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品味鉴赏 挖掘文言文的文化内涵
2016-05-14徐明英
徐明英
我国古代先人创作的文言文作品,比如郦道元的《三峡》、周敦颐的《爱莲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之所以能够传诵至今,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文字美、画面美、思想美、人物情操美、哲理美等,而且还能够给后人带来精神上的喜悦与思想品格上的陶冶。
在教学上述文言文作品的过程中,假如我们只注重对其“言”的教学,而忽视对其“文”的品味与鉴赏,则会犹如我们只是據取了一锅美味汤中的食物而倒掉了整锅汤一般,岂不令人感到万分可惜?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局面,我们必须确立文言文教学是“文”的教学观念,在完成文言文作品“言”的教学任务后,引导学生发现与探究文言文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把学生引到“文”的阅读道路上来。
一、浅吟低唱:品味作品语言之美
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从语言特色来看,有的凝练精美,有的朴素无华,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骈散相间,有的长短结合;有的运用比喻,有的运用拟人,有的运用夸张,有的运用类比,有的运用排比;有的优美娟秀,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情景交融。凡此总总,不一而足。教学时,我们倘若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就可以把文言文作品中“文”的品鉴落到实处。
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基本遵循了骈文的写作要求,主要采用诸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4字句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等6字句描写景物,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诸如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对偶句,使作品达到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的表达效果。同时,作品又在下列几个方面打破了当时骈文的固定形式:首先,在4字句、6字句中交替运用了诸如“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等5字句式,从而有效避免了语言形式的刻板划一,使语言显得洒脱活泼。其次,文章前半部分尤其是第一节几乎没有对偶,与散文无异:后半部分则几乎全是工整的对偶句。如此骈散结合、疏密相间,语言由此显得灵活多变,并更具韵律美。第三,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流畅,写景状物,力求准确传神,没有像当时的骈文那样选用冷字僻字或者堆砌典故,这在当时以绮丽浮靡为主流的骈文中更加显得超凡脱俗甚至卓尔不群。教学时,引导与鼓励学生通过浅吟低唱的途径感知作品的语言美,会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融入作品:赏析作品画面之美
中华大地的奇山异水,比如落英缤纷的桃花源、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悄怆幽邃的小石潭、芳幽木秀的琅琊山、鳞浪层层的满井等,均在文言文作品中撩起了神秘的面纱,展示其美丽妖娆或者雄伟壮丽的身姿。“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引领学生入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文言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赏析文言文中描绘的优美抑或壮美的画面的自我需求。所以,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走进作品,在作品中享受精美画面带来的审美愉悦,引导他们从作品走进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丰富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如此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描绘的精美画卷: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更是独具匠心的“画家”。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看看他在《岳阳楼记》中给我们描绘了哪几幅雄宏抑或优美的画面。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仿照示例,说说这个画面给你带来的审美愉悦。
多媒体展示示例:
洞庭湖全景图:“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个画面描绘了洞庭湖气势颇大、尽显湖光三色的壮景,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
据此,学生在立足文本意境的前提下,有的选择洞庭湖“物暗己悲”之景加以描述与体味,有的选择“景明己喜”之景加以描述与体味……并在此愉悦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培养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品位。
三、涵咏咀嚼:感受人物情操之美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穿越远古时空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的言行产生喜怒哀乐之情,与我国古代文人或者他们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在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的过程中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为我们引导学生达成上述目标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请看下列具体分析: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借赞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品质来歌颂君子的高尚品格与坚贞气节,既是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的自况,也是作者对追逐名利、趋炎附势者的批评。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通过生动形象地描写月夜下的承天寺美景,既巧妙地表现出自己被贬官后的闲适之情,又巧妙地揭示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更让读者深切体味到作者鄙弃世俗的情操以及在清寂中追求心灵宁静的豁达胸境。
教学上述文言文作品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将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美好情操、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丽人格等作为鉴赏重点,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感知作者的高尚情怀,以此陶治自己的情操与完善人格。
四、课外延伸:丰富学生文化积淀
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教学时,我们必须引领学生深入解读作品,在增删调补作品、拆散整合作品、合理取舍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前后学过的知识。
下面是我教学《出师表》的精彩片段,供大家参考:
师:假如你是后主刘禅,你会怎样对待诸葛亮的建议?
生:坚决采纳,努力完成先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
师:那么史载中的刘禅是怎样做的呢?请看多媒体展示的历史资料(
蜀国战败后,司马昭让刘禅举家迁往洛阳,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奴婢百人,赐绢万匹。一天,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乐女演奏蜀地歌舞,陪侍的大臣皆感慨不已,唯刘禅嘻笑自如。司马昭不由大发感慨:“人无情,怎能如此!即使诸葛亮在,又怎能保他久全?”几天之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好,不想蜀国。刘禅的大臣对刘禅说:“司马昭下次问你话时,你就哭着说:先人坟墓远在巴蜀,怎不思念啊!”过了几天,司马昭又问刘禅,刘禅照大臣的话回答,却哭不出眼泪,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生:乐不思蜀。
生:装模作样(全班学生大笑)。
师:刘备临终交代,刘禅若不能辅,诸葛亮
则可取而代之。以诸葛亮之才,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了?
生(众):没有。
师: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
生:诸葛亮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生:诸葛亮感激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甘愿“士为知己者死”。
师:如果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你将如何评价他?
生: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恩将仇报的“诸葛贼。”
(众生大笑。)
师:诸葛亮终究没有取而代之,可见他具有哪些值得人们称道的美好品格?
生:临危受命、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师:同学们说得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学习诸葛亮的美好品格。
诚然,文言文作品的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等“言”的讲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常常将文言文教学肤浅地、单纯地理解为古代汉语教学。这种忽视文言文作品文化内涵的传统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文言文作品的宝贵资源。鉴于此,教学时,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着的文化内涵,重视文言文中“文”的鉴赏与评析,以求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