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选》序类不录《离骚经序》原因初探

2016-05-14林冉

关键词:萧统文选

林冉

摘 要:《文选》单列序类文体,使序文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流行于世。《离骚经序》是王逸为《离骚》撰写的序文,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经学附庸的地位与道德功用的性质与萧统的选文标准相去甚远,因此未在《文选》序类篇目上找到它的身影。

关键词:《离骚经序》;《文选》;萧统;选文标准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55-02

“序”缘起于《诗·大序》。学术界公认曹丕的“四科八体”是我国古代文体论的源头,而曹丕在其中并未论及“序”这种文体,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刘勰《文心雕龙》等著作亦未对“序”这一文体进行专门论述。而在萧统的《文选》中,据统计共收录94篇序(不包括《文选序》),其中在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序类单独收序文9篇,其余84篇附于赋、诗、文等单篇文章前。这84篇序又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序和正文同是作者所做,如两都赋序、左思三都赋序等,然此2篇可能在流传中有错误,误题为两都赋序、三都赋序,其应同其他篇章一样,两都赋、三都赋,后加小字并序。第二种:所附序非作者所做,乃后人所加说明文章写作缘由,如杂歌类荆轲歌、高祖大风歌之序。王逸序若收入,则算第二种。第三种:骚序八首均无题名,序文不同于以上两种情况,而是出现在题下的注文中,是唐代李善注。萧统编骚类作品虽然以王逸《楚辞章句》为底本,但是在编《文选》时他并未将骚序编入,因此,骚序的编入仅代表着注者李善的观点。

其实萧统与其同时代的人都是十分重视骚类作品的。《文选》在赋、诗之后,独立出了“骚”体一类,将楚辞类作品与赋分为不同的文本,打破了传统分类方法,摆脱将楚辞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可说与汉晋以来文学观有着极大不同[1]。在任昉的《文章缘起》中,单独列出了“离骚”这一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不仅单独列出“骚”这一文体,而且还将“骚”放在文体分类的第一位。《文心雕龙·序志》,《辨骚》乃为文之枢纽,属于总纲类,不同于后面的论文叙笔、剖情析采。萧统的《文选·序》对其选文标准做了说明,也对收录的各类文体做了阐述,只是详略不同。《文选·序》专门详细阐述:“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其次,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两汉时期对于屈原及《离骚》的批评,可谓是一场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论争,王逸的《离骚经序》是这场论争中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同样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萧统生活的时代仅有王逸的注本流传,所以其选录的13篇“骚文”应来自王逸《楚辞章句》。而在王逸《楚辞章句》中收录了《离骚经序》,萧统为何删去,不仅没有在序类中单独列出,也未在正文前标注题名出现,甚至也未以并序的方式出现。

一、“独立价值”与“经学附庸”

魏晋南北朝是序文创作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序文由著述的附庸渐成独立的文章,一些优秀序文渐由某部著作或某一诗文的说明性文字发展为具备了相当艺术性的文学作品[2]。萧统关注到序文作为单独文体的价值并为其设立了选录的标准,《文选》收录的9篇序类作品分别是经史典籍序:子夏《毛诗序》、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赋序:皇甫谧《三都赋序》、陆机《豪士赋序》,诗序:石崇《思归引序》,宴集序: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别集序:任昉《王文宪集序》。经传序是针对整部典籍所作的序,是以阐释经典为宗旨,一般都脱离经史典籍流行,可独立成篇,这便使经传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文体价值。文集序的对象是一系列的文章,类似于典籍序,它不可能对所有的文章一一论述,而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所有文章的共性进行概述与评价。因此,文集序虽是以文为基础,但是它是站在统领文集中所有的文章的高度,同样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宴集序,源于宴集诗之序,宴集序与通常的诗序又有所区别,经历了从缘诗而作到缘事而作的过程[3]。六朝之时的宴集序,严格而言尚处于缘诗而作的阶段,但是已经显示出逐渐脱离赋诗而独立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作品接受这一环节上,序文与诗歌可以独立鉴赏、流传[4]。石崇在诗序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高的,他的《金谷集序》首开雅集序之风,他在《思归引序》中写景抒情议论,丰富了诗序的功能与价值,使诗序不再局限于简单介绍作者创作缘起的初级的功能,进而发展成具有独立价值的文本。赋序的独立性可以直接从陆机的《豪士赋序》得到验证,《豪士赋》亡佚了,而《豪士赋序》却作为名篇在当时流传,说明其已经具有独立的序文体价值。

因此可证,萧统在选录序类作品时,要求作品必须满足序作为独立文体的特征与标准。《文选》中的9篇序文,均具有普遍性文学创作意义。而《离骚经序》并不具备独立序体的价值,它依附于《离骚》留存于世,纯粹是以阐释、服务《离骚》为目的,缺乏作为独立文体的特征与价值,在文学普遍意义上较弱,并不符合萧统序类篇目的选文标准。

二、“抒情本质”与“道德功用”

