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强击退自卑,用成长赢得成才

2016-05-14傅瑾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管理中心贫困学生资助

【摘要】本文作者作为一名从事高校资助的基层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国家政府和学校对广大寒门学子的各种经济帮扶力度,使他们免除经济窘困安心在象牙塔内栖身求学。除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家政府“资助育人”的方针政策,令我们的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更是每一位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当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高校资助的基层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国家政府和学校对广大寒门学子的各种经济帮扶力度,使他们免除经济窘困安心在象牙塔内栖身求学。除了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家政府“资助育人”的方针政策,令我们的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更是每一位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当思考和实践的问题,笔者也为之进行不懈探索并小有心得,经提炼如下:

一、案例简介

自从接手二级学院资助专项工作后,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对原先成立不久的本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人员扩充,重组后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事务部和宣传活动部三个部门,面向组建了2名主任、2名部长和10多名干事共计20多人的团队,全部由我院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组成。两年多来,我们这个团队承办了经济法学院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开展了学生资助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爱心接力活动,从中涌现了一些自强不息的典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他们精神饱满、形象干练、信心倍增,正在或者已经在人生规划的蓝图上努力进取,不断拼搏并收获成绩。

二、案例分析

在政府和高校现有的“奖、助、勤、贷、减、免、补”的资助体系下,我们的贫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进入填报的大学继续他们的求学生涯。但是,来到大学更为广阔的天地后,同学们之间不同消费模式的对比,视野与谈吐的迥异,特长与才艺的落差,往往使贫困学生自觉低人一等,把自己封闭起来或仅仅与自己境遇差不多的同学有所交集,较少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常常徘徊在学校主流人群的边缘。他们学习刻苦而且进入大学后仍能埋头学习,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内向害羞,不善言谈,交际不广,英语、计算机运用能力不强,组织协调能力弱,心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卑的消极特征。

在“资助育人”的新理念和更高要求下,大学对贫困学生的培养不能简单地以是否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来考量,而应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其中包含个人品质、学识、能力、视野等诸多方面,从而实现大学育人的本质目标。故此,仅从经济上提供“输血式”的救济并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我们的寒门学子增添自信、强化能力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为改变我们寒门学子身上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先天不足”,转化劣势,我们就必须把资助工作从“输血式”的救济功能改造成具备“造血式”的机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对我们的贫困学生进行“充电、调试和组装”。在两年多的资助工作实践中,笔者感到自己一手带大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正是一个好平台,因地制宜地使我们学院的资助工作具有了一定的“造血机能”。

三、解决方法与步骤

1、重新定位和功能调整

我上手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后,发现学生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能够锻炼人,又考虑到维护学生自尊、保护贫困学生隐私的目的,于是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决定一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学生干部,今后只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招募;二是依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个学生自治机构来培养贫困学生能力,打造一支会工作、能做事、敢竞争的学生干部队伍。

2、招募学生和形成共识

秋季学期,我把我院递交《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的新生集中在一起开会。会上,除了宣传学校的资助政策外,还向贫困学生们重点介绍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动员大家主动加入。我指出,在座的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欠佳的状况下,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与其他同学一起考入上海的大学,这已经充分说明大家不但不差劲而且更自律和优秀。现在,所有的同学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全面提升自己。我们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正是提供这样一个锻炼能力的平台。当时,我发现很多学生被我的言语所打动。会后,陆续有许多新生报名参加“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我都与他们一一谈心,了解他们的特点,以便安排合适的岗位。

3、制定规则和强化执行

先从事务性工作抓起,带领学生干部们一起寻找工作规律,制定相关工作规定,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要求干部们按照既定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加强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力,坚持把小事做好,坚持回头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干部们基本的工作方法和与其他部门、老师、同学们打交道的能力,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4、拓展外延和参与竞争

在忙碌紧张的困难认定和助学金评审结束,事务性工作步入正轨之后,我带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干部们就工作范围内的项目开始参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好项目的申报和答辩(第十五、十六期),指导困难学生就资助工作的研究参与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团队获得立项资助。从目前效果看,每一次的方案设计和文案撰写、材料的制作准备和现场答辩,无疑是对贫困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PPT制作能力进行了锻炼。

5、义工活动和心灵升华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和我院团总支的社会实践部、慈善义工队联合,利用节假日或寒暑期进行志愿者服务,进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在9号线地铁站义务维持秩序等,旨在实践中做一个懂得感恩、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青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走出来的学生干部,他们参与学院管理和服务工作、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逐渐自信和开朗起来;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和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多名同学撰写的资助征文,因为有感悟有事迹获得上海市乃至全国奖项的好成绩;许多学生利用节假日,投入到慈善义工队伍中回报社会;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面试中,脱颖而出,找到了好工作,改变了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四、启示与思考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从成立以来取得的一些成绩,使笔者看到了这个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促使笔者在倾力打造的同时思考如何进行这个组织的定位、功能开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为因素等环节。

组织定位——我国工会有“工会之家”,妇委会有“妇女之家”,美国有公益中心负责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那么我们也可以试点把“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设成为一个我们二级学院“贫困学生之家”,在这里我们找到组织,大家敞开心扉,相互帮助,储蓄能量,并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

功能开发——教育学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使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来培养贫困学生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同时诸如困难认定的“民主评议”、助学金的评审等级等也可尝试让学生主导来开展,以锻炼学生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此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可承担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社会调查和课题研究,以期提高贫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的引领作用——资助工作是一项人道主义的爱心工作,这决定了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要有人文关怀的基本素养。他能尊重关心爱护我们的贫困学生,而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者的面貌来开展工作。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鉴于笔者的学识和局限,建议最好能有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加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提供智力支持和社会研究。

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绝大部分的贫困学生内心有想成才、想成功的渴求,更有想改变命运、改善家庭条件的内驱力。所以,我们依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这个平台,把他们集中起来培养课堂外的能力。只要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理暗示,挖掘他们的潜能,有锻炼的机会和因材施教,我们的贫困学生可以摆脱社会化程度差的竞争劣势,学会自力更生,在自强面前击退自卑,在一步一步成长的脚步中看到未来成才的自己。

【作者简介】

傅瑾(197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上海政法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生资助。

猜你喜欢

管理中心贫困学生资助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物联网下职业学校“智慧实训管理中心”的建设思考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风险防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