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象对成长主题的凸显

2016-05-14张海宁黄亚超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救赎成长

张海宁 黄亚超

【摘要】《追风筝的人》被誉为成长历程中必看书籍之一,其作者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文章以“风筝”为主线,描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成长经历中所遇到的坎坷,从“背叛和懦弱”到“情感救赎”。文章从“风筝”开始,以“风筝”结束,其背后的意义是值得分析与探究的。因此,本文以“风筝”意象为基点,来探索文章中的成长主题。

【关键词】成长;救赎;背叛;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追风筝的人》是美国2005年的畅销小说,诉说了战火中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心酸史。文章描述了处于战火中阿富汗所遭受的苦难以及主人公在一生中所遇到的坎坷。其中,主人公阿米尔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后得到了蜕变,从懦弱胆小的男孩变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

一、《追风筝的人》故事梗概

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爷,胆小懦弱的他虽然具有写作方面的才华,但依旧不被强势的父亲满意。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委托哈桑在比赛中帮助他,以获得父亲对自己的肯定。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勇敢、衷心,视阿米尔为最好的朋友。在哈桑的帮助下,阿米尔获得了比赛冠军,但是却目睹了哈桑在比赛后遭到性侵,胆小懦弱的他没有帮助哈桑逃过此劫。在随后的日子里,每当看到哈桑,阿米尔就会感到不安。因此,他设计使哈桑一家人离开他们家。1979年,阿富汗遭到苏联入侵,阿米尔随父亲逃往美国,将房屋交由哈桑看管。阿米尔与父亲在逃离过程中,感情越来越好,后期阿米尔考学、结婚并生子。在父亲病重去世后,阿米尔无意得知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哈桑也在保护房屋时被杀身亡,但是哈桑还有一个儿子索拉博仍旧在战乱中的阿富汗。阿米尔最后决定去往阿富汗将索拉博带回自己的身旁,虽然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他带回来,但是悲苦的经历使他不愿意接触阿米尔。最后,孩子们在追风筝中,索拉博露出了笑容。

二、《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

1、阿米尔的风筝

哈桑帮助阿米尔赢得了风筝比赛,但却遭到了性侵。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没有挺身而出帮助哈桑,因此,虽然受到父亲的嘉奖但内心却十分内疚。风筝仿佛时刻提醒他的懦弱与背叛。在苏联入侵后,阿米尔随父亲逃离阿富汗,重新生活。在父亲病逝后,阿米尔得知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并且已经被杀,从前的内疚感涌现了出来。阿米尔为了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只身去往阿富汗,几番周折终于将他带回自己身边,但是索拉博长期遭受虐待,很难敞开心扉。在放风筝中,索拉博露出了笑容。阿米尔的风筝象征了成长,通过风筝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2、哈桑的风筝

哈桑的一生仿佛风筝一般,生命由别人掌握。哈桑虽然也是阿米尔父亲的儿子,但是私生子的身份使他只能成为低人一等的仆人,没有资格接受教育。虽然他将阿米尔视为最好的朋友,帮助他赢得了风筝比赛。但是,阿米尔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与背叛,将哈桑一家赶走。在苏联入侵后,阿米尔随父亲逃离,哈桑受拉辛汗之托,看守房屋。他忠于职守,最终被塔利班刺杀。哈桑私生子的身份,在阿富汗是不被认可的。因此,他的出生就是悲剧的开始,注定他一生就像风筝一样飘泊不定,生命之线永远在别人手里。

3、阿富汗的风筝

风筝比赛是阿富汗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冬天举行,通过割断别人的风筝取胜。风筝象征了阿富汗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阿富汗在1979年遭到了苏联的入侵,并在此后战火不断,阿富汗人民遭受着痛苦的折磨。虽然后期苏联退出了阿富汗,但内战与塔利班的统治,使人民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同哈桑一样,阿富汗也像被放飞的风筝,飘摇不定,虽然看似自由,但是命运之绳被他人控制,随时都可能被割断。

三、《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象对成长主题的展现

1、风筝与成长主题

风筝贯穿这部小说的始终,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对风筝的描写,其中两个部分最为突出,而恰巧这两个部分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在自己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阿米尔背叛了从小一起长大并为他追风筝的好友哈桑。这部分可以认为阿米尔开始经历了长大成人阶段中最为困惑和迷茫的阶段。第二部分是阿米尔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静而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风筝。另外,这部著作的名字是《追风筝的人》。“风筝”就是这部小说的中心点,以风筝为主题串联整篇文章。

2、成长的背叛与懦弱

这是一个孩子在人生成长阶段的考验,而发生这一切的初衷则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孩子想要在父亲面前风光一次,而结果却是犯下了一个让他内疚一生的错误。 阿米尔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而“英雄”和“懦夫”这两个对立的称谓也恰到好处的揭示了阿米尔这段成长经历中所承受的一切。即使他在万众瞩目、热心沸腾的欢呼和叫好声中赢得了风筝比赛,可是胜利的代价却是以牺牲自己发小哈桑为前提。可以看出阿米尔并没有感受到喜悦和荣耀,相反他更多的是感觉到羞愧和煎熬。在阿米尔身上,“英雄”的光辉外表与人物自身的胆小懦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后,阿米尔与自己的父亲一同到达了美国。在美国,等待着阿米尔的是个全新却又陌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18岁的阿米尔仿佛像凤凰涅槃一般,他希望没有人知道以前发生过什么,自己犯下的过错也会永远的掩藏下去。当阿米尔知道哈桑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时,他震惊了。自小就顶礼膜拜的父亲的英雄形象好比巍峨的大山一般轰然崩塌,他的精神支柱不复存在。他原以为只是伤害了自己多年的好朋友,可是后来才知道是与他血浓于水的亲兄弟。阿米尔的愧疚悔恨更是达到了顶点。当我们意识到了一件事物的本质之后,伴随着的痛苦也会与日俱增,这可能就是当代美国成长小说要表达的一种文化特征。

四、结语

最后阿米尔还是勇敢的去面对了自己当年的错误,或许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主动的去直面自己的错误,他不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采取了真诚的行动来改正自己年轻时的错误。或许这也是成长的一个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一刻他的心一定是释然的,这也就是真正的成长。当初那个胆怯的阿米尔重新得到了选择的机会,这一次他选择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文章中风筝重新飞翔在天空。或许在那一刻一切的困扰都不复存在,阿米尔已长大成人,他不再是当初那个畏惧错误的孩子了,他终于敢于担当了。在最后一刻,他的内心终于释然,一切终归于平静。而对于哈桑的补偿,最终只能补偿在他的儿子索拉博身上,愧疚的内心终于因为有了释放的出口而感到些许安慰,风筝在这个时候就是他弥补过错的一个象征,也代表了他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1] 卢巧苹. 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象对成长主题的凸显[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3:123-125.

[2] 任 莉.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J]. 芒种, 2015:105-106.

[3] 肖文娟, 樊 华.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分析[J]. 芒种, 2014:153-154.

[4] 张景伟. 《追风筝的人》的意象解读与分析[J]. 作家, 2015:66-67.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救赎成长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欧洲豪门英超最需“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