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生成资源,绽放学生精彩
2016-05-14陈雪梅
陈雪梅
【片段】
学生同桌两人一组,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全班交流。
师:从刚才的结果中,有没有发现有什么比较特殊的?
生1:每个数的因数最大的都是它本身。
生2:每组数都有因数1。
师:为什么?
生2:嗯……(不知该如何回答)
生3:因为每个整数都能被1整除。
生4:不对,因为每个自然数(0除外)都能被1整除。
师:你想的真周全,思维也很严密,那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5:有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因数也是1。
生6:偶数的因数比奇数的因数多。
师:有点道理,还有其他发现吗?
【反思】
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理智告诉我这句话有研究的必要,说明这个同学动脑思考了。但问题与我要讲的内容联系不大,如果继续探讨此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了,怎么办呢?当时,由于是公开课,所以我放弃了,以一句“有点道理,谁有其他发现?”跳了过去。课后,我反复思索,认为当时的处理不够妥当。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学生知识自我构建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它也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适度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的价值目标的生成。我们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
根据这一理念,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生:偶数的因数比奇数的因数多。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例如:4的因数比3的因数多。
生:我不同意,因为如:15的因数就比4的因数多。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不同意见的同学争论起来。)
师:请同意“偶数的因数比奇数的因数多”的同学举手(有17人),不同意的请举手(9人)。(还有9人未拿定主意,两次均未举手。)
师:那现在请同意的同学坐在一起为正方,不同意的同学坐在一起为反方,剩下的同学暂坐在一边考虑,可随时选择到你支持的一方去。5分钟后,我们进行一场辩论赛,请各方同学齐心协力做好准备工作。
(各组热烈讨论起来)
正方:我认为他的发现是对的,我们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如:6的因数比5的因数多,16的因数比9的因数多……
反方:我们认为这个发现不对,如:21的因数比2的因数多,15的因数也比2的因数多……
正方:反对,有许多偶数的因数都比奇数的因数多,如:4和3,6和5,8和7,10和9……
反方:我们承认你举的这些例子,但也有许多偶数和奇数不是这种情况的呀?
反方:对,还有奇数的因数比偶数的因数多的情况,如:27和4,35和2……也有奇数的因数和偶数的因数个数一样多的,如:9和4,21和10……
(待定组有3个同学走向了反方)
正方:但那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都是偶数的因数比奇数的因数多。
反方:但你们的观点并没有说大多数,而是全部。
(待定组剩下的6人全部跑到了反方)
师:有时虽然能举出许多正例,但不能说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就能把它推翻。
师:正方的同学,你们认为呢?(正方的同学都点点头)
生(正方):我认为应该这样说“大多数偶数的因数比奇数的因数多。”
师:同意吗?(同意)改得真好!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注意语言的严密性,决不能以片面代表全部。
师:今天的辩论赛,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特别是反方的同学准备充分,有理有据,而且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正方的同学也不弱,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他们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虽败犹荣。
(教师适时把两种意见进行归纳,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相互反驳,论证,直到最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并及时表扬,激励,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经历创新成果的过程,即知识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康春云.探微“最大公约数”教学的变化[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
编辑 王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