除上文所提及的刘勰《文心雕龙》、任昉的《文章缘起》、萧统《文选》对骚文体的重视外,阮孝绪《七录序》将楚辞与总集、别集、杂文安排在并列的位置,《隋书·经籍志》的集部“楚辞”小序中对《楚辞》做了高度评价。萧统所生活的时代,是对骚体、楚辞十分重视的时代,可以说与汉晋以来的文学观迥然不同,楚辞摆脱了经学、赋附庸的地位。萧统延续王逸的说法,称《离骚》为《离骚经》,这说明萧统认为骚体的地位与经学的地位一样重要,而不是将《离骚》看做是经的附属品。从《文选序》独立论述骚体及目录中单列骚类,足以证明萧统有意识地将骚与经学、子书、史传加以区别,也突显出当时文学的自觉观念。而《离骚经序》体现的文学观与萧统则不同,如“《离骚》依《诗》取兴”,《离骚》仍然依附于《诗经》。从《文选》骚体类篇目来看,萧统并未完全收录王逸《楚辞章句》的所有作品,他是有所取舍的。如《文选》选录6篇《九歌》作品,而未将屈骚名篇《天问》选录。《九歌》属于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是一组清丽优美、哀婉动人的抒情诗。《天问》不是屈原抒发感性情感的作品,而是屈原以理性思维阐释对天地自然、神话历史、生活人事的思考,全诗共提出了172个问题。因此,从骚体的篇目择取可以看出,萧统重视诗文抒发情志的本质特征。《离骚经序》中抒情的色彩不明显,强调了文的道德功能,如“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候”,这与萧统重视文本的抒情本质功能的文学思想是不同的。

三、《文选序》与《离骚经序》的选文标准对比

萧统在其《文选序》中对选文标准做了阐释,他秉持文学发展观,认为“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即文学和万物一样都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文选》序类下的9篇序文代表着不同类型序的优秀作品,这些序文与人们最初定义的序相比,呈现出一种文体不断发展的趋势,它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经、赋、诗、文的阐释与说明,而是以独立文体的身份出现,展现自身的文学价值。《离骚经序》仍然采用最原始的写法,以阐释经典为宗旨。序文对屈原创作缘由进行详细的叙述,评价了《离骚》的比兴手法,并将其与屈原现实中的不幸遭遇联系在一起。序中没有精彩的写景、抒情、议论,而是中规中矩地利用了序最初的功能表达了王逸对《离骚》的理解。从序体的自身发展上来看,《离骚经序》确实并未做出突出贡献。王逸生活在东汉时期,从西汉开始关于屈原及《离骚》批评论争就十分激烈。王逸是这场论争的主角,他作《离骚经序》是为屈原辩护,并没有对文体创新上做过多考虑。《文选序》中提到萧统的另一个选文标准是:“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这里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功用,即文章是否具有娱玩性。王逸《离骚经序》是一篇非常严肃的释骚作品,在审美价值上表现为一种悲壮的美。《离骚经序》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屈原的不幸遭遇及其创作《离骚》缘由,“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第二部分描写屈原沉江的结局,“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第三部分则是评论《离骚》的艺术特点:“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其辞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彩,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从其序的内容与文字来看,序文的审美价值不高,不属于愉悦人性情之作,又悲壮不足。萧统的另一个选文标准是:“综辑辞采,错比文华。”要求文章辞藻华美,讲究用典,也注重文章的声律与形式美。正如上文分析,《离骚经序》的创作有其鲜明的目的性,王逸是借《离骚经序》发声。王逸是屈原忠实的拥护者,在他之前,贾谊的《吊屈原赋》、刘安的《离骚传》、扬雄《反离骚》、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班固《离骚序》均提出针锋相对的看法。王逸作《离骚经序》目的就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力地反驳批评者的观点。这就要求《离骚经序》必须直白易懂,清晰表达王逸的观点,论证有理有据。因此,辞藻华美与声律对仗不可能成为此篇序文的重点,过多地应用典故,会使序文晦涩难懂,反而不利于传播。《离骚经序》注重内容与观点的程度明显超过对形式的追求,这使得序文在文学艺术美上有所欠缺,不符合萧统的选文标准。

《文选》的选文标准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选》单列序类,选录了9篇具有代表性的序文。《离骚经序》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但其题名及内容均反映了其经学附庸的地位与道德功用的性质,其创作缘由也限制了其文学性,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这些特征性质均与《文选》序类9篇作品有所差别,同时与萧统《文选序》中所表达的选文标准也相去甚远,因此不入《文选》序类作品中。

参考文献:

〔1〕林登顺.《文选》骚体文述论[A].2011年楚辞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1.14.

〔2〕钟涛.论南朝宫廷宴集诗序的赋颂化倾向[J].青海社会科学,2010,(02):120-124.

〔3〕钟涛.试论魏晋南北朝诗序的文体演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02-108.

〔4〕王玥琳.《文选》所录序文研究[J].励耘学刊(文学卷),2008,(01):237-249.

〔5〕王慧敏.《昭明文选》与骚[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3):93-95.

〔6〕吴茹.从《文选》选文标准看萧统的文学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3,(07):109-11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萧统文选
精览儒释道
画与理
CONTENTS
画与理
画与理
清水凯夫《文选》编者意见述评
从“文取旨达”到“文章不群”:论陶渊明文学史地位的升格
画与理
画与理
从《文选序》看萧统的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