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园保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4庄青霞
庄青霞
摘 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本园保育管理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保育内涵;重视保育员队伍建设,规范保育员管理;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
关键词:保育员;保育工作;管理
一、幼儿园基本概况
我园创办于2002年7月,办园八年来,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孩子,培养完整儿童”的办园宗旨,幼儿园于2009年12月被评为“福建省示范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8725m2,建筑面积4790m2,绿化面积3429m2,活动室总面积4105m2,生均面积达7.7m2,户外活动场地总面积5292m2,生均面积达9.2m2。目前园内有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室、保健室、厨房等功能室。户外有种植园地、戏水池、沙池、攀爬墙、大中小型户外游戏器械等幼儿活动场所。场地安全卫生、幼儿活动有保证。班班有与幼儿身高配套的桌椅、玩具柜、电视机、录音机、臭氧消毒灯、消毒柜、保温桶等,教玩具根据《福建省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要求配备齐全。为确保一日活动的正常开展,我园对照省示范幼儿园的标准及要求配备教职员工。其中,保育员15人(小学转岗教师12人),保育员学历达标率100%,大专以上学历达80%,均取得“岗位资格证书”。
二、本园保育工作管理现状和问题研究
这几年来,我园虽然很重视保育员队伍的建设,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中“重教轻保”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重教轻保的观念较重,对“保育”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工作重心以教学为主,很少开展保育研究,“保教并重”的原则未真正落到实处。很多教师认为:“我们老师的职责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保育员只要把卫生打扫干净就行了。”甚至不少保育员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扫扫地、擦擦桌、洗洗尿裤、刷刷碗仍然是很多人对保育工作的理解,而忽视了蕴涵其中的对幼儿身心健康保护和促进的作用。
(二)保育员地位偏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现阶段,由于教师和保育员工作职责的分工不同,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幼儿园的主力军,在受尊重程度上和工资收入上远比保育员高。无论是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还是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中,对保育员文化素质的要求都比对教师的要求低。因此,保育员容易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这种状况导致保育员工作热情不高,很少有意识地去考虑每项工作中的保育和教育的价值。
(三)保育队伍专业素质不高,影响幼儿园保育工作质量
这批小学转岗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专业水平稍显不足,加之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操作要求,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往往凭借经验或照搬他人操作方式,随意性大。这些现状可以看出,保育员队伍的素质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已不相适应,这样就会阻碍了幼儿园保育功效的正常发挥,限制了保育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提高本园保育工作管理效率的对策
针对幼儿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思,积极探寻有效途径,努力改善保育工作现状,提高保育工作水平。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重新认识保育内涵
二期课改提出的“一日活动均是教育”的理念把保育工作推向了教育的前沿。“今天怎样做好保育工作”也成为园长和所有教职员工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1.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园长要树立正确的保育观,通过园本培训,让全体保教人员明确幼儿园保育要有现代的儿童观,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融入一日常规工作中去,要与教育相互渗透。只有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实现保教合一。
2.在研讨中提升经验。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动态的,不仅仅是停留于清洁、卫生等层面,为了帮助保育员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我们要为保育员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环境,要经常进行日常的研讨活动,尤其是研讨“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在保育岗位上的具体体现。通过对保育日常工作的研讨,使保育员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要坚持配合好教师,关注班级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切实地进行保教配合。如:针对新入园幼儿哭闹现象,通过家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关注幼儿的心理行为现状并进行科学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克服和避免幼儿新入园时家长及幼儿的心理焦虑问题,协助老师更好地完善新入园幼儿的工作。通过这些来自生活的研究,保育员与教师的工作有了交点,才能使保教配合落到实处。
(二)重视保育员队伍建设,规范保育员管理
1.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使保育工作的科学化、教育化含量不断增加。懂科学、懂教育、高水准的保育员队伍是实现现代保育的保证。因此,幼儿园领导要跟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取得他们的政策支持,为保育员的进修培训、职称评聘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增加经费投入、引进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协调互补等手段,优化保育员队伍,使之逐步达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2.加强保育员管理,健全保育措施。制定园长保育工作管理职责,加强其对保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确立保育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将“保教并重”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制定保育员工作要求及具体操作细则,使之形成科学有序的操作系统,规范保育行为,以达到保育过程的管理;制定保育员考核标准,根据保育员的工作职责,制定考核标准,明确各级保育员应具备的条件和要达到的应知应会目标,并根据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运用目标考核的管理手段,每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保育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幼儿园保育的质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
幼儿园应根据保育员的实际水平,结合幼儿园的保育实践,采取参与式的培训方式。一是学习培训例会,每两周开展一次专门的保育业务学习与培训,使保育工作人员了解保育信息;二是专题讲座,邀请儿保所的专家来园现场评析保育护理工作,指导保健业务;三是观摩研讨活动,由保健室牵头组织,每个月开展一次年段观摩研讨,及时发现保育工作中的问题,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寻找对策,开展跟进式研究;四是岗位练兵,以保育员一日操作中的各环节为主要内容,进行全员操作规范竞赛,进行保育工作规范评比活动,进一步促使保育工作人员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保证保育质量。
实践证明,幼儿的成长离不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是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将继续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寻求实施保育管理的好方法,以此来促进办园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张燕.幼儿园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