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文人卢柟研究述评

2016-05-14张柳然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述评

【摘要】在历史上,卢柟以诗赋之才名振于当时,其文学造诣令王世贞赞赏不绝。谢榛因惜其人其才,竭力为之冤狱奔走呼号在后世传为佳话。卢柟著有《蠛蠓集》五卷、《卢次楩诗集》二卷,是《金瓶梅》的备选作者之一。卢柟的作品有限,文学成就难以与前后七子相比,受到学界的关注度也不高。但他作为明中期山人文人、复古派文人,有其代表性与独特魅力。近年来,卢柟渐渐从无人问津的境况中走出,关注到卢柟的论文越来越多。

【关键词】卢柟;蠛蠓集;述评

生活在正德、嘉靖年间的文人卢柟因《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中的“狂生”形象而为人所知。《明史·文苑传》言其“博闻强记,落笔数千言。为人跅驰,好使酒骂座”与小说中的形象确相差无几。在历史上,卢柟以诗赋之才名振于当时,其文学造诣令王世贞赞赏不绝。谢榛因惜其人其才,竭力为之冤狱奔走呼号在后世传为佳话。卢柟著有《蠛蠓集》五卷、《卢次楩诗集》二卷,是《金瓶梅》的备选作者之一。

卢柟的作品有限,文学成就难以与前后七子相比,受到学界的关注度也不高。但他作为明中期山人文人、复古派文人,有其代表性与独特魅力。近年来,卢柟渐渐从无人问津的境况中走出,关注到卢柟的论文越来越多。现将其相关研究成果分为人物个性研究、冤狱生涯研究、诗赋作品研究三方面述评如下:

一、其人其性之研究

卢柟,字次楩,大名浚县人。他的事迹除了《明史·文苑传》中仅265字的描述外,王世贞曾专门撰写《卢柟传》一文详尽记录其生平。王世贞小卢柟二十来岁,二人有过现实的交往,材料较为确实可靠。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也有卢柟行状,给予他不低的评价,认为“才气横放,实可以驱驾七子”。查继佐的《罪惟录》有传卢柟。明人郑仲夔模仿《世说新语》的写法在《清言》中记述了一些卢柟的事迹。但流传下来的文本中都没有留下卢柟确切的生卒年份。吴道省在《卢柟生卒年考》一文中根据以上材料和卢柟本人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考证出其生卒年为正德二年(1507年)至嘉靖二十九年(1560年),终年54岁。

《卢柟及其<蠛蠓集>研究》将卢柟的人生分成三个阶段:读书求仕的青年、蒙冤坎坷的中年、穷困流离的老年。并以一“悲”字概括其命运,用“傲”“怪”二字总结其个性。卢柟个性特立独行,王世贞称其“为人跅驰”,喝醉酒后大骂在座宾客“好使酒骂座”。即使经历十几年牢狱之灾后不改其性,酒醉后仍会“故态毕发,骂其坐人”。能够想象,这样傲慢狂狷的性格不会为他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明代京畿作家研究》表示卢柟的个性形成有家庭背景、社会思潮、科考失败因素的影响,并指出自负的性格导致卢柟生活中傲视包括权贵在内的不合己意之人,给他带来后面的牢狱之灾。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山人研究》将卢柟作为嘉靖、万历时期的“山人”代表分析其性格特征,认为被社会边缘化的卢柟有强烈自我塑造意识,即用特立独行凸显自我个性的方式以期达到自我认同。《“山人”与晚明政局》则认为卢柟并非全然不顾世人看法的方外之人。文中指出卢柟出狱后“去南游金陵”“走越厯吴”即是在“山人”文化圈中“拜山”,期望求得南京、苏州一带文人圈的认同。

从以上论文的论述可以看出,卢柟自负才华,而内心深处又渴望自己的才华获得社会的认可,是一个性格傲慢古怪、不通人情,游离于主流文人圈外遭际坎坷的悲剧文人的形象。

二、冤狱生涯之研究

嘉靖十九年(1540年),卢柟家中役夫张杲偷麦被发现,张杲逃走寄宿麦场,夜晚麦场房屋倒塌压死了张杲。张杲母亲魏氏状告卢柟殴打张杲致死。当时的浚县县令蒋宗鲁曾与卢柟结怨,趁此机会打击报复,判卢柟死罪。自此,卢柟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牢狱生涯。入狱其间,卢柟不停创作,用诗文向社会求援。“后七子”中的谢榛持卢柟诗赋,在京城权贵之中奔走鸣冤,造成一定影响。谢榛也因通过此事表现出的侠义精神而名声大振,在后世一直为人称颂。之后,新任浚县县令陆光祖到任后重申卢柟案,厘清案情开释卢柟。卢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沉冤得雪,释放归家。关于这件事,各方面史料的记述都无较大出入。

