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组诗

2016-05-14肖久玲

山花 2016年8期
关键词:勃朗宁女诗人抒情

肖久玲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济慈、雪莱、拜伦的相继去逝,英国诗坛开始走向沉寂,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为繁荣的诗歌时代中断了。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小说几乎占据了英国文坛。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为数不多的诗人中找到一位优秀的抒情女诗人——勃朗宁夫人。她不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留给我们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还以“十四行诗”这一传统诗体写下了一组感人肺腑的爱情诗篇,历来被人们作为珍品收藏。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共有四十四首。整个组诗委婉曲折,深沉细腻,空灵丰厚,前后连贯,情感脉络非常清晰,倾吐了女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记录了她的疑虑和自卑,以及从爱情中获得的欢乐和力量。读来真挚感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优美的抒情十四行诗。

真挚深沉的情感

我们在阅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时,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想法明明和作者不同、却偏在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把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而把自己的理性思索排斥在外,最后达到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这样一种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就是来源于作品中真挚深沉的情感所产生的文学魅力。真挚深沉的程度越深,我们在审美心理上产生的情绪就越强,作品也就越感人。

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组诗情感魅力的首要一点就是情感的真挚深沉。有人说,没有经历过一次深刻恋爱的人生是非常遗憾的。甜甜密密一帆风顺的恋爱不算深刻,尝够了爱情苦果而最终并没有获得真正爱情的恋爱也不算深刻。所以,也可以说大部分人是不能获得深刻的爱情体验。而勃朗宁夫人是在饱尝人生痛苦之后,获得了一次神话般的爱情。十五岁那年她骑马跌损了脊椎,造成下肢瘫痪。接着是慈母病逝、最后连唯一可亲可爱的弟弟也溺死在她窗前可见的一条河里。二十多年来,女诗人一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直到三十九岁,因为她的两卷本诗集的出版,结识了另一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从此翻开了她爱情史上也是生命史上璀璨的一页。但女诗人毕竟是三十九岁的人,爱情的火焰几乎熄灭,更何况病魔缠身,所以她无法相信爱神会真正降临。四十四首的抒情十四行组诗,就是在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下开始创作的,诗的内容也随着他们爱情的发展而发展,最后一首完成的时候,爱情已经战胜了病魔,女诗人神奇地站了起来,投进了情人的怀抱,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是以“爱情”向“死亡”提出挑战开始,到“爱情”战胜“死亡”为止的那一段心理历程作情感抒发的焦点、以抒情诗的弦律记下那一段难忘的情感。由于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心理历程,所以几乎可以发动她对坎坷人生的所有体验,引发她对生命选择的所有思索。由此看来,组诗情感之深沉离不开女诗人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刻体验。

真挚深沉的情感,绝不允许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为什么成年人看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的“情书”后常常忍俊不禁,其原因就是因为少男少女们太幼稚,还不懂什么是爱情,而为了表达一种朦胧的冲动,就不得不模仿别人情书的模样,堆砌一些并不恰当的成语,表达的情感也就显得虚假。勃朗宁夫人在她的爱情组诗中、无论是表达欢乐、希望和自信,还是表达疑虑、哀怨和不安都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是那样贴切自然,真挚感人。“我哪像/让你爱慕的!——却像一具哑涩/破损的弦琴,配不上你那么清澈/美妙的歌声!”在自哀中透露出深重的疑虑。“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问着火的是庙堂/或者柴堆……/火焰里总跳得出同样的光辉。”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对爱的自信。由于“庙堂”和“柴堆”的强烈反差,以及“火焰”这一意象的出现,传达出了女诗人所特有的自卑又自信的感受。当女诗人想起自己凄苦的人生时,吟到“那连绵的泪雨冲尽了/我生命的光彩,只剩下一片死沉的/苍白……”。一心靠幻想活着的女诗人,一旦获得了比上帝还神圣的爱情后、又是那样坦诚地道出了内心的欢乐:“亲爱的人呀/当你来到我跟前、人世已舍我远去,/而一心仰望上帝的我、却获得了你!/……我安全了,强壮了,快乐了。”

