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08-31穆占一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重要意义

穆占一

[摘要]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三支队伍”在党史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关心支持党史工作、从事党史题材创作演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党史队伍的有生力量。充分挖掘和着力凝聚这部分文艺队伍力量,对做好新时期党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史工作;文艺工作者;第四支队伍;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06-0030-05

一、问题的提出

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党史工作,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创新和前进的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中央和地方党史专门机构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党史工作队伍逐步形成。多年来,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理论创新、资政党和国家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史工作队伍也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2010年5月,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提出党史工作存在着“三支队伍”,即党委党史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队伍,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高等学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党史教学科研人员队伍,热心参与党史工作的老同志队伍,并要求将这几方面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共同做好党史工作。“大党史”工作格局的构建,为党史部门切实履行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能开创了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多次强调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性,对为什么学习党史、怎样学习党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3月,他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 “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2019年3月,在参加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席会时特别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不能为轻歌曼舞所娱,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习近平的讲话强调了用文艺形式表现我们党的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新时代,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不仅需要继续充分发挥党史工作“三支队伍”的主体作用,更要积极组织、引领、关心、凝聚、支持党史工作、从事党史题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即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以文学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现党的光辉历史,阐扬党的伟大精神,从而创新党史工作的方法,增强党史资政育人的效果,全面提升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是在党的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淬炼生成的有生力量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为革命文艺创作提供了廣袤沃土,革命文艺队伍也在实践中成为“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自始至终是整个革命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的文艺队伍有其发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关心与支持党史工作、从事党史题材创作的第四支队伍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

民主革命时期是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孕育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发挥文艺工作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自由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艺工作者冲破险阻汇集延安,各个抗日敌后根据地涌现出大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式的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人才,代表人物有冼星海、光未然、贺敬之、张松如、何其芳、刘白羽、古元、郭兰英等等。与此同时,大批进步的支持抗战的革命文艺作品应运而生,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白毛女》《兄妹开荒》等等。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党汇合凝聚了来自国统区和根据地两支文艺队伍,并且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帮助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了为什么人和怎样为的根本问题。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成为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之外的另一支文化力量。这支革命文化力量艰苦而丰富的实践活动,为我党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提供了重大实践成果和现实逻辑支撑。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了“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的重要论断。正是在这个伟大的文化建设高潮中,产生了党史工作的第四支队伍。这一时期是文艺繁荣的十七年黄金期。这时期产生的优秀党史类文艺作品有电影《革命家庭》《赵一曼》《风暴》《燎原》《英雄儿女》《大浪淘沙》《董存瑞》,话剧《万水千山》《兵临城下》,有堪称红色经典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油画《开国大典》。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也大量涌现,如《暴风骤雨》《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等,反映时代风貌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诗歌《长征组歌》《雷锋之歌》以及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豪情壮志。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群众文化工作和文化普及也蓬勃开展,其中就有大规模的革命回忆录与“三史”(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的写作,成果丰硕。这些红色经典将革命精神与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结合,承载了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发挥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民,以革命传统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这一时期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演出的文艺工作者的代表人物有金山、谢晋、田华、杨沫、周立波、董希文、萧华、劫夫、魏巍等等。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大胆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创作了大量表现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充满时代精神、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党史类文艺作品。这个时期无疑是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的成熟期。聚焦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电影,如《从奴隶到将军》《吉鸿昌》《开国大典》《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血战湘江》《建党大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敌营十八年》《长征》《延安颂》《井冈山》《红色摇篮》《解放》《恰同学少年》《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海棠依旧》《元帅彭德怀》《三八线》等等,红色题材3D动画影片《冲锋号》,微电影《画说党史》《红色气质》等等,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以及长篇小说《浴血罗霄》等等,这些红色题材作品通过“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个时期党史类文艺作品的党史特性更加突出鲜明,涌现出一大批关心支持、从事党史题材创作演出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代表人物有李前宽、肖桂云、张笑天、古月、唐国强、王朝柱、萧克等等。

三、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对新时代党史工作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当前,社会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化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同形形色色敌对势力斗争中,党史工作更需一支勇立潮头、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富有战斗力的关心支持党史工作的文艺工作者队伍。

(一)党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需要第四支队伍。新时代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与挑战,流行文化浸润的青少年群体,文字数码化、专业理论成果的“曲高和寡”等等,都为党史宣传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党史工作者“以史鉴今”的研究成果不能封闭在学术的象牙塔,而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资政育人”的评价标准不只是“推送出去”,而是要“吸引过来”。“移风易俗,莫过于乐”,用好用活党史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党史成果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将“三支队伍”“妙手著文章”的专业素养与第四支队伍“引领新风尚”的表现功能高度结合,具体分析不同受众的特殊性、信息传播的时代性、认识过程的规律性,使理论的高度、历史的厚度通过党史文艺作品思想的深度、情感的温度充分传递出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的有机结合,让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党史文艺作品引起全社会高度广泛的关注,让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从激发兴趣到形成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二)党史凝魂聚力效应的体现需要第四支队伍。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习近平高度重视历史特别是党史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2013年6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学习时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同年7月,他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革命遗址、历史档案、文献史料都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领导人民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这些都需要第四支队伍用文艺作品生动地展现,使人们从情感认同上升到价值认同、理想认同。

