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2016-05-14高秀利
高秀利
摘 要 自媒体时代,由个人、商业或非商业组织为载体而形成的种类多样的自媒体,都可以传播自己所了解的消息,一些消息让受众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启发,有的甚至可以促进受众在事业方面的成功。但与此同时,在这些自媒体中假新闻和谣言的快速泛滥也成为一个显著现象。由于受环境影响,一些新闻从业者自律缺失,违背职业道德,无意或有意地采写假新闻,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针对目前这种情况,作为传统媒体,坚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传统媒体;自媒体;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8-0009-02
随着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也在飞快的普及,网络传播逐渐步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较传统的信息传播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很大一批自媒体注册成为网络“大V”账号,并且成为了信息传播新方式的重要渠道和载体,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也强烈地冲击着当前的传统媒体,所以为了应对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强烈不对称优势,很多传统媒体都开始过于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导致抢新闻的情况屡屡发生,直接刊载和播出一些完全没有经过核实的网上信息,使得很多虚假新闻出现,对新闻界的信息真实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应当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尽管传播领域在现在以及未来会出现非常大的变革,但是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不会随着传播渠道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源。所以面对自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传统媒体更需要坚守新闻真实性这一基本原则,对自身的公信力进行巩固和提升。
1 虚假信息凭借自媒体渠道传播的更快
毫不掩饰的说,我们的生活中虚假信息从来都有,这些无处不在的“小道消息”过去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而当前步入自媒体时代后,这些“小道消息”的传播方式就变成了转发扩散,并且传播的速度也因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的改变而快速的提升,进而误导受众,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并且这种负面的影响效果还在不断地加剧。最近几年来,频繁出现诸如“武汉大三女生求职时被割肾”“玉溪将发生8.6级大地震”“黔西部分乡镇儿童被抢劫盗肾”“海南支教女学生被灌醉轮奸”“上海女孩广西相亲”等各种虚假的网络信息,并且借助自媒体的渠道进行重复和大范围的传播,对于很多群众的心理方面产生了恐慌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我国社会科学院在2015年所发表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00件热点舆情案例中,造谣成分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从我国的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数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每年被监测到的我国的各种网络谣言信息的数量正在不断地上升。
2 传统媒体不可盲目对网络虚假信息进行
报道
2015年9月1日一篇名为《见义勇为救女童》的帖子被各个大小社交网站快速的传播,本帖中称“2015年9月1日晚,安徽人李娟下班回家途中,看到两只大狗正在围攻一个约10岁的小女孩,为了救女孩,她被大狗撕咬致重伤。”这则假新闻还出现在很多省级卫视上进行转播、评说,严重损坏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尽管最终这则假新闻的男女主角因为舆论压力等原因最终承认李娟不是因为救小女孩而被狗咬伤,而是被自己养狗场里面的狗咬伤,但是到目前为止,社会群众已经为他们捐款达80万元,相关法律部门已经认定这属于民事诈骗。
最近几年开始,网络虚假新闻的数量开始越来越多,并且有很多专门的“网络推手”来制造这些虚假新闻。这些“网络推手”经常在标题中使用诸如“史上最**”等类似的带有夸张字眼的标题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从而在网络上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随后很多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会进行转播和关注报道,最终实现炒作的目的。例如:前几年多家传统媒体共同报道“深圳最美女孩”为乞丐喂饭、广州某报刊报道了“女童为中枢环卫工撑伞”、多家媒体共同报道“洋小伙在北京被碰瓷”等等,这些虚假新闻被各大媒体报道出来,看似有的事例是在体现社会的“正能量”,有的事例是在反映出人性的丑恶,这些被自媒体进行了大量的转发和评议之后,很多网民都对此非常的关注,但是最终都被人们证实是虚假的新闻。传统媒体盲目报道这些虚假的新闻,尽管短期内可以显著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但是实际上自身的公信力正在随着虚假新闻而逐渐的丧失。这种无视新闻真实性而过度追求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情况,只能获得一时的受众,终不能获得长久的受众。
3 新闻最基本的生命力永远都是真实性
有句话说:“虚假新闻与新闻是同时产生的,有了新闻的同时,也就有了虚假新闻。”实际上,虚假新闻的存在并不是因为互联网和自媒体,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新闻真实性却因为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短信以及网络等各种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对报纸、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等多种传统媒体的新闻实效性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最近几年,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种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占据了很多曾经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所以,在当前这一情形下,很多传统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直接转载网络新闻,并且标注“网传”,导致原本只是网上虚拟出来的假新闻通过传统媒体这一公信力较高的渠道传播之后,被大量的转发,并且被人们所相信,导致大量受众被误导,而最终的结果便是让人们开始质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由此可见,虚假新闻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严重的。
众所周知,所谓的新闻,实质上就应该是报道最近新发生的事实情况,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很想知道却没有知道的重要的事实。真实性不会因为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方式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真实性一直都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更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需要遵守的最为基本的准则。新闻工作者在采写重要报道时,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调查,不可偏听偏信,要找到并核实至少3个独立信源,要核实并确定5W,敲定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等细节,确保新闻事实不存在歪曲或失实的情况,同时要履行媒体监督责任,拒绝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同时传统媒体在转载自媒体新闻时,必须时刻提高警惕,绷紧真实之弦,辨别消息来源及其真实性,不要被点击量、收视率、首发率等因素冲昏头脑,而且,一旦发现假新闻,在不予转发的同时,更要及时举报或辟谣。
4 总结
当前我国的相关部门已经在逐渐加大对于网上不实信息的打击力度。针对网络造谣和传谣的自媒体当事人进行了应有的法律处罚,进而逐渐净化我国的网络信息环境。针对当前的媒体环境,作为传统媒体,更应该加强对于新闻真实性的审查力度,注重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品德素质,避免虚假新闻再度出现。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素质,通过深入扎实的采访来获得真实的一手资料,通过多方求证来确定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做到不写假新闻,不传播假新闻,为打击假新闻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