当然、我们读到的不是故事、最多也只能说是一个依赖于欣赏者的想象才能完成的故事。组诗中女诗人运用了一些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情感氛围,使得真挚深沉的情感蕴含在浓郁的诗意中。作为长期禁锢在病榻上的女诗人,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境地,不得不常常靠幻想生活。在她的组诗中也往往借西方神话中的神和境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把“爱情”还给人间的“良辰”女神,还是长满日光兰(诗中的“香草地”)的天堂境界,都让人从美妙的想象中感受到女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有时我们又仿佛看见女诗人“疲乏地靠着柏树”(象征死亡)、或者在“雪地中独坐”,甚至变成“水晶里的蜜蜂”和“羽翼湿透的鸽子”,绝望、迷惘、无奈和凄苦之情委婉道出,令人恻然情动。组诗中还运用了许多意象的对比,如“啾啾的蟋蟀”与“清越的琵琶”,“破损的弦琴”与“美妙的歌声”,“野草”“苦艾”与“玫瑰”、“常春藤”,等等,让人在诗意的享受中,体会到女诗人的一腔情怀。

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情感

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组诗情感魅力的另一个突出点是情感的丰富多彩、跌宕起伏,从复杂多变中呈现主题。

整个组诗像一部钢琴协奏曲,不断出现“爱情”和“死亡”两个主题。经过反复较量后。“爱情”终于战胜“死亡”,从诗中我们仿佛时儿听到钢琴低微的吟诉,时儿听到弦乐队奏出死亡的咆哮,最后钢琴独奏起明朗嘹亮的曲调。第1首诗,诗人仿佛向我们拉开了序幕,接着就响起序曲,概括了两个反复出现的主题:爱和死。从第2首到第5首,诗人反复表达了欲爱不能的哀叹,其中占主弦律的还是低沉的哀叹,死神的阴影始终难以驱逐。到了第6首诗中,已经能够感受到“爱”在女诗人心中的位置开始加重,能够听到两颗心在“搏动着双重声响”。看到“两个人的眼泪”了。随后,女诗人仿佛在逐渐地向爱神靠近,虽然还无法驱逐死亡。但女诗人似乎能够比较理智地对待死亡,并不把死亡当作神一般不可抗拒。第10首诗,可以说是整个组诗中有重大转折的一首,开始出现“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这样自信的诗句。应当说从此以后诗的主弦律是侧重于“爱”,把“疑虑”“自责”“自卑”“感激”“赞叹”“自信”希望”“自豪”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始了“爱”对“死亡”的挑战,使组诗多姿多彩,跌宕起伏,读来荡气回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组诗已经带有比较明显的小说特征。

第14首诗中,女诗人比较理智地提出了自己对爱情的要求和看法,但一时还难以摆脱感情中死神投下的阴影——自卑的纠缠。这一点从第15首诗中得到了表露,想来也是符合感情发展规律的。

第16首诗开始、组诗的情感出现了质的变化。她已经相信了爱,承认被“完全征服”,随着感情的逐渐发展,女诗人在不断地赞叹、感激、回味的同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恋人。从表面看来,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其实仍然含有相当的理智成分,请看第21首,女诗人在渴望听到像“布谷鸟的歌曲”一样动听的“我爱你”的同时,又冷静警告说“只是记住。还得用灵魂爱我,在默默里。”从第22首到第24首可以看得出,女诗人在追求一种纯净的爱、坚贞的爱。第25首到第34首,女诗人完全沉浸在热恋中,诗写得很美,在一些诗歌选本中也选得较多。从中看得出,尽管女诗人已经人到中年,但“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早年的爱情”的时候,还是喷射出了少女般的情绪。可见真正的爱情是多么迷人、多么伟大!

从第35首可以发现,女诗人开始向往和自己的恋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作为饱经创伤的女诗人来说,对这个重大选择不免又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疑虑,至此,组诗的情感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动。当然,疑虑消除后。自信和自豪也就完全占居了女诗人的情感。在第43首诗中,女诗人明确地表达了纯洁、热烈、神圣和坚贞的爱,整个组诗到此达到了高潮。最后一首表达了既回味昨天,又珍惜今天,更期待未来的感情,组诗在余音缭绕的恋歌中结束。

