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培养研究

2016-05-14王雁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作文能力研究方法小学语文

王雁

摘要:作文能力是陪伴人一生的基本素质,从小学的启蒙教育到步入社会,写作将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机会的大门。但是,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从看图说话到初步作文一直是一道令师生双方都很挠头的难题,但是作文终究没有捷径可走,更没有秘籍。常常是会写的学生一点即通,不会写的学生提升缓慢。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能力 研究方法

一、点滴积累汇总好词佳句

1.源于课本,摘抄记录。语文课本中经常会有要求背诵的段落,要充分利用该契机,重点为学生讲解背诵段落的优美所在,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逻辑思维,逐步的把背诵变成自己脑海中的一部分,并学会活学活用。在课文讲解之后,为了巩固学生的背诵功课,可以引导其完成类似场景的作文,并与作者的原文进行对比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部分和对原文的引用部分,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字段进行摘录,定期组织分享座谈会,在交流中感受不同学生对于美词佳句的不同理解,做到引导但是不束缚,尊重孩子的视角,才能看到不同的大千世界。

在班级板报设计中,留置空白区域,供学生值班负责,填录自己摘抄的各类可分享的资源,定期更新。值班人或者值班小组可以自行设计版面,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特色,班级同学可以对每期的板报进行点赞,定期评选出集赞最多的板报设计,包括文字、画面、构架等。

2.源于生活,注重观察。生活就是作文的背景,所有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通过周记、日记的形式,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记录下来。通过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和描述,描述自己的心情,描绘自己的看法,描绘自己的秘密。当日记变成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作文也就不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偶尔老师可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布置命题日记,以检查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程度,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对策和方案。比如:看完一场电影、参加一次活动,都可布置一篇专题日记,在竞争中开放思想的交锋,带着学生发现不同的美好。

学生写日记初期可能会有心理负担,认为自己背负了一个长期的家庭作业,此时要在心理上为学生做好疏导,让他们将日记从被动写变成主动记,从应付作业变成有感而发,日记是一个人独处时光安静思考的时间,更是一个人人生经历的记录,从小做起,等到长大成年后翻阅过往的日记,一定会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不断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然后逐步教他们记录下来,哪怕从简短的一句话开始,哪怕有拼音的掺杂,只要开始,就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最终形成由量到质的变化。

二、情感酝酿使其自然成文

小学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有限,该阶段语文教师的情感传递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篇课文,将其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在影像、图片、声音等立体教学中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当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为学生讲述了许多关于总理的故事,孩子们像在听爸爸妈妈在为其讲述爷爷奶奶以前的事情一样,不时还有人提问各种问题,我知道他们参与进来了。之后,趁着热情未减,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我心中的周总理”主题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写出自己心中的周总理形象。其中,一个学生写到:“我心中的周总理,就像我的爷爷那样帅气潇洒,笑起来很温暖,但是他一定很辛苦,因为他要操心我们全国人民的事情。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他,可是又好像离他很近,可能他就在什么地方看着这个国家的日益富强,并且骄傲的笑着。我长大以后,一定要给比我小的人讲周总理的故事”。孩子的语言很简单,但是对总理的崇敬之情却表达的很清楚,这种通过情感传递方式,学生写作时候的感情流露就变得自然而然,发自肺腑,不会有矫揉造作和无话可说的感觉。例如,学习《咏鹅》一诗的时候,有活泼的学生立刻根据古诗词的意思模仿起来鹅的样子,伸着脖子似乎在歌唱。也有人想起了自家的白鹅,因为该生物就生活在他们的身边,所以当被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特别新奇,但是教师要在学生的固有情感中适当恰当的插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性记忆。

三、开放点评营造百花齐放

作文点评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常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老师什么样的评价很期待,因此作文点评要求教师必须从作文中找到优点和缺点,结合起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公正激励性的评价。建议作文实行等级制,而不要直接在作文中评分,一方面,学生对于多少分是什么程度的作文没有具体概念,另一方面,分值之间的比较有可能增加学生对于作文的抵触心理。而等级即分甲乙丙丁四类,对于甲中比较好的评定为甲上,中等的为甲中,之后是甲下,通过简单的四类划分,学生能更直接的了解自己处于哪一个程度,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在讲评中哪怕是一个词语用的恰到好处,也值得教师提出表扬。对于写的好的作文,可以公开分享,让学生们来点评,让学生亲身感受优美的文章美在哪,通过参与点评让每个人对症下药,解决自己作文中的痼疾。也可以事先通过教师对作文情况的掌握进行科学搭配分组,让学生进行交叉分享并点评为同学写下评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不仅需要完成作业,还有主人翁的融入感,减少他们的抵触心理,逐步接受作文并且乐于作文。

尤其是在主题作文课堂中,学生写作对象是同一主题,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每个人的不同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让他们意识到同一件事物还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长此以往利于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

四、鼓励投稿激发学生乐趣

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汇编成册,当学生看见自己的作文被印成铅字,自信心和兴趣也会大幅提升。而且,当学生阅读这些优秀作文集锦的时候,发现作者都是自己身边的同学,也会更有吸引力,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通过教师筛选,为学生推荐质量较好的图书、期刊、杂志等书籍,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投稿发表,学生写作期间教师应该给予点拨和指导,帮助其顺利成文。一经发表的文章,对作者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要借课堂机会与全体同学分享作品,让小作者讲一讲当时的写作心得,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将身边的事情写作成文。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会自觉的多读书、多摘录、多练习,从而达到双方的预期效果。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时间的积累、素材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将所见所闻、所听所想随时随地的记录下来,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太迫切容易逼迫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抄袭,破坏学习兴趣,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等待成熟的时机。可能会有学生对于自己努力之后却没见到明显改善的情况,感觉到气馁。也有人会对已有的点点提高而略显骄傲,教师一定要察言观色,抓住学生心理变化的关键时点,做好情绪疏导工作,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厚积薄发的含义,教导学生要常保谦虚好学的态度,常做生活的有心人。

总而言之,作文是生活和教学的升华,源于生活最平实的一些细节小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要善于捕捉、善于观察、勤于记录,就一定能够取得实质进步。教师作为领路人需要不断的大胆探索,为学生营造新鲜感,创造话题和素材,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视角,通过不同的模式和渠道打通通往孩子们心灵的桥梁,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准解除痼疾的良药,师生共同努力提升作文能力。

猜你喜欢

作文能力研究方法小学语文
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外国小说欣赏》的写作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