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一点思考
2016-05-14傅立弟
傅立弟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指生态伦理素养与环境知识教育的精神文明建设,它还包括生态经济建设或物质文明建设,建构生态政治制度的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等。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能源资源形势、制度建设以及公众生态意识等方面分析了生态文明的现状,随后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暴露在人们的面前,具体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农药残留物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排放有毒有害气体以及对树木的乱砍滥伐;等等。这一系列不文明做法都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教育的观念,即站在生态系统观的角度去认识教育及其功能:一方面,要认识到教育是生态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支撑,正确认识教育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教育自身就是由多个分组所构成的生态系统。要使其正常运行,需要教育生态系统形成最佳的结构形态,从而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功能。
在党的十八大中,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精神、社会以及政治文明建设并列,将其列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中。这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升,彰显了我国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生态观的时代映照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枢纽,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体现和运用。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马克思曾经指出,从实践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最直接的生活资料,同样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材料和对象。人作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生活的外界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造同样离不开自然界。通过实践活动,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不断深化,进而科学地改造自然。与此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受到自然的约束。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又会进一步促使人们去探索自然,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一项主要的战略任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然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也是坚持和发展生态观的必然诉求。
生态文明的构建,是人们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懈努力的目标。所谓和谐,指的是不同主体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以人类自身利益作为价值的判别标准。其中,主体指的是人类,客体为自然界。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优先存在,自然界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最理想的状况是人类能够与自然界和谐发展。每个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与自然界都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价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部关系。因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指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构建出一种崭新的社会模式。当遇到物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或者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时,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能以破坏生态作为代价去换取其他的物质所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前进的。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首先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认为两个文明都要抓好才是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恶化。如果资源出现紧缺,经济和资源出现矛盾,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将受到影响。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也就不存在生态安全,人类就会出现生态危机。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法制化、民主高效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能源资源形势严峻
在我国很多地方,资源利用率很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方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组成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得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在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且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金融处理能力欠缺。
(二)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也在逐年减少,从而使得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城市中工业生产排污总量大与环境容量小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尾气排放,高楼大厦的建造,化肥农药的乱用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为加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先后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国家节约能源条例》《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国家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生态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对环境污染、有害生态行为的处理还存在法律制度上的欠缺。针对生态破坏的法律有很多,而有关生态安全的预防措施的法律却很少。因此,在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上还需加强,相关政策制度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公众生态意识欠缺
我国传统的生产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对其转变还需很长时间。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节约冷漠症”,对公共场合下的节约无动于衷,明知是浪费却熟视无睹。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们的生活水平刚刚得到提升,因此消费欲望很强,从而导致物质消费泛滥。而个人消费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缓慢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加大生态观念宣传,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同时还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措施去保证其执行力度。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的水平。研究证明,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其人口素质之间是正比关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以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为基础,树立新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这就需要提高人口素质。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最有效的措施和根本途径。通过教育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因此,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二)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
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质量是评价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增强人类生态文明意识,首先,需要积极扩大其教育的途径。应把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作为一种知识渗入到学校教学中去。同时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体,如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手段对其传播,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组织开展相关节约型活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其次,不仅要把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向群众做宣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促使他们自觉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建立了一些相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强。要通过完善各种法律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保护制度。其次,国家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环境是公有产品,所以公共财政的分配应向环保方面加大投资。通过国家财政的支持,带动投资者对环保行业的投资。此外,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要公开、公正,主动接受媒体和人们的监督,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章可循。
(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节约使用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加强对环境的研究、开发节约、循环利用等技术的创新,全面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创新性的节能、节水、清洁生产以及运用资源高效率的开发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分类指导利用、开发试点示范以及教育培训等方式,建立起新型的能源服务体系,促进环保技术的推广,依靠科技创新力量全面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四、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因此,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增强民众的生态保护观念,同时结合具体的法律法规,依靠科技创新力量,实现自然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杜明娥,杨英姿.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盖光.生态境域中人的生存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