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016-05-14景立娜
景立娜
摘要:游戏是幼儿交往的重要媒介。首先,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社会性发展。其次,多种形式的跨班区域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次,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日常跨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跨班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激发幼儿参加跨班区域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同伴互助能力。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跨班 区域活动 自主游戏 社会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特别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区域游戏活动作为一种自主化的游戏形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的指导要点,我们利用各年龄班创设的大型区域,打破班级的界限,让所有班级空间和材料为全体幼儿所共享,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社会性发展
区域环境的创设要富有情境性,区域是孩子们的一个“小世界”,所以我们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当“小主人”,设计他们的“小世界”。例如,我们把整个班布置成蛋糕房,首先就要家长配合工作,带着孩子一起去参观蛋糕房。在参观前给孩子提出问题:蛋糕房是什么样子的?蛋糕房里都有什么?那里的服务员怎样接待客人?参观结束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要开设蛋糕房,蛋糕房里都应该有什么呢?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回答:“有蛋糕模型,有招牌,还要有制作蛋糕的工具,还要有服务员,等等。”孩子们的思路拓宽了。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寻求了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帮助搜集一些废旧材料,按照蛋糕的样子和蛋糕房里的环境进行协商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和老师、孩子一起布置区域环境,了解环境的教育意义。最后,将自己在参观过程中以及同伴协商过程中的收获的知识和想法展示在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了解蛋糕房里的内容到和家长一起准备材料,一起和老师进行制作,布置环境这一系列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参与、关注社会的过程。幼儿开阔了眼界,了解到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多种形式的跨班区域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区域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孩子们可以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进行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内容的区域进行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合作、交往、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结合我们的特色活动,我们分别进行了“大带小”的跨班区域活动,平行班的跨班区域活动。这不仅可以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通过大班幼儿带着小班弟弟妹妹的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带着能力弱的幼儿活动,还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品质和交往能力。
例如,我们的大型“亲子”游戏活动,我们请中大班的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小班的幼儿扮演宝宝,大班的幼儿要到小班认领自己的宝宝,并且在活动中一定要看好和照顾好自己的宝宝,别让宝宝走散。在活动中,大班的幼儿要去游乐场打工赚钱,于是就带着自己的宝宝一起去上班,给宝宝带着水和吃的东西,让宝宝在一旁等,小班的宝宝特别可爱,怕自己走丢了,于是就乖乖的在一旁等着爸爸妈妈下班,并且还告诉我们:要等到爸爸妈妈赚完钱才能出去玩。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中大班的幼儿还是小班的幼儿,他们都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尝试了自己扮演角色的喜悦心情。再如,邮局的活动,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邮局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并不是很陌生,他们都愿意扮演邮递员送信,了解邮递员的工作,每天承担起为各班送报纸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对邮局的认识就有些陌生了,所以,为了培养幼儿之间能主动,大胆的交往,我们请中大班的幼儿邀请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参与到我们的邮局活动中,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当中大班幼儿给弟弟妹妹讲述邮局的故事,弟弟妹妹听得很认真;当大班的幼儿和弟弟妹妹一起操作材料的时候,小班的幼儿忘记了自己在其他班,有哥哥姐姐一起陪他们玩,小班的弟弟妹妹变得主动和大胆了,也敢于提问和表达了;当哥哥姐姐一起带着弟弟妹妹送信的时候,小班的弟弟妹妹也有了角色意识,通过“大带小”的活动,孩子们不仅结交了新朋友,交往能力会随之不断地发展。
每个班开设的区域不同,通过跨班选择区域,孩子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习分享与合作。例如,当所有的孩子都选择要去插花的时候,有个孩子说:“那谁来扮演卖花的服务员呢?谁来买咱们的花呢?”孩子们开始一起商量,最后决定由男孩子来当花店的服务员,女孩子来插花。邀请其他班的幼儿和老师来花店买花。孩子们经过一起协商,问题得到了解决,老师肯定和表扬他们的想法,孩子们觉得自己很棒,增强了自信。虽然有时候在处理问题时会有一些小矛盾,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学会了合作解决问题。说明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在不断提升。同时在花店里扮演角色,进行工作体验,通过跨班选择区域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
三、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鼓励幼儿为主,增强幼儿自信心。例如,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进行展示、讲述自己的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想法,教师从中帮助幼儿总结提升一些好的经验,在下次活动让幼儿进行尝试。
2.在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幼儿,教师要做到肯定与表扬。例如,个别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策略上与其他小朋友有不同之处,最后,大家能够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教师要将这种方法进行肯定,让幼儿认可,这一过程就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分享经验。
3.教师请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坐在一起互相交流。首先,可以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坐在一起交流,例如,在评价同伴的作品,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喜欢这幅作品的的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那么相对于班的幼儿就会从大班幼儿评价作品得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感受。其次,是让同一年龄班的幼儿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在评价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互相借鉴经验,而且在同伴面前展示了自己,让更多的小朋友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相互交流和提高的过程。进一步讲,幼儿能够大胆站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这份信心和勇气是成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过程。幼儿会带着这份自信和勇气继续在生活和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让更多的同伴和老师接纳自己。
4.教师要在倾听中等待,做一个观察发现者。在区域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随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幼儿的需求,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例如,在活动中,出现一个角色多个人想扮演,那么老师可以请幼儿进行商量,引导幼儿可以尝试轮流来扮演的方法,帮助幼儿和平解决问题。本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为下次活动的指导重点等。
总之,通过日常跨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跨班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激发幼儿参加跨班区域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同伴互助能力,提高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为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0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