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探讨

2016-05-14李妍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转移土地流转关系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基数非常大,而且老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偏少,难以实施大面积的现代机械化作业,导致农民群体的收入极低,甚至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同时,因为当前城镇化的推进,诸多农业用地被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推动农业劳动力往城市加以转移。这部分转移劳动力所留土地是实施土地流转的重要基础。农村劳动力及其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依赖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深入探究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并解读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关系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河南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编号:SKL-2015-396)

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历来是我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关注的生产元素。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很好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已经成为我国在20世纪最为成功的一次改革与制度性安排。由于农民群体生产主动性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农村地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也就产生了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倾向。在此基础上,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也迫切需要得到劳动力资源,这就对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也促进了土地生产之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琐碎化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大生产之所需,这就为实施土地流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怎样更好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彼此促进的关系分析

一是劳动力转移能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鉴于现代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农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间的生产率差距持续拉大。因为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和留在家中务农间会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收入差距,同时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均耕种面积不够、劳动力资源剩余等问题,农民们更加愿意到城镇打工赚钱。这样一来,外出务工的那部分农民群众家庭中仍进行农业生产的成员人数有所降低,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强,导致相当多的农村家庭中产生了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土地却无人耕作的状况。为切实避免土地被人为浪费从而能够得当相应的经济收益,农民群众当然会选择把自家承包的土地通过多种渠道予以流转。这样一来,就能够较好地缓解我国农村地区人多与地少之间的问题,切实推动了我国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与规模化运营,切实提升了土地所具有的生产效益。当然,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也会不断淡化农民群体对于土地的严重心理,从而有效助推农村土地实现流转。

二是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加快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土地流转不仅仅是我国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之后的结果,也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重要基础。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有效缓解外出务工人群所具有的人地分离问题,从而让相当多的农民群体能够摆脱土地的牢固制约,转移至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就业。农村土地流转能够很好地解决广大打工群众面临的家庭留守劳动力资源不足这一老大难问题,能够有效避免土地出现荒废的情况,而随着土地流转收入的提升,还能提升外出务工者的实际收入,从而成为劳动力外出安心务工的重要条件。农村土地流转的后果是土地逐步往种田高手进行集中,其完全可以把原本分散化、碎片化的土地进行集中运营,从而提升土地经营的规模,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当然,土地流转后的农业领域规模化经营也可以说是吸收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土地流转无法改变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情况下,外出务工者还是能够踏踏实实地拥有现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就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选择进城打工还是选择回乡从事农业劳动,做到进退自如。

(二)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之中的兼业经营会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证明了劳动力转移时往往并无相应的土地流转的发生,这就证明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度大大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究其根源,劳动力转移中出兼业经营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当前我国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不够全面彻底,其身份可以是工人,也可以是农民,因而往往也被称之为农民工,这可以说是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鲜明特色,而这一特色也会影响到土地流转之成效。笔者觉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之所以无法全面而彻底地转移,其根本因素是我国目前存在着的城乡二元对立型社会经济组织结构。应该说,渴望拥有城镇户口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进城打工者们的理想,这是由于户口并非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与就业、社保、医保、子女教育以及住房保障等诸多待遇紧密结合起来的。尽管如今已经有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进入到城市就业,然而各类制度性障碍却导致其难以成为真正拥有户籍的市民,所以也就无法享受城镇居民拥有的各类福利待遇,所以说,我国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不够彻底,我国城市化也并非是真正的城市化。这样一来,城市生活的不稳定性导致务工者既不情愿也无胆量彻底放弃自身所承包土地实施土地流转,以便留下能够返乡务农的后路。

二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状况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农村土地流转能够推动土地与劳动力实现更好地配置。对调整农业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具备了很好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化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双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关系之明确性。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土地流转,能够切实避免各类纠纷之发生,让务工者不再有顾虑。农村土地资源唯有立足于现代市场经济机制之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合理配置与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效果。通过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能够切实降低交易的成本,提升土地流转的良机与效益,强化农业产业的集中化运营。尽管我国已经在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采取转包、出租以及转让等多种方式加以流转,然而因为缺少详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以及科学化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土地的流转大多局限在乡、村等比较小的范围之中,因而也就很难在更加大的范围之中流转。同时,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保机制还不够健全,导致农民群众的生活保障通常主要是用土地加以承担的。土地不仅是农民群众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且还是其生存和发展之基础。因此,农村土地所具有的社保功能不仅能够影响到土地的流转,而且还能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进而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措施解读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唯有在产生了相应的意识之后,才能够深刻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有关部门及其领导应当切实帮助农民群众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从而正确理解三农问题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要在广袤的农村、乡镇对于现代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农村发展以及全社会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的大力宣传,才能让更多的农民意识到该问题,并且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创建调研组和农民群众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做好宣传普及等工作。

(二)建立健全维护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顺利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流转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效益。有鉴于此,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处置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是政府应当落实土地具有的保障性功能,严格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各项规定,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的各项功能能够得到落实。其次是要以全面发挥家庭养老功能为基础,持续增加社会公益性养老以及社保公益组织的建设。再次是要依据新形势的要求,积极出台与当前形势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促进农村居民子女入学等方面的社保政策,从而为实现转移之后的劳动力切实解决其顾虑。最后是要在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群体转移扶持的强度,并且致力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进而为农民群众的今后保障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强化技能培训以实现农民群众就业能力之提升

要切实考虑到当前与今后发展等两个层面的彼此协调,把技能培训与学校教育进行紧密结合。一方面是要积极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这类培训既可以是短期应急且能就地实施的简易型培训,也可以是为了提升专业技能为期半年以上的中长期专业培训。要利用培训来起到有效提升农民群体转移就业以及适应工作岗位之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始终坚持发展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就长远而言,一定要充分注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文化教育,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的长远之计。

(四)改进农村经济结构以推动城镇化发展步伐

应当说,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所具有的吸入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项可行的举措。我国城乡在经济上的差距源自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上不够健全与科学,所以积极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显得十分必要。要致力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让农村地区的广大劳动力能够更有秩序地流入从而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剩余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应当高度重视农产业生产与销售工作,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更加丰富农产品的种类等措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大量岗位,吸引农村劳动力往城镇进行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能够推动土地流转的进度,而土地流转速度之加快则能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有鉴于此,必须不断健全农村地区经济结构,持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高度注重土地流转工作,才能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彼此促进,进而提升农民群体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新艺.城市化与和谐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之构建[J].农业经济,2011(02)

[2]刘力.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14)

[3]焦珍,郭爱请,张侠.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平山县西柏坡镇与凤阳县小岗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

[4]周滔,陈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8)

[5]方运战,赵英兰,王立平.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4)

[6]李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基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3(10)

作者简介:

李妍(1974.07- ),女,汉族,河南遂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现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社科部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转移土地流转关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