由于卢柟冤狱时间跨度大、社会影响深、烙印在卢柟性格作品中,研究卢柟的相关论文都无法绕过此事。李洵撰写的《说“卢柟之狱”》从家世背景、生平遭际详论卢柟冤狱事件始末。指出卢柟虽“赀雄于乡”而实际家财有限并无权势,是自矜名士的社会下层士子代表。虽然案发当时卢柟已凭《赤骝赋》在文坛颇有声誉,毕竟文坛名声不敌官场潜规则。继任县令官官相护,忌惮蒋宗鲁致使卢柟难以平反。该文认为卢柟是被摒弃在科举之外的“知识流民群”的代表。他们自居名士而无权无势,因无路可走造成“狂狷”的个性“矫情”的心态,常因得罪众人而遭到迫害,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

既然下层士人势孤力弱,卢柟又因何得以昭雪?《明代卢柟狱案下的刑案审判与文人网络》一文认为利用文人网络关系造成的舆论影响是重要因素,但最终必须回归司法层面。卢柟在监狱中多次向各层官员申冤,至书新任知县魏希相、巡按御史樊公、吏部官员吴少槐等请求翻案。对于卢柟的判决也一改再改。同乡好友孟思、故友谢榛为了营救卢柟,运用各种力所能及的文人网络关系。尤其是在当时已有一定名声的谢榛,携卢柟所作诗文在京为其疾呼,将卢柟塑造成因才高性傲不为人所容惨遭诬陷的形象,在京城文人圈中造成舆论影响。该文根据《明律》分析了蒋宗鲁的判决依据和几次复审过程,指出卢柟一案不仅是“狂士被诬入狱”的故事,其中还涉及法律条文冲突、司法审判复杂等因素而导致悬案多年。

总之,关于卢柟之狱的事实过程的论述大家相差无几,只是看待卢柟之狱的角度分为被冤缘由和雪冤缘由两种方向。

三、其诗其赋之研究

王世贞在《卢柟传》中描述自己第一次看到卢柟作品的感受:“既稍得其古诗歌行,读而小异之。至读诸赋,则未尝不爽然自失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其文学作品不受当时极富盛名的七子的影响,别具一格:

今观其集,虽生当嘉、隆之间,王、李之焰方炽,而一意往还、真气坌涌,绝不染钩棘涂饰之习。盖其人光明磊落,藐玩一时,不与七子争声名,故亦不随七子学步趋。

卢柟现今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五卷《蠛蠓集》中,里面包括文章38篇,辞赋21篇,诗歌302首。今人关于卢柟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赋与诗上。

1、祖骚宗汉——卢柟之赋

卢柟的赋作在其文学作品中,最具名气争议也最大。《卢柟及其<蠛蠓集>研究》将卢柟的辞赋作品分为抒情言志之作和写景酬应之作,提出抒情言志之作借鉴楚辞长于“造境”,而赠答应酬之作学习汉赋胜在“写境”,总体而论虽有灵才新意也有僻词滥用、佶屈聱牙之弊。《明代京畿作家研究》将卢柟赋归作抒情言志与赠答应酬两类,分类相差无几,但提出抒情言志作品水平高于赠答应酬作品。抒情言志作品如《幽鞠赋》、《放招赋》等情感真实出自肺腑,集中体现其才情个性,有更大的研究空间。