有人认为十四行诗是英语中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之一,是一种尽可能多地承受庄重、本质和抒情之美的表达形式。它除了在用韵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外,在内容上还要求有变化、有层次。在情感上要有曲折和递进。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组诗基本上沿用了“意大利式”格律(abba abba cdcdcd),而与“莎士比亚式”格律(ababcdcdefefgg)不同。“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最大的特色是末尾的两行对句特别富有概括力和警句意味。很显然,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诗是为了抒情的需要,使情感在变化、跳跃的同时又显得连绵不绝,所以我们很难从段落上划出情感变化的“起、承、转、合”。例如。第33首:回忆童年——怀念母亲——希望从爱情中寻到自己失落的东西,情感变化自然和谐。又如,第26首:幻想对心灵的慰藉——理想的破灭——爱的来临——爱对心灵的占据,把一种复杂变化的心理历程表现在诗中。因此。也可以说勃朗宁夫人丰富变化的情感在十四行诗这一形式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突破时空的情感

无论是“真挚深沉的情感”,还是“丰富多彩的情感”,应该说,都是指一种蕴含在作品内部的“静态”情感因素。它不可能在任何时代被任何读者所接受,只有使这种内在的情感变成为读者所接受的“动态”情感后,才能最终达到作品感人的目的。所以。我认为一部作品能否具备强大的情感力量、还必须看它所表现的情感能否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这种突破时空的情感魅力。

《诗经》的“关雎”篇中,描写的那位男子是用“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方式追求那位淑女的,而不是“金钱买之”,情感是纯洁的,至今为人们接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是基于对恶势力的抗争,情感是坚贞的,同样可以激起不同国度的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歌颂的爱情是一种纯洁高雅、真诚坚贞的爱情,是一种可以战胜自卑和死亡,给人勇气和力量的伟大爱情,组诗给人以灵魂的净化和精神的鼓舞。直到一个多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从组诗中体会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巨大的情感力量。

首先,令人不可忽视的是诗中反复出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恋人形象——那位像爱情一样伟大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他开始是从书信中认识了女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信往来后。便对她产生了爱慕,接着便请求拜访,拜访后的第三天便发出了第一封求爱信。这时的罗伯特·勃朗宁正当年轻有为(比她小六岁),身体强健,而女诗人却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残疾人,对生命和爱情已经放弃了希望。正像诗中描述的“你是华宫里/后妃的上宾,千百双殷勤的明眸/请求你担任领唱。/……我,一个凄凉、流浪的歌手,/疲乏地靠着柏树,吟叹在/茫茫的黑暗里。”真可谓“只有死,才能把这样的一对扯个平”。女诗人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样的爱情能变成现实。难怪女诗人要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心理历程。直到罗伯特·勃朗宁以他诚挚的爱征服了女诗人后,女诗人也依然疑虑未消。后来她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身体状况也逐渐有了明显的好转,这就不由得激起了她对爱情的赞美,对恋人的赞美,对死亡的抛弃和对生命的向往。所以,也可以说,是罗伯特·勃朗宁以他赤诚无私的爱拯救了我们的女诗人。但值得注意的是,罗伯特·勃朗宁并不是出于一种高尚的举动,也不是“为了信守一个盟誓,/说非得拿牺牲一个喜悦作代价。”而的的确确是出于忠诚的爱,后来连女诗人也承认是自己“盲目地舍弃了你纯洁的面目。”“最崇高的爱给我歪曲成最荒谬的/形状……”

再看看我们的女诗人,从组诗的心曲表白中,可以看出她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虚伪,超越金钱地位,超越贫富贵贱,甚至超越时空的永恒的爱情。这虽然带有比较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毕竟含有比较多的通向人类理想爱情的成分。作为一个刚刚挣脱死神掌握的人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诗人,她常常借用“上帝”的形象作为自己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爱情的载体。只要透过那层带宗教色彩的外衣,也就可以窥见并理解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男女之爱作为人类情感系中的一种,具有非常特殊的美学意义。人们普遍认为,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虽然人类文明的进步使爱情发生了巨大的观念性变化,但人们发现,在古今中外优秀的表现爱情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很容易找到某些相通之处。如坚贞不渝、真挚纯洁、高尚无私,等等。所以,人们总是不断地设想未来社会爱情的面目,文学作品也往往具有超前意识,对未来爱情的幻想和预测常常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表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到“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同时又说“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爱情和婚姻的进步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历程。直到今天,那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和“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勃朗宁夫人的抒情十四行组诗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后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猜你喜欢

勃朗宁女诗人抒情
著名女诗人胡茗茗
著名女诗人 池凌云
春 日
全能家族勃朗宁
会抒情的灰绿
简论抒情体
于情于诗,曰俊曰丽——青年女诗人徐俊丽和她的无题诗
勃朗宁的爱情
女诗人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