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MOOC”的《三维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6-05-14张敏
摘 要:近年来慕课作为方便学习者通过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学习,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探讨了基于慕课理念,对《三维制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慕课;三维制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191-02
一、后慕课
美国EDUCAUSE学习行动计划负责人马尔科姆.布朗认为几种现象表明慕课的发展已进入“后慕课”时期:一是教学法出现了新动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正由XMOOCs的完全自主在线学习向混合学习、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转变。期坦福大学提出的“分布式翻转”,通过开设一门MOOC课程形成翻转课堂的协作组织;杜克大学是通过Coursera平台开设的MOOC课程与本校面对面课程进行混合教学,并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教授的面对面课程同步进行,实现校际老师间协作授课,校际学生间协作学习。二是平台服务出现了新动向。慕课的三大主流平台Coursera、edX、Udacity相对简单,当前慕课平台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需求也在不断作出相应调整,Coursera正在创建一个公平交易平台,各组织机构间可创建、使用或者购买课程资源,Coursera扮演中介,内容经纪人或咨询师角色,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也陆续加入慕课平台行列。三是出现了学分认证与学分互认新动向。至今为止,慕课没有授予学分,只提供结业证明和分数,所以部分Coursera合作院校已开始考虑授予学分,及进行学分互认等事宜。伴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SPOC、Meta-MOOC、DLMOOC、MobiMooc、MOOL、DOCC
PMOOC、MOOR等新术语不断涌现,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在线教学模式,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也形成了不同的在线学习新样式。传统慕课仅代表了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现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已处于“后慕课”时期,后慕课时代将针对慕课的某些不足尝试创建新的模式,并派生出新的种类。
后慕课时期涌现的SPOC、Meta-MOOC、DLMOOC、MobiMooc、MOOL、DOCC、PMOOC、MOOR新型模式。笔者认为私播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和MobiMOOC(Mobile MOOC)和PMOOC三种形式较为适应《三维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1.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表示小型、私有的、在线课程,它是哈佛大学继慕课后提出的新概念。与慕课不同的是,私播课对于在线学习人数和学习者条件是有限制的,这是它与慕课相区别的地方,两者对比如表1所示。
典型项目 Coursera/edX/Udacity/Future Learn(UK) 哈佛大学第一门SPOC课程,从全球4000名申请者中选择500人加入,形成在线教学班。
从本质上说,后慕课与慕课属同类,是小众在线公开课,后慕课项目主持人罗伯特教授认为,慕课学习人数过多,使学习者参与互动的机会受限,同时,它无法客观公正地确定学习的学习绩效是否满足该课程学分的认证资格;而后慕课的学习人数通常限定在几十人,最多几百人,不像慕课有成千上万人,所以学习活动会更加灵活高效,测试更加严谨,从而也会提高证书的可信度。对于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往往学习人数不超过200人,采用后慕课形式进行在线学习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 MobiMOOC(移动公播课)。MobiMOOC(Mobile MOOC)指通过移动设备学习慕课,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与慕课有效整合。移动学习与联通主义的有效整合,具有多样化、开放、自治和连通、非正式、个性化的特点。第一个MobiMOOC由比利时Ingatia DE Waard组织,该课程历时6周,论题是“移动学习”,向公众免费开放,每周设专题,由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者或实践者担任主持和助教。
3.PMOOC(个性化公播课)。PMOOC(Personalized MOOC),代表在线学习的一个未来发展方向,该项目对在线学习作了一些变革,包括:学生自定学习步调,自主选择开始与结束时间;教师扮演“导学/助学”角色;课前免费补习与测试;可从其它学校转移正式学习的学分;针对学生所需而教;每门课程都提供前测与后测;与著名出版商合作快速开发课程与系统,提供所需专家;跨学科合作;基于学生实际绩效进行评估,而不仅仅以他们的论文或测试为依据;自动跟踪学习进程,并给予恰当的学习建议;进行大数据挖掘,以便项目管理者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
二、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与实施
结合后慕课时期三种模式,笔者对《三维制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具体实施。
1.教学内容模块化。三维制作课程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介绍了3ds max软件制作三维物体的方法,笔者参考“三维制作”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学内容划分为八个模块:二维编辑、基本几何体建模、编辑修改器的使用、三维放样、灯光摄像机环境设置、标准材质与贴图、复合材质与贴图、动画制作基础,教学实施过程中全程使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学生通过访问教师空间该课程的表格化教案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拓展,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导入→知识点介绍→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拓展知识点探讨→学生拓展练习→课堂测试,摒弃了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由老师布置教学任务,针对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创新完成拓展练习。
2.教学内容碎片化。针对三维制作课程的八大模块,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碎片化”处理,在每个模块再分成多个相互独立,但又内在相互关联的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分四个案例,以难度递增的形式进行,以模块四“三维放样”为例,分两次课讲解八个案例:魏森霍夫椅、圈椅、吧台、陶立克柱、花瓣果盘、纽带文字、螺丝钉、圆珠笔,把每个案例设计为一个小的微课学习过程,完整展现一个学习、评价、诊断、反馈和再学习的过程,微课的学习模型包括交互式微课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进阶练习和单元测试、计算机自适应学习诊断和错误分析、个性化补救练习等学习环节。教学课件为PPT演示文稿,围绕教学目标,以图文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细节,并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者学习一段微课视频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练习题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学习者完成的一套习题答案有错误,微课系统将要求学习者再学习微课视频,然后再进行进阶练习测试,直到一套试题测试全部正确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微课视频学习。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每一个微课资源的进阶练习应至少提供 4 套配套进阶练习,每套练习至少包含 5 道题。每套题应包括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 3 种题型,每个进阶练习题均为客观题,每个习题都应包括题文、选项、答案、详解、错析、提示、分值等相关信息,题目设置的各个选项,除正确答案外,应尽可能暴露出学生,特别是学习尚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容易发生的典型问题和典型错误。
3.教学内容可视化。微课所提供的ppt课件和视频尽可能要图文并茂,考虑到注意力通常只能维持8-15秒,我们需要将制作的微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每个微课的教学设计都需要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微课视频5-10分钟,大致分为七个环节,片头和片尾使用课程系列片头,时长10秒以内,案例导入20秒以内,讲解演示240-300秒以内,小结20秒,测试与解析40秒,实践操练20秒。
4.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应特别注重课后答疑、在线交流和作业批阅,这是对课堂学习效果的直接反馈,老师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大学城空间等进行在线答疑,使用大学城空间的课堂作业、考试系统了解学生课堂所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将问题进行收集和统计,对关键知识点,以及重点难点部分进行优化与整合。
三、结语
基于后慕课的思想和建设方法,将《三维制作》课程的课程资源加入到世界大学城空间的慕课平台,不仅可以让高职在校的专业学生提升相关课程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将此方式延伸,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开发慕课资源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微信的微课程建设研究——以三维制作为例”(XHB2015058);2016年湖南省职业教育名师空间课堂建设项目“三维制作”。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03).
[2]张敏.实验探究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高职动漫专业“三维特效”微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3]张敏,杨加.提升教师、企业、学生资源空间的应用效率研究——场景建模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