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探索
2015-06-01张泽恩
摘要: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心学生感兴趣和出自学生思维发展自身需要的问题,以激发中职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
关键词:中职;数学;合作探究;问题引导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4-0078-03
收稿日期:2015-01-26
作者简介:张泽恩,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数学教师,数学教研组备课组长,数学助理讲师。(广东 江门/529141)在中职学校的传统教学中,老师普遍认为:中职生文化基础差,能接受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就很不错了,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与老师合作探讨问题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种被动的学习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探究的愿望和创造潜能日益萎缩,从而造成问题意识淡薄和问题能力的低下。为改变这一现状,学校提出教学改革,开展生本教学,通过与有经验的老师和教学专家一起学习、听课、评课,笔者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有很多的认识和体会。本文以“问题的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新问题发生”为中心,倡导师生合作,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学会学习,构建 “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去问题化”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倾向,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是教师的目的。学生盲目地走进课室,又迷茫地走出课室。很多教师的教案,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栏中,经常写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解)……学会……”一个“使”字把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等主动发展可能剥夺得一干二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荡然无存,学生主动发言或举手提问者基本绝迹,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少得可怜,亲和力也在渐渐消失,教和学成为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二、改变观念、重树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从来不提出问题的学生并不是他没有问题,而是因为中学阶段因学业差,长期不受老师、同学的重视,失去了提问的意识而不敢问、不会问、不愿问,把问题储存起来,让自己的大脑变成仓库。问题累积多了,干脆不理不睬。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要重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双向互动的最佳结合点。如何使学生树立自信,在双向互动中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自觉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己探究的方法,这是我们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模式的构建
“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教学包含着“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两个方面。
所谓“问题引导”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要求上进行准确把握,在对往届学生学习中反映出的一般性问题的累积基础上,对学生作业、考核、交谈、辅导答疑等基础上,将书本知识分门别类,按层次由低到高归纳成有系统的“问题”(前置作业),明确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不利于领悟新知识的部分,形成新认知结构的前概念,使问题具有丰富的感性知识,起点低,步子小,多台阶,降低问题坡度。这样的问题引导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基础,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所谓“合作探究”是指在学生对教师所提出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同伴互助、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同伴在互助基础上还未解决的问题,再通过教师引导、合作探究,实现问题的解决。
现行提倡的生本教学、尝试教学和项目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口,以“问题”作为导学、导思、导做的杠杆,通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合作研究,实现问题的解决,它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双向互动,找到结合点,又能营造民主、平和、和谐和自主探究的氛围。
四、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的主要任务:一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体现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二是对教材内容生活化、职业化及具有批判性、开放性的综合处理,并使问题由易到难阶梯式分布,做到问题内容综合化,问题意识多元化,问题形式多样化;三是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特别是典型问题的迁移与运用、同类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展等,为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提供载体。我们在设置问题时,可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中职数学教学探索 (一)教材处理联系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将这些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问题,不仅在学生和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的情境之中,便于学生思考、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示其内在的规律性。同时设计问题具有生活性和连贯性,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在学生系扣、解扣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处理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敢于加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通过增补、删减、移动、调换,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学习。
案例一:《任意角概念的推广》的教学流程:角的定义→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轴线角→周终边角的表示方法。根据这一流程,师生问答:
师:同学们初中所学过的角有哪些?
生: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
师:这些都是什么样的角?生: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的角而小于180°的角为钝角;90°角、180°的角、360°的角。(因为学生没有负角的概念,所以在回答锐角时都不会强调大于0°,教师要给予引导。)
师:除了这些角,你认为角可以有3600°角吗?
生:没有见过。
教师可演示:如开门关门、钟表指针的转动、扳手转动螺帽的动作、风扇叶子的转动等,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在引导下进行)。再通过演示中旋转方向的不同,让学生看书,得出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同学们很容易解决书本上的相关练习。
师:你坐在行使的汽车里,你是停止不前的,还是前进的,为什么?
生:先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有不同的答案。
师:那我们要研究不同的角,可以把角画在哪里呢?
学生看书、讨论,给出象限角和轴线角的概念。教师板书:画出坐标系,让学生分清0°~360°内各象限角的范围,再让学生用接力的形式完成相关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出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做练习: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30°、-330°、-690°、750°,同学们操作板演,回答下列问题:与30°角同终边的角有多少个?这些角与30°角都相差多少?(可提问上中下学生来回答)最终得出与角同终边角表示方法。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小结,并做适当的练习来巩固。
(二)创设情境设计、激发兴趣、深化探究
中职学生因基础知识较差,特别在要求逻辑思维较好的数学科上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没有信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借用生活中的经验、故事等,创设解决问题中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案二: “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的情境创设。
(1)小林想利用暑假去打工,为自己买一部新款手机,大约需要1500元,小林在职业介绍所看到2份工作比较适合他,但要考小林一个问题:如果小林能在2分钟内算出圆木的根数(可用挂图或多媒体展示林场圆木堆放,第一层100根,第二层99根,第三层98根……最上面一层一根)。小林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工作。同学们能帮助小林完成任务吗?
然后引出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的推导。在引导和帮助小林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再提出问题2和问题3。
问题2:第一份工作每天20元收入,第二份工作收入是:第一天3元,第二天5元,第三天7元,每天按2元增长。问小林应该选哪一份工作?请大家也帮助选一下。
问题3:因为暑假有限,小林赚够手机钱后还想为自己放点假,问小林必须工作多少天?
这样就会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字变得生动有趣,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看书、讨论。
(2)提出问题:①圆木堆放成一个什么数列;②如何求根数?它利用了怎样的数学思想?③能否根据求圆木的方法来求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它采用的是一种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逆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的和)
(3)深入探究:问题(2)初看是一个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实质上从新角度、高层次分析,它是一个开放题。对一些肯动脑的同学,也为了达到训练运用求和公式能力的目的,还可以追问:如果小林工作15天,应该选择第几份工?大胆猜想一下,小林工作时间超过多少天时,应该选择第二份工作?
问题提出后,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如何使学生愉快、轻松、自主、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制造竞争气氛,培养思维敏捷性,适当鼓励或奖励。因为自我激励是学生内驱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鼓励表扬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感,使学习成为自主的、快乐的事情;另外,可树立榜样,建立相互激励的学生集体。在学生集体中,许多时候有“羊群效应”,学生的行为、动机、情感意向等具有相互暗示、启发、影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树立榜样,形成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
“问题引导与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最大的作用是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中,无论是良构问题还是非良构问题,它们之间都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不可能在教学中分得很清楚。提出非良构问题需要以良构问题作铺垫和中介,而良构问题的解决又有助于非良构问题的解决。增强和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一个好老师会两者交互使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盛群力.学与教的新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美)大卫·W·约翰逊等.合作性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