《王世贞辞赋研究》以为卢柟是受到王世贞“祖骚宗汉”思想的影响。卢柟之赋确实最受王世贞的推崇。王世贞曾用屈原、司马相如、杨雄类比卢柟,称其赋“穷天地之纪,采人物之变,与夭乔走飞之态,经纬胪列”为“伊门第一手”。明代万历年间的袁宏道的看法则与之相反,直言“卢柟诸君不知赋为何物”,认为卢柟的赋作是经史海篇字眼抄謄罗列,不得赋流丽痛快之真意。评价何以相差至此?《明代“唐无赋”说辨析——兼论明赋创作与复古思潮》认为卢柟的《幽鞠赋》虽有屈原遗韵却没能以古赋的气势书写新的时代文化品格,遭到袁宏道的嘲讽。同为许结撰写的《明代选学与赋学》则提到另一原因:王世贞主张文学复古,强调“祖骚宗汉”“因情立赋”的古赋之法;而袁宏道是主张文学变革反对文学复古的公安派的代表,比起华丽艰深的汉赋更偏爱唐宋赋之明白简易,因此二人在卢柟作品上有巨大冲突便不足为奇了。

关于卢柟赋作文学价值争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明代中期辞赋研究》赞《幽鞠赋》卢柟有《离骚》之风,而马积高在《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批评卢柟辞赋“情寡辞繁,不称其名”。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只提起王世贞对卢柟的痛惜,对卢柟的文学水平不置一言。因此卢柟辞赋的文学地位至今未有结论。

2、以气取胜——卢柟之诗

在卢柟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诗歌作品所占比重最大,但其关注度远小于其辞赋。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给予卢柟诗歌较高评价:“诗律不如茂秦之细,而才气横放,实可以驱驾七子。”明末陈子龙称卢柟之诗“排荡自喜,有越石清刚之气。”陈田在《明诗纪事》中高度评价卢柟古体诗作,将其类比左思、阮籍五古、李白七古,直言后七子中只有王世贞的古体诗能够胜过卢柟。在诗风上,穆文熙《重刻蠛蠓集引》云卢柟“诗祖六朝”为当时公认,今人的研究在此处也无争议。

在诗歌风格上,《卢柟及其<蠛蠓集>研究》用“清”字概括卢柟诗歌特质,并分析了卢柟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诗歌风格的变化,认为其诗歌总体呈现出“清爽朗畅”的风格。在思想内容上,《明代京畿作家研究》指出诗歌是卢柟倾诉人生的重要方式,因此体现他本人落拓不羁、放达自适真性情的作品最为出色,并将其诗歌特点概括为“以气取胜”。

言而总之,许多明代作家看重卢柟作诗不受后七子影响自成一格,给予高度评价。今人对卢柟诗歌的研究不多,除了其诗歌风格受到六朝影响之外,未形成统一看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卢柟不仅因其特立独行的个性、复杂而带有悲剧色彩的遭际引人关注,其文学作品仍饱受争议。研究者都看到卢柟赋作对于屈原与汉赋的学习,争议点主要在赋作中的华丽的外在形式是否完成了帮助其真情实感的表达的任务。而卢柟受六朝作品影响在当时独树一帜的诗歌作品的价值虽受到了一定肯定,但未获得准确的定位。所以笔者看到,卢柟文学作品价值、在明代文学中的地位尚存争议,还有许多潜在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明﹞卢 柟. 蠛蠓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明﹞王世贞. 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3] ﹝明﹞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424.

[4] ﹝清﹞张廷玉, 等. 明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5] ﹝清﹞永 溶, 等. 四库全书总目[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6] 钱伯城. 袁宏道集笺校[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515-516.

[7] 黄卓越. 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马积高. 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1.

[9] 沈阿玲. 卢柟及其《蠛蠓集》研究[D]. 湖南大学, 2011.

[10] 程莉萍. 明代京畿作家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11] 段明明. 王世贞辞赋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12] 李海燕.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山人研究[D]. 暨南大学, 2007.

[13] 黄湘琴. 明代中期辞赋研究[D]. 湖南大学, 2010.

[14] 吴道省. 卢柟生卒年考[J]. 殷都学刊, 2001(3):74-76.

[15] 方志远. “山人”与晚明政局[J]. 中国社会科学, 2010(01).

[16] 连启元. 明代卢柟狱案下的刑案审判与文人网络[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190-201.

[17] 连启元. 明史研究论丛[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18] 李 洵. 说“卢柟之狱”[J]. 史学集刊, 1994(3):1-8.

[19] 许 结. 明代“唐无赋”说辨析——兼论明赋创作与复古思潮[J]. 文学遗产, 1994(04).

[20] 许 结. 明代的选学与赋论[J].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3):113-124.

【作者简介】

张柳然(199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述评
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