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14饶紫云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数学兴趣小学生教学

饶紫云

摘 要:新课程教学理念倡导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也是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学生要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在教师的灌输中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果较好。在数学的学习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显得尤为必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学生课堂学习本位的思想,把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学研究和实践重点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教学

一、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教师的教学能得到学生的有效回应,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铸就的统一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牵引力,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很多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从本质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必要准备,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出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指引下,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进而对数学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进行数学的学习。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课堂学习氛围较好。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数学是一门思维型的学科,假如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不能积极活动起来,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能进行数学的有效学习,长时间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当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期待着数学课的到来,在教学中表现出积极探求新知识的热情,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产生不愉快感的状况。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

(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实现教师的快乐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最想看到的是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自己教学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各项综合技能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作为教师最大的欣慰就是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一天天进步和学有所成,学生学习上的成功就是教师最大的宽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成就学生的快乐学习、教师的快乐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快乐教学,让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师的乐教,最终达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境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能重视起来

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质量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但是很多教师往往重视数学教学方法的实践和研究。在日常教研活动或者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知识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师研究得更多的是数学知识要通过什么样的讲解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交流得更多的。而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没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没能把它列入学生培养计划的范畴。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带有无意性、短暂性,缺乏长期、有效的培养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偶然性或间断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数学兴趣的培养没能从根本上进行

在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是在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时,由于方法掌握不当,或者是培养数学兴趣经验方面的欠缺没能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第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没能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每个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难免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考虑到了班上学习成绩较好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忽略了班上中下层的学生其实是更需要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能站在学生角度。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时,没有提前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解,教师只是根据自己单方面的意愿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小学数学要把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列入学生的培养计划方案中,在意识上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以重视。在教学中秉承“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日常兴趣进行了解,把学生的日常兴趣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紧密相连,进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从心理层面对数学进行感知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和心理学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因为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成功教学首先要具备让学生喜欢数学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就会被挖掘出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知识点容易被学生吸纳,进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比被动接受教师灌输式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入手。如:A、B两地相距10千米,某人从A地步行去B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6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5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数学应用题向来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只有中上基础的学生会参与到应用题的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上基础稍微差的学生来给大家读数学题目,教师可以让好几名学生来读数学题目,并对这些学生读题目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注重鼓励性评价。这样能引起其他学生关注题目,还能树立这些题目学生的学习信心。然后再在班上就这个题目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对这个题目的解法,当学生在小组内有一定的结论之后,再派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教师把每个小组的解法呈现在黑板上,便于教师最终的归纳和总结。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将数学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结合起来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钻研教材,还应该对学生有所了解,尤其是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要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可能让学生感到陌生,甚至感到困难,但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却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入手进行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比较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如,在低年级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事物表示加法或者减法。假如教师要让学生计算4和5相加之后的得数,可以让学生把这些事物用自己喜欢的事物表示数字。学生喜欢草莓就在草稿纸上画上4个草莓和5个草莓,再数数看总共有几个草

莓。通过学生喜欢的事物来进行数学加减法的学习,学习的效果较好。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历来和生活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如,教师在上新课前几天布置学生做一个实验,让学生用30粒绿豆或者别的种子来做实验,并记录下发芽的颗粒数和没有发芽的颗粒数。在上新课时在课堂上探讨发芽率。最终学生把自己种子出芽的颗粒数除以种子的总颗粒数,再乘百分之百就得到出芽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建立起来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去,数学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和引入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语数外学习,2014(6).

[2]李霞.论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3(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数学兴趣小学生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以“媒”为“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生活助燃数学之光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