈恋爱等过激行为,要求父母买品牌,穿时尚,满足虚荣的心理欲望,求知欲愈来愈少,稍有不足便与父母较量、折腾、不懂父母的用心良苦。

5. 纪律规矩意识差

许多学生纪律规矩观念淡薄,自控意识和养成行为习惯差,是非观念不强,往往人云亦云盲目冲动,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玩手机、打架、斗殴等现象屡有发生;不请假外出、不按时值日、随手乱丢垃圾、仪表和着装奇异等不文明现象也屡禁不止,我行我素,从没把长辈放在眼里,我就是老大,纪律观念意识相当浅薄,这种潜意识的行为不断地在这些学生身上上演。

当然,中职生不良心理特点绝不止以上所述,但上述情形都是比较普遍和相对比较严重的。作为心理学教师,笔者认为只要抓住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在教学中大胆实践探索,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消极逆反情绪,点燃学生的希望火花,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做法

1.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自信的心理状态,实现自我提升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进一步鼓起追求成功的努力,从这一心理学理论出发,笔者认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心能引发人的兴趣,使人产生动力走向成功。因此,要时刻注意抓好学生的自信心教育,使学生增强自信,克服心理障碍,激活其内驱动力。

2. 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爱的心理状态,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头走路

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途径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增加其动力,让他们始终对成功保持强烈的期待。静等花开,让每一位教师和父母对学生充满期待,把这种期待暗示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期望,从而增加自尊和自爱,从而产生皮革马利翁效应。

3. 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挑战自我的心态,分享成功的喜悦

普高有高考,职高有大赛,参加技能大赛,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重新树立对人生的态度,完善学生的人格。课堂上笔者经常引用中央台主办的《挑战不可能》进行案例分析,让事件中主人公的坚强、勇敢、执着、不轻言放弃等精神去鼓励激活同学们内在的潜力,使之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前行,最终实现人格成长和全面发展。

4. 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身上反射出教师的影子

尊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走进学生的内心,多倾听、多关注、多鼓励、多欣赏,唤醒沉睡的心灵,打开尘封的心扉,让其心灵健康成长。作为教师,笔者模范遵守校规校级,严守学校纪律,微笑待人,身教大于言教,为同学们做着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教师的威严与亲和,很愿意建立相互彼此的信任,既把笔者当师长更把笔者当知心朋友,从而引导学生、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成长。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神奇的偶然和精彩的必然,作为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动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出发,给学生指明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顺利平稳地渡过职中的学习生活,起航青春,阳光相随,这是我们美好的期待,也是我们不懈的源动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03040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分析与实践应用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