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6-05-14张红梅
张红梅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不仅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收效甚微,未能很好地获得预期教学目标。而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新的教学思路及模式不断出现,其中“少教多学”思想的出现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运用“少教多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讨论的热点。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所谓“少教多学”思想,指教师有发展性、创造性、针对性以及启发性的教,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深层次的学。不难看出“少教多学”思想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教师不能机械地根据教案进行教学,不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多”,而应突出教学的“精”。为实现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教学内容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尤其哪些内容需教师引导、哪些内容需学生自主学习,应心中有数,做到主次分明,为“少教多学”思想在课堂中的融入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在讲解《春》一课内容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与作用;从作者的角度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对学生的一般要求:认真朗读课文并掌握文章结构,以及教材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色。通过备课,教师分清主次、重点知识,教师须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而一般的学习要求,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如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讨论等进行解决。同时,为防止教师讲解重点知识陷入满堂灌的误区,教师应把握讲解的时间,讲解期间尤其应注重“精”而“少”。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关系着“少教多学”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前准备时,应认真分析每个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少讲,哪些知识点须给予学生引导,如此才能更好的促进整个语文课堂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积极开展活动课堂
课堂活动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学习。实践表明,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替代教师不停的说教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少教多学”思想。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及自己的理解,对孔乙己形象进行模仿,以更加深刻体会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思考,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以及孔乙己被别人询问识字、没考取功名的状态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等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这一活动,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跃跃欲试想模仿孔乙己,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加深了对人物特征的把握,充分体会鲁迅先生描写人物的独到之处。显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比,教学效率更高。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学期间将一个个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而不是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实践表明,将一个个无形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最终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
三、注意重点知识的点拨
初中语文知识零碎,涵盖范围广,真正实现“少教多学”须有重点地进行筛选,尤其应注重对重点知识的点拨,而对一些难度较小的则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同时,在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时教师应把握点拨的度,即,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该采取何种方式点拨,运用怎样的语言进行点拨,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明白与掌握,教师应仔细揣摩。另外,在进行点拨时,教师应注重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即所用语言应以启发为主,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不能过激。
例如,在讲解《陋室铭》一课内容时,要求掌握文章中文言实词的含义,同时体会文中流露的作者情感。文章中包括素琴、白丁、鸿儒、丝竹等文言实词,学生理解的难度比较大,为此,教师应对文言实词进行重点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即,要求学生不要单独的记忆某个实词,而应将其放到文章中,结合句子含义进行理解。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显然文中的“鸿儒”与“白丁”应该是与作者交往的人,“鸿儒”与“白丁”相对,其中鸿儒指学识渊博之人,白丁则指没有学问的人。采用这种方式点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而且还能更加牢固的掌握文言实词。另外,教师还可运用联想法、类比法等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一些重点知识。
初中语文涵盖各种题材的文章,内容丰富、重点知识较多,为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降低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难度。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结合重点内容实际,掌握合适的点拨方式、点拨时间,使学生以点带面的进行学习,确保“少教多学”思想的严格实施。
四、鼓励学生展现自我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融入“少教多学”思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展现自我。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尤其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个性的看法,应给予鼓励。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设计中。如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角色替换,让学生扮演教师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以此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之上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讲解《我的老师》一课内容后,教师可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作者与自己老师的关系如何,教材中作者列出了哪些事情透露出与老师的深厚感情,如果以《我的老师》为题目进行写作,你会列举哪些实例。而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说明理由,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针对发表观点比较新颖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以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学生敢想、敢说。实践表明,采取该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更加积极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少教多学”思想的精髓,少教并不代表不教,而是有针对性地教、有创造性地教,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主动的学。另外,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发挥领路人的作用,课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注重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展现自我,在提高学习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其全面发展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