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蒙古国教育体制的汉语语音教学总体设计
2016-05-14金枚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就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阶段及教学途径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与中国教育体制相比,蒙古国教育体制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为适合蒙古国教育体制,对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课时安排要减少,教学模式要新颖活跃,课堂质量要高效,教学大纲要统一,课程设置要合理,这样才能提高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蒙古国教育体制;总体设计;语音教学;课时安排;教学模式;课堂质量;教学大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254-03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的提法由吕必松1986年在《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中最早提出并详尽阐述,而后刘珣、赵金铭等进一步深入探讨并着重强调,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之初进行总体设计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教学结构中,总体设计居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的首要环节,是其他三大环节的前提和依据,总体设计的各项教学内容对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起指导作用。吕必松、刘珣、赵金铭等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的解释虽然各有侧重,但其主旨大致相同,那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阶段及教学途径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地设计。这种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就好比建筑工程的图纸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首要步骤。针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当然也要首先强调总体设计,本文旨在探讨适合蒙古国教育体制的汉语语音教学总体设计。
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前的蒙古国,还没有正规的学校,文盲率高达99.1%。60年代蒙古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制,把教师列入公务员序列从而稳定师资,80年代扫盲基本终结,国民识字率高达90%以上。目前蒙古国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受到过高等教育,蒙古国人总想办法接受高等教育后才找工作,因为就业对学历要求很高,即使报纸上登广告招清洁工,条件也得受过高等教育,蒙古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世界也属领先,人均教育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的中游水平。这些快速而辉煌的教育成就与蒙古国建国后实行的教育体制有极大的关系。以下是适合蒙古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有关汉语语音教学总体设计的具体建议。
一、日课时安排要减少
建国后的蒙古国重视参与教育国际化进程,提出“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课余时间”的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体现国际教育改革趋势。蒙古的小学上课时间平均不超过5个小时,初中的上课时间平均不超过6小时,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学生接受基础教育总时间过短的7个国家之一。蒙古国的中、小学实行半天制上课制度,比如4-6年级在上午上课,1-3年级在下午上课,在空余的那个半天去学校参加兴趣班。蒙古国高等学校也延续了初等教育松散的排课理念,因此,对蒙古国学生汉语教学的每日课时安排不宜排得太多、太紧凑,因为蒙古国学生已经习惯了慢节奏的、从容而不紧张的学习状态。
拿汉语语音教学来说,初级汉语综合课最初的语音教学阶段,其他国家学生的周学时数一般为10-12学时,而蒙古国学生的周学时数应为8学时,这意味着蒙古国学生完成同等学习量的教学时间会比其他很多国家的学生要耗时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50年代至今有一个传统安排办法,就长期进修的零起点外国学生而言,一般安排有2-3周时间的集中语音教学阶段(有的是单纯的语音教学;有的是与汉字入门教学相结合;有的还要求掌握一些词汇和语法),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基础汉语系的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周课时为12课时,2周共计24课时。这样编排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让外国学生首先掌握汉语普通话的语音拼写规则。但对于蒙古国学生来说,这个集中语音教学阶段需要安排3-4周,因为欲速则不达,放慢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教学模式要新活
虽然蒙古国学生的学习时间少,但是课堂气氛活跃。蒙古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范围”“基本技能范围”“基本能力范围”及“健康个性范围”。新课程教学方法有“发现、激发兴趣法”“暗示教学法”“图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迁移教学法”“情境激励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等。课程设置除了有“学科课程”外,还有大比重的“活动课”及“选修课”,重视生活经验、兴趣的培养,重视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个人创造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灵活、积极主动地思维。大都是小班制教学,每个班级多则20来人,少则几个学生,教师能够充分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参与,经常是小组讨论,课堂教学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形式。
为此,要把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模式和“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入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课堂,让蒙古国学生在有效、协作、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汉语语音能力。
三、课堂质量要高效
