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功能探析

2016-05-14范子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

范子泉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学习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成员,也是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甚至“洗脑”的对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就需要大学生学会政治思维。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现状分析、概念界定及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功能分析三个部分来对思想政治论课培育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功能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思维力;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4-03

一、当代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现状分析

在新媒体流行的当代,各类资讯、新闻充斥于人们的视野中。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处处可见的“低头族”。近几年“微博”成了大学生交流的新媒介,关于社会、时事、娱乐等主题的讨论话题不胜枚举。人们肆意享受着这个智能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微博”中的评论也可谓是各抒己见,褒贬不一。评论者中不乏大学生等青年朋友,他们在看待各式各样的“话题”时,能否有自己的政治主张?还是仅仅依从于他人的见解?这只看不见的“网络”无形之中影响着大学生们对事物的判断力。而大学生群体是这个智能时代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智能时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可是在享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他们鲜有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学会政治思维。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缺乏却像身体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缺乏某种维生素一样普遍。部分大学生对政治淡漠或者政治短视,由于缺乏清醒的政治头脑,追求所谓的“自由、民主”却不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因而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蒙骗。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扑面而来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都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出来。部分大学生不懂时局,不问政治,总是处于“听人说梦”的状态。大学4年,却没有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盲目从众,分不清大是大非。

究其原因,一是高校课程设置更多地顾及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忽视了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思维力培育的作用。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将大学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课,即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另一类则是公共课或者大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和意义,只是将其归为“公共课”或者“大课”,表明大学生对这类课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可想而知。二是在学校整个教育环境中,轻视甚至漠视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其具体环境密切相关。现阶段,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使很多学生认可了西方的“趋同论”,他们关注全球、人类整体的利益已经超过关注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国家、民族意识的淡化,这种现象导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号召力。三是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造成的误导。一些不良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通过新媒介不断涌入学生的视野,加大了国内控制舆论导向的难度,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些媒体在利益驱使下,迎合一些受众的低级趣味和猎奇心理,宣扬消极、落后、反动言论,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成。还有一些媒体过多地宣扬享乐主义以及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四是一些青年学生有意无意的远离“政治”,这同国家社会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应该极力改变这种情况,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政治思维力。

大学生关注各种新闻包括政治新闻,虽然会形成一定的“政治思维力”,但并不是自觉的,而且容易在各种资讯中迷失方向。高校其他课程虽说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并不是系统地培育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形式,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二、基本概念界定

所谓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包括对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通过思维,从客观世界获取大量相关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进而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思维力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间接的概括反映能力。政治思维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并以此指导政治行为的思维过程。政治思维是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选择行为时不可缺少的客观需要。它属于理性认识范畴,为每一位思维健全的个体所拥有[1]。政治思维要求对社会纷纭复杂的一切现象,以政治为本位,非线性地动态地进行思考[2]。政治思维力,则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并以此指导其政治行为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形式,是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徐瑞方在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及其作用》一文中提到:“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须课,说明了该课程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分4门必修课,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4门课都有其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从基本理论角度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是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角度,说明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功能分析

(一)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力的求信功能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既艰巨又艰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奋斗。作为国家培养的未来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是最受党和国家重视、期待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形态各异的国内思潮,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维力和价值判断力,勇于承担起党和国家的建设重任。这个群体的培养质量如何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等做出统一部署。胡锦涛也发表重要讲话:“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是关键。要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培养是关键。因此,大学生不但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很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二)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现代的大学生多为“90后”、“95后”,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他们思想更为活跃,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他们的成长环境刚好处在国家发展转折期,社会大众都在讲经济、讲利益、讲生活质量,而绝少有人讲信仰谈信念,这难免会影响他们。绝大多数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呵护中长大,受物质社会的熏陶,更注重物质利益,更在乎个人感受,唯“自我为上”,凡事以“我想”、“我要”为价值标准,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现实生活中跟着网络走的大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都是来源于网络,没有对是非辨别能力,缺少对错和荣耻的正确评价力,作为社会成员应有的道德感和责任感都在远离他们。社会竞争压力也深刻影响着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对残酷现实,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意志精神受到巨大挑战。中西方文化观念的碰撞,消解了很多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坚守和继承,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都在发生着动摇和变化,其中一些人国家意识、民族观念越来越淡薄,对国家、社会的价值评价飘忽不定,标尺不一。大学生面对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与现实利益的冲击,要有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就必须依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就要培养很强的政治思维力。

(三)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力有促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功能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大学生的自身需求。所谓成才,就是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能够对国家、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能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和利用成为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成为发展的动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社会发展的紧急需求,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务实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新时期对一个人才的检验还要看是否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一个有个性发展的人。对人才的评价应该涵盖品质、才能、知识、价值等多方面。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不仅需要有科学知识的积累、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需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的道德认知能力和积极的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要想成才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远大,信念崇高而坚定。要想成才先要成人,这是成才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远,郑天宁.泛论政治思维[J].辽宁大学学报,1996,(5).

〔2〕祖国华.大学生政治思维泛论[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5).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