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课堂模式 推动自主探究

2016-05-14牟红梅

新课程·小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引导

牟红梅

摘 要:目前,我们大多数英语教师教学思想比较保守,担心学生因为新单词和句型困扰而读不懂英语课文,于是习惯性地把新单词和句型提出来进行教学,经过反复操练巩固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文。这种由词到句再到篇教授的方法在短时间来看,老师好操作,学生容易弄懂课文,表面上看比较有效。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教师忽略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在生活中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这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是相违背的。

关键词:激趣导入;问题引导;导图梳理;组内自读;练习拓展

自主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的发展。变教师“教我学”为学生“我会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彻底打破过去老套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开发学生的能动性,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我们的老师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搭建更多思考的平台,加以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更有力地发掘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课题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结合四川教育出版社新路径英语六年级下册lesson 6 Can you 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三年级起点),从激趣导入、问题引导、导图梳理、组内自读、练习拓展几方面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进行具体阐述。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小学英语更注重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设计一堂有趣味的课,让学生喜欢学习英语,这是关键性的第一步。教师借助图片、视频、歌曲、实物、游戏等平台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创建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轻松愉悦的背景下学习英语,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学习热情。例如,在Can you 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一课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并体会抽象的词“feel”的意义,教师设计出猜一猜游戏,教师准备三杯温度不同的纯净水,让学生猜一猜,究竟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学生通过视觉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通过用手触摸三杯外观相同的水杯,用手感觉它们温度的不同,才能猜中,通过肢体对真实的实物体验,刺激感官神经,让学生充分体会feel的意义,从而引导出How does it feel?It feels .的核心语句。通过有趣的游戏情景设置,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对课文的学习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导图梳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基本解读完故事后,有效的思维导图随着教师的板书逐步呈现出来,再次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回顾故事梗概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思维导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思维导图是整篇文章的线索,通过思维导图会让我们对故事的理解更加简洁清楚,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故事的内容。人物角色、关键词和关键句的呈现是思维导图缺一不可的元素,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时,一定要遵循精练、线条清晰、便于理解几个原则。优秀的教师会利用简单的图片、明确的指示标识将这些元素巧妙地结合,设计出新颖、独特、有效的思维导图。好的思维导图会让学生一下子记住故事梗概,甚至有的学生还能丢开书本,复述课文,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口语表达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在Can you 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一课中,我通过简笔画、头像贴、指示箭头和关键词设计思维导图,学生根据导图复述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练习拓展,反馈学习信息,加强运用新知的能力

学生解读完课文故事以后,教师还可以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如连线、补全对话、排序、选择等方式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及时反馈信息。教师通过适当的操练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巩固。在Can you tell what it is by feeling?一课中,我设计补白练习,我把课文原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挖掉呈现在原文下面,并打乱顺序,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式功能,请学生在白板上任意拖动,找到这些关键词的正确位置,补全对话。这个环节让学生补充对话,复现课文,起到进一步内化新知的作用,教师通过这一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进而调整课程的进度和安排,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知的进一步巩固与拓展运用。

教师要实现自主探究课堂,不能从主观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必须要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个体需要,转变角色地位,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不懂什么?我喜欢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行?设计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恰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张玉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

编辑 杨国蓉

猜你喜欢

问题引导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中政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谈
生物学科随堂小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平面设计教学中用问题引导探究的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