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文化育能力
2016-05-14李昳
李昳
摘要: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仍然持续着小学、初中以来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缺失的惯性,导致了数学学习中的种种不良现状。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尝试了以下的实践:师生共同认识数学文化,明确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第一步;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文化,展现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第二步;勇于探索与尝试,发掘、开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第三步。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神品格等成效。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数学文化 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数学文化”概述
数学文化指的是数学在起源、发展、应用以及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数学本身对人类思维、观念以及思想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数学文化背景的指导下,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自然的语言,它不仅是工具,它可融入人自身,成为人的重要素质,成为人的一种修养,具有数学修养的人应当是站得更高,人的素质也更高了。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中,数学文化更多地应该融于数学的应用过程中。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缺失的现状及后果
目前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并没有改变这一不足,仍然持续着小学、初中以来数学教学“数学文化”缺失的惯性——只关注数学的教学形式,没有意识到数学的实质,教学过程中针对数学性质、定理、公式以及概念等仅仅进行本身的讲解,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以学生为教学主题的教学文化,这样学生会失去创新能力的源泉。
(三)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实际上,作为中职院校重要的基础文化课程,数学本身担负着服务学生专业发展、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及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等责任,并且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思维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三维想象能力、计算工具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等重要的任务。而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对数学认识缺乏、数学学习成效薄弱等等不足,使得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从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实际情况着手,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特征进行考察,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逐渐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乐学、会学、自学的良好习惯,来向他们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数学教学中更应该将“数学文化”渗透在每个教学模块中,以加强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实践
第一步:师生共同认识数学文化,明确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师生共同明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这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第一步,知而行既避免了盲目性,也增加了有的放矢。
要让我们所有的师生明确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首先要让大家走近数学,了解数学及数学文化,让我们的师生共同明确,数学文化都是现实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追寻数学家成长的足迹,可以贴近了解数学先辈们刻苦钻研的作风、富有启发性的治学经验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是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学习科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养料。
通过向中职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当前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向学生举例展示数学与各个自然学科、交叉学科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可以引导我们的中职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这门学科在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以此来改变学生传统观念中“数学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计算”“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考试”等错误的认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欲望,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二步: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文化,展现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师生共同认识了数学及数学文化后,我们要进一步通过实践,让所有的师生明确为什么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我们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达成哪些目标。而这,需要师生共同的投入。
1.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为抓手,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思维本身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物。实际上,就如有些中职学生所感受到的那样,中职数学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大多数在其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无法直接进行利用,然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思维能力则会为其将来的生活与工作带来巨大的优势。虽然绝大部分中职学生未来都不可能成为数学家,也不会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但思维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严谨性,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能够从思维的这些特征中受益。
2.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为抓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都是一部创造的历史,数学自然也不例外。作为“创性的艺术”,数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价值与创新理念。对广大中职数学教师来说,应当充分挖掘数学文化当中所蕴藏中的创新理念与创新价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与创新,能够采用创新思维来解决各种问题。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突破常规,尽管“出格”并不是创新,但其是实现创新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将民主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多思多想,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分析,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则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无论学生对错,都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具体如何着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发现猜想、探索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方法。在教学中,我常常通过一些变式题,引导学生猜想、探索,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抽象概括出问题的共性,掌握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在认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以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为抓手,培养学生精神品格。一直以来,数学中的理性精神被当作西方文明的核心,而正是基于理性精神核心的西方文明,其在全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通过数学知识、数学练习等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外,我们也常常把数学文化渗透进数学教学中,如我曾经在教学中引入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爷爷作为世界著名数学家之一,其仅仅只有初中文凭,其小时候的学习极为刻苦,在初中毕业以后顺利考上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然而因为经济条件不得不选择辍学,然后他在杂货店中做一名记帐员。与此同时,他坚持自学数学,到处借书、抄书,并养成了“啃”数学难题的习惯。他用五年时间自学了高中的课程,又用两年时间自学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他先后在国内外几所大学任教,19岁时开始发表论文,先后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通过对华罗庚爷爷的事迹的了解与研读,同学们感受到了执著、坚韧、勤奋、不懈探索等等优秀精神品格的价值与意义,对自身精神品格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步:勇于探索与尝试,发掘、开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
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文化,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们要立足于我们学生的实际,不断发掘、开拓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使数学文化的渗透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达成成效与意义:
1.在问题情景中渗透数学文化。学生在面临新的数学内容时,学生通常会存在下面的疑问:上述教学内容具体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要学习上述知识内容?考试的过程中具体会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点……中职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是非常好正常的。倘若教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学生面对的上述问题,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数学知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创建上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多种多样,如公式、概念以及定力的发展及完善进程,数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事件,也可以尝试从其他学科、现实生活中中索取素材。成功的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相关的思想、概念以及方法的起源都是极为自然的,并非强加的。通过良好的情境创建,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2.在数学应用中渗透数学文化。《中职数学课体标准》中对数学应用已经提出了具体要求:“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作用在于实用知识,思维训练,文化素质等方面,数学的教育应充分的反应时代的要求”。
广大中职数学教师应当利用这些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把数学的应用有效延伸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缩小“形式化”的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指导学生能够直接从数学的层面来构造、提出以及思考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予学生“生活即数学”的文化意识,给学生构建一套观察、抽象、联想、概括以及数学化的进程。处在上述问题氛围当中,学生会更想学、更乐学。
3.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研究性课题能够引起研究性的学习,由于其具有极富魅力的创造性、全程的开放性、深刻的探究性以及极为鲜明的时代性,其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学的重视,它是当今各课程学习改革的一个方向。对我们中职数学来说,它也能起到其他学习方法不能起到的作用。
研究过程就是彼此合作、共同提高的过程,也是探索、思考、交流的整个进程。进行研究的进程中,再针对自身的成果、动机以及行为等实施调整、评估,能够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与数学文化是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广大教师应当意识到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地探索,将数学文化主动渗透到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李兴杯.试论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7,17(02).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楚庭.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庚.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报告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张维忠.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课程的重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