蒙古国义务教育阶段推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生存、学会文明做社会人”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培养。蒙古国的教师没有那么大的权威性,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很注重师生交往,与学生作知心朋友,因而上课充满了和谐、欢乐及活跃的气氛。蒙古国的高考制度和美国相似,高校自主命题,考生自选大学参加考试,不是一考定终身的机制。蒙古国学生不像中国学生那样具有厚重的功名心及学习压力,灵活多样的考试只是为了让学生寻找自身的不足,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更加充分的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天赋。因此,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测试不是为了得个好成绩,而是为了真正地提高汉语语音应用能力。蒙古国很多人在大学深造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而已,牛津毕业的牧民在蒙古国是大有人在的,蒙古国学生很不能适应中国学生的应试教育。比起中国学生,蒙古国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是较差的,教师应严格考勤制度而不使其放任自流,但也不能用中国的教育体制严格要求而使其丧失活力。
就汉语语音教学而言,教师要注重课堂效率,让蒙古国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充分演练并掌握,不可以像对待中国孩子那样留一大堆家庭作业来课后完成。课堂语音练习的质量与效率,对于蒙古国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大纲要统一
蒙古国的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学校和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可自行决定课程设置,随意性大。课程进度与教学内容也没有统一的规定,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每学期初,教师可自主制定一个教学大纲,并依此选择教学内容自主教学。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教学也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不同学校的教师都在依据自己学校的要求各自教学,所以即使是同一起点的学生,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制约,学生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统一的教学大纲是衡量学校教学效果及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依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依据蒙古国学生的特点,在多方调查和数据分析后,针对蒙古国学生整体的教学形式,制定出合理、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已势在必行,以强调规范并减少随意性。
就汉语语音教学而言,叶军的《〈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对汉语语音的教学项目进行了总体性的初步设计,但这是适合学汉语的所有外国人的语音大纲。针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大纲,应根据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来设置具体的教学项目及教学顺序。本课题第一项研究成果《对蒙古国学生汉语声母韵母教学的切要、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就是揭示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及教学顺序,这将成为制定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大纲依据。本课题最后一项研究成果《关于编写针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语音教材的建议》将具体展示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教学项目及教学顺序,这也是针对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大纲的具体诠释。
五、课程设置要合理
蒙古国义务教育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学校和教师要自行决定课程设置,随意性、不规范性、不合理性就在所难免。同样对蒙古国学生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性,刘正文的《蒙古乌兰巴托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指出,首都乌兰巴托乃至整个蒙古国的汉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二是课程总量不足,三是开设顺序不当。”简单地说就是:不应开的课程开了,应开的课程却没有开;本该后开的课程提前开了,而本应先开的课程却推后了,尤其是汉语听说读写技能课没有开足量。应该说,蒙古国国内的汉语教学课程设置问题极其严重。
比起蒙古国国内的汉语教学,中国境内对蒙古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规范得多,但针对性差。拿汉语语音教学来说,初级汉语综合课是主讲汉语语音的课程,由于没有专门的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教材,中国高校使用的普通性对外汉语教材难免出现课堂教学抓不住重点、难点,语音项目教学顺序不科学等问题。建议在入门阶段开设与初级汉语综合课同步的“语音纠正”选修课,专门针对蒙古国学生容易出现的语音毛病进行纠正,强调对蒙古国学生语音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语音项目教学顺序,课堂上要举出大量词汇实例进行语音演练。
汉语语流表达中字调与句调音阶叠加,使得声调随句调的变化呈现更为复杂的合成音高变化,致使蒙古国学生洋腔洋调严重,必须开展动态的语音训练强化蒙古国学生的语调语感培养。汉语语音入门阶段之后,配合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级汉语综合课,开设针对蒙古国学生汉语语调语感培养的“口语表达”选修课。例如受蒙古语音的影响,蒙古国学生在句子表达中最容易找不准重音,教师课堂上要讲解蒙汉重音对比,多造句子让蒙古国学生感受汉语重音以提高汉语语感。这个“口语表达”选修课的具体语音教学项目,可参照本课题的第三项研究《针对蒙古国学生汉语语调语感教学新模式探究》提供的关于上声、“一”和“不”的变调、轻声、儿化的音变、词重音和句重音、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句调及语感这些具体的语音项目进行逐项的培训,培训可侧重声调语调的纠正、高声朗读、会话练习及模拟演练。其后的较高阶段是语流语段,在具体语境下的动态综合语音训练。“高开口率”是这个“口语表达”选修课的最大特点,其目的在于提高蒙古国学生汉语语音的实际应用能力。
——————————
参考文献:
〔1〕吕必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4).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A].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
〔4〕冯福林.蒙古国教育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9.
〔5〕巴娅日玛.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6〕金枚.适合蒙古国学生性格特点的汉语语音教学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6,(5).
〔7〕叶军.《对外汉语教学语音大纲》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8〕刘正文.蒙古乌兰巴托地区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