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十九个钱”
2016-05-14徐燕
徐燕
《孔乙己》是鲁迅的名作,无数的读者都会注意到其中的“我”(小伙计)是小说的重要线索,然而,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隐时现的线索“十九个钱”,却不是每一个读者都会注意到的 。
鲁迅为什么把钱数设计为“十九”,而不是“二十九”“三十九”或“一百零九”呢?作为一个毕生致力于改造民国性的文学家、思想家,“十九”这个数字应该是他深思熟虑、用心设计的结果而不是随意定下的普通数字。
笔者不敏,想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十九个钱”的内涵与作用,从而试图深入鲁迅先生之内心与小说的内核。至于方家之嘲笑,权作进步之契机。
从酒店老板的角度看,他之所以念念不忘孔乙己,不是出于同情或人文情怀,而是因为孔乙己欠了他“十九文铜钱”——与一个荤菜的价格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这个“身材很高大,……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是长衫,……总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年事渐高的孔乙己,他之所以能被老板不时想起,仅仅是因为欠了“十九个钱”。如果他没有欠钱,那么,对于他的生与死,酒店老板根本不会也无须在意。
如果设计为欠“二十九个钱”行不行?不行,此与小说第一段的酒店场景描写完全不匹配:做为一个乡镇酒店的小老板,作为一个因帮工(即文中的“我”)不擅长往酒中加水就被鄙视的小老板,他的心理底线不可能达到“二十九个钱”甚至更多,他只能允许顾客最多欠一个荤菜的钱数。 再多几文,老板恐怕就会向孔乙己讨要全部的债务了。
我们平心再想,这“十九个钱”对老板真的那么重要以至让他念念不忘吗?哪怕他是乡镇酒店的小老板?应该不是!鲁迅之所以强调“十九个钱”,当然是为了展示这位小老板性格的吝啬以及心肠的冷漠。而展示中国底层民众的弱点与劣性,一直是鲁迅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从孔乙己本身的角度看,他的生命的价格如此之低,仅仅值“十九个钱”。他时而引以为傲的所谓知识,丝毫没有增加他的份量。鲁迅先生在不动声色之间,对穷困无能的老书生孔乙己寄予了深切的关注与巨大同情,对科举制度对人造成的摧残表达了无声的控诉与揭示。先生的良知大爱、深刻用意、非细读之人不能察之。
从引发读者自动丰富情节、自动还原情节的角度看,“十九个钱”的设计堪称巧妙。《孔乙己》篇幅虽然短小,但容纳了主人公孔乙己半生的命运,所以,其叙述的线条必定是相对粗放的,但读之并无粗糙之嫌却有细腻之感,这就得力于细节的巧妙设计,其中就包括“十九文”。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大家熟悉的:他用冰山在海面上的移动来比喻小说的推进,讲述出来的部分就像冰山,是1/8。而没有叙述的部分是7/8,这7/8是沉默地存在着的。只有潜水者有看到它。而鲁迅的小说,恰是在不经意间,契合了“冰山理论”,在《孔乙己》中,他删繁就简,能删则删,只留下1/10的冰山浮在海面上,让我们尽情地想象。
茵伽登(Roman Ingarden)指出:“不定点”在文学作品客体层面的出现允许可能性的阅读……读者将借助想象以及社会经验来补充并确定这些“不定点”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优秀的小说具有动力学的特点,让读者从各自的角度重新构建心目中的文学内容。
让我们一起还原一下孔乙己从欠一文钱、直到到欠“十九个钱”的发展过程中所省略的情节:喝酒欠了几文钱——老板催债——再欠几文钱——只好赖债——还上了几文钱——再欠几文钱——越积越多——还了一部分,再赊欠一部分——终至十九文,继而迟迟无力偿还,再多赊一文而不可得。这样丰富的情节,就留给读者想象了。
鲁迅之所以不去增加笔者所列举的情节,不去过分渲染孔乙己的更详细更具体的可怜可悲之处,并不仅仅在于鲁迅有意让读者去思索,还在于为了更好地营造冷漠苍凉的基调,也就是说,孔乙己悲剧的更具体、更丰富的过程是没有人在意的,甚至文中的小伙计“我”。
而从情节前后照应的角度看,用“十九个钱”作为线索之一,作用甚大。它联系着故事开头的所标注的酒菜价格,也与下文孔乙己被打断腿之后的情节形成了必要的呼应:“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也就是说,孔乙己自己也很清楚,他已经没有资格、没有机会再赊欠哪怕一文钱。
总之,“十九文”,这短短的3个字,却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社会的、人心的……也正是在从“一”到“十九”的发展与展示的过程中,老板的德性、孔乙己的遭遇、鲁镇环境(即中国的底层环境)的压抑与冷漠,已尽在其中了。如此一来,我们更明白了此小说的高妙。
鲁迅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中国底层的注视甚至批判,他之所以把故事场景放在乡镇而不是放在都市,之所以设计为“十九个钱”而不是“三百九十个钱”或“三千九百个钱”,也正是为了唤醒读者对中国底层的警惕之心与改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