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工作者应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2016-05-14陈鸿龚兰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优秀作品

陈鸿 龚兰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个论断,抓住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关键,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大指导价值。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优秀作品;深入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240-01

一、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深入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应的产物,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最生动、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任何的文学艺术都将来源于生活,离开物质的意识是不存在的。人类艺术史也证明,艺术绝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的来源。人类生活正是因为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和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则推进着社会向更高文明层次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只有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其作品才更容易令人动容,也更容易使大众产生共鸣。因此,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实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现实生活环境,洞察和分析现实中的人,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

事实上,许多无愧于时代、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就是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产物。2015年10月,上海歌舞团历时四年倾力打造的大型舞剧《朱鹮》,通过艺术的表现让观众产生共鸣,切肤地感受到环境恶化带来的恶果。能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决定因素就是《朱鹮》团队深入生活、了解朱鹮生存状态的结果。《朱鹮》团队在朱鹮的栖息地--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进行过近四年的采风。正是这种深入生活、孜孜不倦的精神,才打造出了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作品的质量有高要求,而且对作品风格和品味也有高要求。然而,当今社会存在的一股浮躁风,在文艺创作中也有表现,出现了一批脱离生活、扭曲历史的作品。它们关注的是经济利益,把文艺作品作为一种博取个人利益的商品,为博人眼球而脱离现实,过渡渲染社会的阴暗面,甚至丑化历史、虚化党史。这种现象警示我们,文艺工作者在利益面前,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而应当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深入生活,植根生活,创作出反映时代、记录时代的好作品,用文艺精品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需要扎根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文艺的“剧中人”,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多次谈到“人民”。我们的文艺作品如何为人民服务?这是文艺工作者应该时刻向自己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反映人民的心声,这是党对文艺工作者的一项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求文艺工作者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作的根本指南,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过:“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文艺创作就会缺乏现实基础。

人民需要文艺,艺术需要人民。当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文艺工作者只有在文艺创作中把握人民真实需求,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的需求是文艺作品的试金石,判断一个文艺作品是否优秀,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为民抒情、为民抒写、为民抒怀。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俯身学习人民,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管是群众艺术还是高雅艺术,不论是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都不能曲高和寡,单纯追求感官快乐。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才能达到丰富人民生活、团结引导群众的创作目的。

三、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需要热爱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文艺工作者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鲁迅就对人民充满了热爱,表露他这一心迹最有名的诗句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河北正定作家贾大山,也是一位热爱人民的作家。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忧国忧民情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文艺工作者成长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文艺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源泉。

文艺工作者应当热爱人民大众,想他们之所想,乐他们之所乐,抒他们的情,唱他们的歌,讲他们当中的故事。土改时,《白毛女》《暴风骤雨》等红遍全国,且历久弥香。改革开放之初,《不该发生的故事》《血,总是热的》等一批作品也拥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就是因为它们不仅顺应了时代大潮,最关键的是反映了人民大众身边的人和事,呼应了人民大众的关切么,点中了人民群众情感命门。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而歌,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随时代的步伐迈向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优秀作品
关于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建设的思考
风景月赛优秀作品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2015《垂钓》十大优秀作品隆重揭晓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