(三)党史阵地的巩固需要第四支队伍。党史工作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这个阵地丢不起,也不能丢。当前,党史领域面临着多种挑战,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反思”的旗号,借“还原历史”“重写历史”之名,否定歪曲党史、国史,对党的领袖、英雄模范人物进行诬蔑诋毁。这种历史观和由此而引起的言行,不仅对历史学研究造成危害,而且往往从改变人们的历史观入手进而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失去分辨大是大非的能力,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进而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手段具有隐蔽性、欺骗性、灵活性等特点,比较容易被缺乏历史常识的群众所接受,危害性极大。面对此种形势,广大党史工作者必须坚决主动出击,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特别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普及党史知识,提高人们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历史虚无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失去生存的空间,使党史阵地不断得以巩固。

四、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途径

习近平强调: “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指明了重点和方向,同时也为第四支队伍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了要求。

(一)以政治引领为前提。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史类文艺作品存在着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性问题,也是党性问题。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所采取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关乎其作用是否能正确发挥、充分发挥。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首先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前,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第四支队伍的创作题材要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其次要扎根人民、面向人民,扎根实际、面向实际。通过人民检验创作成果,通过实际成效检验创作成效。无数文艺工作者毕生向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对于我们第四支队伍来讲,这个“韩荆州”不是别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火热的实际生活,这才是我们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第三要正确处理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党史类文艺作品其内容和性质就决定了其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服从党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总体任务的。党性第一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艺术性必须服从党性的要求,只有这样第四支队伍才能正确地充分地发挥好自身的独特作用。

(二)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典范应该是毛泽东创作的一大批诗词作品,如青年时期的《沁园春·长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采桑子·重阳》《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记录伟大长征的著名诗篇《七律·长征》,解放战争时期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抒发社会主义建设豪情的《七律·送瘟神》《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等。此外,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作品,例如陈毅、叶剑英等创作的著名诗篇,也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新时代,运用党史题材进行文艺创作,也必须继承这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优良传统。大型情景剧《血色湘江》结尾处,所有牺牲的烈士集体复活,返回舞台之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历史之问,就是对这一传统的优秀继承。运用文艺形式再现中共党史和革命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时,既要真实记录当时的历史情景,也要把伟大理想、终生梦想的美丽画卷呈现给广大读者、观众、听众。用这种表现形式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会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三)以搭建平台为核心。“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努力凝聚和积极引领第四支队伍,首先要由党史研究部门牵头,成立以现有“三支队伍”成员和钟情党史题材的文学家、艺术家为核心骨干,以创作党史题材的影视、广播、戏剧、曲艺、音乐、歌曲、舞蹈、小说、诗词、散文、美术、动漫等作品为工作对象,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党史文艺作品创作研究会”。以尊重历史事实与遵循文艺创作规律辩证统一为基本原则,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引导选题策划、聚力推动计划等系统化运作,对党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规范整理、充分利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分工、有标准、有要求、有资金保障的部署,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立之当世、传之后人的党史类文艺作品。努力在实践中锻造一支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恪守职业道德、激发创新活力的党史工作文艺队伍,形成四支队伍协同作战的坚强合力。

(四)以双向机制为基础。党史工作四支队伍的有机统一,为党史研究成果和党史文艺作品相互影Ⅱ向、相互促进提供了前提。通过主题座谈、专题研讨等方式介绍一定时期的党史基本著作、人物传记、专题研究著作、口述史、资料征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为文艺工作队伍创新视角提供准确、原始、鲜活、生动的党史资料,为党史文艺作品内容把好政治关、史实关、逻辑关,从根源上抵制“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品出现。同时“三支队伍”也要充分关注文艺发展的风向标,及时、准确地了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和艺术形式,借助第四支队伍力量,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以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艺术形式,转化成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的党史通俗读物和文献纪录片等直观化作品,把党史著作写进人们的心里。

(五)以多方联动为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党史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发挥四支队伍的整体优势,要以“党史文艺作品创作研究会”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主动与党委各部门、政府各机构、群团组织、社团组织进行联系沟通,共同为繁荣党史文艺创作献计出力。要建立稳固阵地,鼓励和支持传统媒体與新兴媒体开辟党史文艺宣传专栏,激发党史文艺队伍创作积极性,努力开创拍片能播、写稿能登、编戏能演的局面。要通过“优秀作品+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党史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要以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为契机,推进党史工作四支队伍共同进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军营、网络。要依托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等重要基地,将“红色资源”开发出“红色文艺”,转化为 “红色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以优化外部成长环境为保障。虽然党史工作第四支队伍早已形成,但单独给其以表述、冠之以名称还是首次,目前还没能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和重视。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宣传文化、党史部门要高度关心支持第四支队伍的成长及其作用的发挥,努力为其成长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要大力宣传第四支队伍的历史、现状、作用,使他们为全社会认知。要大力开展红色文艺类作品的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崇人民英雄、欣赏红色作品的良好风尚,努力使红色作品走进普通家庭,走进普通人的心田。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要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品德优良、技艺精湛的人民艺术家队伍,并组织力量、壮大队伍,保障这支队伍的全体成员有集体归属感,在集体这个大家庭里相互关心、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重要意义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浅谈当代文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及其实践意义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