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国书画市场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2016-05-14王鹏飞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发展机遇互联网+互联网

王鹏飞

摘要:“互联网+”渗入中国的各个领域,中国书画市场也将迎来“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国书画市场也迎来新的调整和培育期,未来必然形成新的巨大的市场保有量。经过对中国书画市场深层次的市场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等分析,梳理出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机遇,为中国文化市场营销提供一些发展定位。

关键词:中国书画市场;“互联网+”;发展机遇

“互联网+”为在传统市场中提供了全新的宣传平台,出现各种运营模式。从客户资源整合到各种营销工具的使用都具有很成熟的经营。,对中国书画市场而言,“互联网+”还是处于一个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初步发展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可以从书画市场中培训、艺术品交易价格透明、书画会展宣传、书画艺术衍生品展示推广、产品定价等各个方面具有优势。还可以在透明度、客户参与活跃度、知识普及、打假保真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互联网+”是一种崭新的可靠的为中国书画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解决方案,是有益于中国书画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当代书画交易市场行情分析

2000年前后,是中国书画市场大发展的开始,一直持续十年左右,特别是高端书画交易市场,拍卖市场,异常火爆,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人在追求文化艺术这种精神生活相关,与此同时,这还与社会的高层积极参与中国书画有关,在这期间,中国的各种级别的书画院、画廊等相继被设立,大量的中国书画活动、会展在这期间举办,大量的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在这期间横空出世,其作品被卖出了高价,甚至高过古代的一些经典作品。这期间是中国现当代书画市场泡沫的形成时期。当代艺术家中不少人在借助这种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发展,其作品被卖到天价,但仍然被市场追捧。

2013年开始,中国当代书画市场开始面临“严冬”,特别是2015年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后,中国书画市场进入谷底,很难再形成当代大牌书画艺术家的大宗交易,大量的画廊、书画院纷纷倒闭关门,相关从业者改做他业,大量当代书画艺术家的作品持有者想出售自己所持有的书画艺术品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综上分析,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热度冷却降温,2000年以后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市场搭上了快速发展的马车,这驾马车就是中国经济,经济的上层建筑在大一统的发展环境中孵化出来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市场,这样的一个市场难说不是受到这样一种大一统的形式所左右与控制。文化艺术的本质是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反映,文化艺术市场的表现就难免受到经济结构的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需求左右摆布。温度过高的经济集中发展势必衍生出温度过高的文化艺术品市场。自从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花大力度整治腐败,中央连续发布新规,要求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协会任职,不得参加大型书画展的仪式,也不得为机关领导举办书画艺术展。我们不难看出,近20年来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界其实也是腐败的高发区,因为中国书画艺术品的市场价值本来难以衡量,价格更是难以确定,因此就出现了各种的天价案例,一件当代书画艺术作品的艺术市场价格往往要被无形的杠杆放大到惊人的倍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高端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成为一种灰暗的地带,也并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触及的地带。这样的形势在中央高压的反腐力度下,泡沫被刺破,自然展现出其畸形的一面来。

二、中国书画“互联网+”发展因素分析

(一)统市场因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民心基础,潜移默化在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之中。中国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展现形式,涉及书画培训市场、书画交易市场、书画艺术衍生品市场,以及中国书画与其他项目结合所呈现的一些市场门类。中国书画从根本上说是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针对中国知识产权混乱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中国书画的市场总体来看是低迷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书画市场呈现出萎缩的大势。

(二)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这里所谈及的文化是指蕴含在中国社会环境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指儒释道文化,因此这个文化的概念是指以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中,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所衍生出来的文化生活形态。之所以说是文化生活,就是指有文化涵养的生活,之所以说是生活,指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束之高阁远离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生活形态,这是中国文化延绵不绝的发展的土壤。

(三)社会因素的历史分析

文化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有文化艺术土壤的环境,针对中国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即是儒释道文化的土壤。我们不得不说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掉了那种纯正的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潜在的社会危机。从学理上分析,儒家的文化是强调“美德”,道家的文化强调“养生”,佛家的文化强调“向善”,文化的核心都是要求自我修为,强调自我的改造,就是“禅修”这样的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整个人类以及人类的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只有中国文化是在这个世界上存活5000年生生不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世界上文化的最高级的形态。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养分的历史上,多数历史时期是和谐的,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后,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是和谐的,普通大众是“真善美”的。中国书画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总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滋养中绵延发展的数千年。因此中国书画的内容与内涵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内涵。

(四)政策因素的分析

改革开放后,为中国书画市场的发展确定了总体大政方针。在2014年10月召开了中央文艺座谈会,也可以把这次会议看做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节点,这次会议召开至今已有将近两年时间。其一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央相继下发多项政策措施,整改中国文化界,在中国书画领域,也有相当大的举措措施,原来在国家级、省市区级文联系统和其他社会行业协会任职的政府领导纷纷退会,其二,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领导官员举办的笔会展览大量减少,几乎销声匿迹;其三,中国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极大萎缩,原来的天价当代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几乎消失;其四,官方“腐败式”中国书画艺术家退出中国书画市场,“民间书画家”进入市场。

三、中国书画“互联网+”发展的机遇

中国书画市场面临忧喜参半的境地。其忧虑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严重缺失,民众对中国书画知识的欠缺,本身缺乏中国书画训练的素养是中国书画难以普及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经济发展,西化严重,不顾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加之腐败严重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书画在这30多年间发展畸形;中国新一届政府极为重视文化艺术市场,刺破中国书画泡沫,使中国书画市场从根本上热度骤降,新的市场难以形成。喜者,“互联网+”这样的新工具具有极高的传播效率和透明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书画的理想工具。如何在新的书画市场形成中发挥其作用,是值得着重研究的事情,未来中国书画市场的巨大体量是由当代社会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所决定的,中国书画能为人类提供健康生活品质和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些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11)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大为.学习习近平文艺座谈会精神.中国文联,2015(09)

[4]费孝通.反思 对话.文化自觉.

[5]曹雅欣.论习近平中央文艺座谈会.光明网,2015(10)

[6]戴承良.台湾创意生活产业考察及启示[J].上海经济,2013(03)

[7]李嘉曾.让生命的价值在创意中升华-关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观察与思考[J].群言,2011(03)

[8]刘小新.美学经济与创意产业:台湾观点点评[J].亚太经济,2010(05)

[9]范周.台湾创意产业:让创意融入生活[J].文化月刊,2010(08)

[10]蔡承彬.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政策效应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8(08)

猜你喜欢

发展机遇互联网+互联网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